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75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特性的线圈部件。线圈部件(1)具备:芯体,其包括具有第1端部(11a)和第2端部(11b)的卷芯部(11);和第1线材(31)及第2线材(32),该第1线材(31)及第2线材(32)在卷芯部上从第1端部朝向第2端部以实质上彼此相同的匝数卷绕为螺旋状。第1线材(31)以构成与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第1层的状态卷绕,第2线材(32)以至少局部构成第1层外侧的第2层的状态卷绕,由第1线材(31)形成的第1线圈长度(L1a)比由第2线材(32)形成的第2线圈长度(L2a)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部件
本公开涉及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线圈部件,有绕线型的共模扼流线圈。绕线型的共模扼流线圈具有卷芯部、和绕着卷芯部卷绕的两根线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5473号公报上述的共模扼流线圈例如用于去除在信号线路上重叠的共模噪声。因此,要求与用途对应的特性的提高。例如,针对高频特性,研究有寄生电容成分的抑制等各种对策。近年来,例如存在有在低频带使用线圈部件的情况。如上述的研究那样,在这样的频带提高线圈部件的特性不是仅在抑制寄生电容成分这样的技术的扩展内容上就能够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的线圈部件具备:芯体,其包括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卷芯部;和第1线材及第2线材,上述第1线材及第2线材在上述卷芯部上从上述第1端部朝向上述第2端部以实质上彼此相同的匝数卷绕为螺旋状,上述第1线材以构成与上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第1层的状态卷绕,上述第2线材以至少局部构成上述第1层外侧的第2层的状态卷绕,由上述第1线材形成的第1线圈长度比由第2线材形成的第2线圈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n所述线圈部件具备:/n芯体,其包括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卷芯部;和/n第1线材及第2线材,所述第1线材及第2线材在所述卷芯部上从所述第1端部朝向所述第2端部以实质上彼此相同的匝数卷绕为螺旋状,/n所述第1线材以构成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第1层的状态卷绕,/n所述第2线材以至少局部构成所述第1层外侧的第2层的状态卷绕,/n由所述第1线材形成的第1线圈长度比由第2线材形成的第2线圈长度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8 JP 2018-185165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
芯体,其包括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卷芯部;和
第1线材及第2线材,所述第1线材及第2线材在所述卷芯部上从所述第1端部朝向所述第2端部以实质上彼此相同的匝数卷绕为螺旋状,
所述第1线材以构成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第1层的状态卷绕,
所述第2线材以至少局部构成所述第1层外侧的第2层的状态卷绕,
由所述第1线材形成的第1线圈长度比由第2线材形成的第2线圈长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在所述第1线材存在与所述第1线材的相邻的匝隔开间隔而形成有缝隙的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耕平守谷静香中村优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