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讯电子领域,尤指一种外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折叠屏技术的发展,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热点技术。而折叠屏虽然可以折弯,但是仍然无法实现180度弯折,折弯部分仍然需要保持一定R角,不然会损坏屏幕。而现有的折叠方式分为内折与外折,即屏幕折叠后处于内侧或外侧,如华为发布的MateX即为外折。目前用于连接两个折叠屏进行折叠的折叠机构在结构上均非常复杂,一个小小的折叠机构甚至达到了几百个组装在一起的零组件,而如此小的体积,采用如此复杂的机构进行控制,势必造成机构的不稳定性增加,也是当前折叠屏手机无法大批量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外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外折叠铰链通过若干铰接组件铰接折叠且纵向两端设置若干扇形部及收容所述扇形部的扇形收容部实现封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折叠铰链,包括主轴、位于所述主轴横向两侧的第一、第二外折条、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条外第一、第二外折板及将所述主轴、第一、第二外折条与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位于所述主轴横向两侧的第一、第二外折条、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条外第一、第二外折板及将所述主轴、第一、第二外折条与第一、第二外折板铰接在一起的铰接组件,所述主轴、第一、第二外折条及第一、第二外折板的纵向两端沿垂直方向凸出形成有若干扇形部及收容所述扇形部的扇形收容部,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条及第一、第二外折板通过所述铰接组件折叠或展开,在折叠时,所述扇形部收容入所述扇形收容部内形成封闭的纵向端部,在展开时,所述扇形部仅部分收容于所述扇形收容部内以形成封闭的纵向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位于所述主轴横向两侧的第一、第二外折条、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条外第一、第二外折板及将所述主轴、第一、第二外折条与第一、第二外折板铰接在一起的铰接组件,所述主轴、第一、第二外折条及第一、第二外折板的纵向两端沿垂直方向凸出形成有若干扇形部及收容所述扇形部的扇形收容部,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条及第一、第二外折板通过所述铰接组件折叠或展开,在折叠时,所述扇形部收容入所述扇形收容部内形成封闭的纵向端部,在展开时,所述扇形部仅部分收容于所述扇形收容部内以形成封闭的纵向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在纵向两端内侧沿垂直所述主轴表面凸出形成的第一扇形部、自所述第一扇形部外侧中间向外凸出形成的第一凸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凸部横向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扇形部纵向外侧的第一扇形收容部,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条包括在纵向两端内侧靠近所述第一扇形部位置处形成的第二扇形收容部、位于所述第二扇形收容部外侧的第二扇形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扇形收容部纵向外端的第二凸部及位于所述第二扇形部外侧的第三扇形收容部,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板靠近所述第三扇形收容部一侧设有第四扇形收容部及形成于所述第四扇形收容部外侧的扇形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折叠时,所述第一扇形部折叠入所述第二扇形收容部内,所述第二凸部折叠入所述第一扇形收容部内,所述第二扇形部折叠入所述第四扇形收容部内,所述扇形侧壁折叠入所述第三扇形收容部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第一、第二外折条通过若干组第一铰接组件、第三铰接组件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条与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板通过若干组第二铰接组件铰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轴上的第一铰接座及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外折条上的两个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设有螺钉孔的第一固定基部、自所述第一固定基部纵向两端朝向横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的一对的第一凸轮及自所述第一凸轮纵向两端凸出形成的凸轴,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设有螺钉孔的第二固定基部、自所述第二固定基部横向一侧朝向所述主轴一侧延伸形成的第二凸轮及开设于所述第二凸轮上的弧形槽,所述凸轴限位于所述弧形槽内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或第二外折板固定的第一铰接座及一个与所述第一或第二外折条固定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仅设置一个第一凸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苏,刘明生,刘建军,韦光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