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及其对地短路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和一种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里,通常采用双电源(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供电,其中,低压系统电压一般为12V,且低压系统的电源负极与整车的框架相连,即就近搭铁连接,实现安全控制以及部分汽车功能;高压系统电压一般为80V或300V,且与低压系统完全隔离。但相关技术的问题在于,整车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车辆出现老化,或者处于某些特殊环境下,出现绝缘下降等情况,则极有可能导致高压系统与汽车框架发生短路,从而,产生人体触电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能够避免非接地电路发生短路,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包括: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包括滤波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相连,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电动汽车的非接地电路相连,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根据所述非接地电路的对地短路情况发生变化;/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并根据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非接地电路是否对地短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包括滤波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相连,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电动汽车的非接地电路相连,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根据所述非接地电路的对地短路情况发生变化;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并根据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非接地电路是否对地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地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支路和第二电容支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容支路,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容支路的一端与地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支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支路包括第一Y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支路包括第二Y电容,所述第三电容支路包括第三Y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第四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源端对地短路时,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为所述第一电容支路与所述第三电容支路并联再与所述第四电容串联的电容值;
当所述第二电源端对地短路时,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为所述第二电容支路与所述第三电容支路并联再与所述第四电容串联的电容值;
当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第二电源端均对地短路时,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为所述第一电容支路、所述第二电容支路与所述第三电容支路相互再与所述第四电容串联的电容值;
当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第二电源端均未对地短路时,所述电容组件的电容值为所述第三电容支路与所述第四电容串联的电容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对地短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控开关,所述可控开关与所述检测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对所述非接地电路进行对地短路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绪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