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国良专利>正文

混合液体燃气炉的雾化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21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属于一种燃气炉雾化装置,其结构由盘旋预热管、一次雾化室、二次雾化室和炉芯盖盘等组成,预热管一端与燃料箱相接,另一端与一次雾化室内的喷嘴相接,燃料经预热管加温进行气化,然后经二次雾化,最后由火焰喷孔喷出,点燃后成为具有高温的燃气火焰,给锅炉加热。优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火力旺,无污染,是较为理想的雾化燃气装置。(*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炉的雾化装量。目前由于能源燃料煤日趋紧张,污染严重等特点,很多锅炉采用烧油的方法,锅炉烧油大多利用油直接燃烧,在锅炉内装有多个油的喷咀,燃油从喷咀喷出直接燃烧使锅炉加温供水,此种方法设备结构筒单,但其不足是浪费燃料油,燃烧不充分,有大量的烟气排出,且污染环境,给周围居民造成很大的危害。为解决以上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混合液体燃气炉的雾化锅炉,以实现用混合液体油经雾化后燃烧给锅炉加热的目的。本技术的结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混合液体燃气炉的雾化锅炉是混合液体燃气炉的一部分,混合液体燃气炉由雾化锅炉、炉壳、燃料箱、阀门等四大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首先向燃料箱内加入燃料,满箱3升,并用打气筒打入1公斤以内的气压,燃后缓缓打开阀门,燃料由雾化锅炉的喷咀处喷出,同时,用火柴或电子点火器点燃上部火焰喷孔,一分钟后火焰达到最佳状态。雾化锅炉其结构由盘旋预热管、一次雾化室、二次雾化室和炉芯盖盘等部分组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锅炉详细结构是外面为炉体呈圆筒形,炉体中间为盘旋预热管,预热管入口端与燃料箱相接,预热管另一端为燃气喷咀,炉体的周围为一圆形空腔,中间加有横隔,横隔下面为一次雾化室,横隔上部为二次雾化室,中间横隔上开有雾化气体出孔,预热管的燃气喷咀伸入一次雾化室内,炉体内壁上向内对着预热管开有预热火喷孔,炉体顶端开有多个火焰喷孔,炉体最上端为炉芯盖盘,盖盘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孔径为φ1.8×12~φ1.8×48。燃烧对,燃料通过盘旋预热管预热后由喷咀喷向第一雾化室,雾化后再由雾化气体出孔进入第二雾化室,经二次充分雾化后由火焰喷孔点燃,以混合液体燃气供热。本技术之优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节省原材料,火力旺,无污染,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本技术之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为混合液体燃气炉的雾化锅炉结构原理图;图2为混合液体燃气炉的雾化锅炉正投影图。其结构如附图所示1.雾化锅炉炉体;2.预热管;3.燃气喷咀;4.一次雾化室;5.二次雾化室;6.预热火喷孔;7.雾化气体出孔;8.火焰喷孔;9.炉芯盖盘10、11.内径不同通气孔。雾化锅炉的预热管与燃料箱相接,因燃料箱带有低压,部分燃料混合蒸气从喷咀喷出,蒸气通过预热火喷咀喷到预热管;点燃后预热管加热,使大量的燃料气化后从喷咀喷出,经过二次雾化后,最后成为完全的雾化气体从火焰喷孔喷出,点燃后给锅炉加温,雾化充分,燃烧火焰温度高,不产生回压,燃料箱无温度,安全可靠,耗能低,无污染,较为理想的供热方法,经过半年的运行,稳定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液体燃气炉的雾化锅炉,其特征是该锅炉其结构由盘旋预热管(2)、一次雾化室(4)、二次雾化室(5)和炉芯盖盘(9)等部分组成,锅炉详细结构是外面为炉体(1)呈圆筒形,炉体(1)中间为盘旋预热管(2),预热管(2)入口端与燃料箱相接,预热管另一端为燃气喷咀(3),炉体(1)的周围为一圆形空腔,中间加有横隔,横隔下面为一次雾化室(4),横隔上部为二次雾化室(5),中间横隔上开有雾化气体出孔(7),预热管(2)的燃气喷咀(3)伸入一次雾化室内(4),炉体(1)内壁上向内对着预热管开有预热火喷孔(6),炉体(1)顶端开有多个火焰喷孔(8),炉体(1)最上端为炉芯盖盘(9)。2.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雾化锅炉,其特征是炉芯盖盘(9)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孔径为φ1.8×12~φ1.8×48。专利摘要本装置属于一种燃气炉雾化装置,其结构由盘旋预热管、一次雾化室、二次雾化室和炉芯盖盘等组成,预热管一端与燃料箱相接,另一端与一次雾化室内的喷嘴相接,燃料经预热管加温进行气化,然后经二次雾化,最后由火焰喷孔喷出,点燃后成为具有高温的燃气火焰,给锅炉加热。优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火力旺,无污染,是较为理想的雾化燃气装置。文档编号F23K5/22GK2316565SQ9724351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宋国良 申请人:宋国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液体燃气炉的雾化锅炉,其特征是该锅炉其结构由盘旋预热管(2)、一次雾化室(4)、二次雾化室(5)和炉芯盖盘(9)等部分组成,锅炉详细结构是外面为炉体(1)呈圆筒形,炉体(1)中间为盘旋预热管(2),预热管(2)入口端与燃料箱相接,预热管另一端为燃气喷咀(3),炉体(1)的周围为一圆形空腔,中间加有横隔,横隔下面为一次雾化室(4),横隔上部为二次雾化室(5),中间横隔上开有雾化气体出孔(7),预热管(2)的燃气喷咀(3)伸入一次雾化室内(4),炉体(1)内壁上向内对着预热管开有预热火喷孔(6),炉体(1)顶端开有多个火焰喷孔(8),炉体(1)最上端为炉芯盖盘(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宋国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