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116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排渣机构和助燃机构,所述排渣机构包括排料管、支撑管、蜗杆、电机、支架、传动组件、驱动轴、隔离板和至少两个破碎杆,所述助燃机构包括转动套管、环形槽、第五齿轮、至少两个进气管、至少两个单向阀和至少两个扇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连接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该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中,通过排渣机构可以对主体内部的煤渣进行破碎,降低了煤渣堵塞在主体内部的几率,提高了锅炉的排渣效率,通过助燃机构可以将空气注入主体内部,增加了主体内部氧气的含量,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

An efficient and intelligent integrated device for briquette combustion and slag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锅炉作为燃煤设备的一种,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广为使用。现有技术的燃煤清渣一体化锅炉在使用时,如果煤渣颗粒过大,将会造成堵塞,降低了锅炉的排渣效率,不仅如此,现有技术的锅炉在燃煤时,如果内部氧气不充分,将会降低煤炭燃烧的效率,降低了锅炉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形状为圆柱形,还包括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渣机构和助燃机构,所述排渣机构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助燃机构设置在排渣机构上;/n所述排渣机构包括排料管(6)、支撑管(3)、蜗杆(7)、电机(4)、支架(5)、传动组件、驱动轴(2)、隔离板(18)和至少两个破碎杆(21),所述排料管(6)的轴线与主体(1)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主体(1)的底端与排料管(6)的中部连通,所述蜗杆(7)与排料管(6)同轴设置,所述蜗杆(7)设置在排料管(6)的内部,所述蜗杆(7)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蜗杆(7)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排料管(6)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智能型煤燃烧清渣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渣机构和助燃机构,所述排渣机构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助燃机构设置在排渣机构上;
所述排渣机构包括排料管(6)、支撑管(3)、蜗杆(7)、电机(4)、支架(5)、传动组件、驱动轴(2)、隔离板(18)和至少两个破碎杆(21),所述排料管(6)的轴线与主体(1)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主体(1)的底端与排料管(6)的中部连通,所述蜗杆(7)与排料管(6)同轴设置,所述蜗杆(7)设置在排料管(6)的内部,所述蜗杆(7)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蜗杆(7)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排料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4)通过支架(5)与排料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与蜗杆(7)传动连接,所述支撑管(3)与排料管(6)平行,所述支撑管(3)的一端与主体(1)的底端的一侧连通,所述驱动轴(2)与支撑管(3)同轴设置,所述隔离板(18)固定在支撑管(3)的靠近主体(1)的一端的内部,所述驱动轴(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所述驱动轴(2)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分别与主体(1)的远离支撑管(3)的一侧的内壁和隔离板(18)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驱动轴(2)通过传动组件与蜗杆(7)连接,所述破碎杆(21)与驱动轴(2)垂直,各破碎杆(21)均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各破碎杆(21)排列设置在驱动轴(2)上;
所述助燃机构包括转动套管(14)、环形槽(20)、第五齿轮(19)、至少两个进气管(16)、至少两个单向阀(15)和至少两个扇叶(12),所述环形槽(20)设置在驱动轴(2)的靠近支撑管(3)的一端的外周上,所述转动套管(14)与驱动轴(2)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套管(14)设置在环形槽(20)的内部,所述转动套管(14)与环形槽(20)滑动连接,各扇叶(12)绕着驱动轴(2)周向均匀设置在转动套管(14)的外周上,所述第五齿轮(19)安装在转动套管(14)上,各进气管(16)均匀分布在隔离板(18)上,所述进气管(16)的数量与单向阀(15)的数量相等,所述进气管(16)与单向阀(15)一一对应,所述单向阀(15)设置在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鼎徐振华许羽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