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腔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05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18
一种真空腔驱动器,包括一基座、一活塞、一驱动件及一金属波纹管,该基座供结合在一真空腔体上,内部具有一滑槽,该活塞可往覆滑移地设于该滑槽之中,该活塞上一体设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延伸到该真空腔体的内部,该驱动件结合于该活塞杆的上端,该金属波纹管包覆于该活塞杆的外部,且下端结合在该基座上,上端结合在该驱动件的底部,可随着该活塞杆弹性伸缩,并使该活塞杆在作动时该真空腔体的内部仍维持在真空状态;藉此可大幅延长金属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True cavity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腔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真空腔驱动器结构方面的
,尤指一种可大幅延长金属波纹管的使用寿命的真空腔驱动器。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的真空腔驱动器,如图1及图2所示,主要包括一座体10、一驱动杆11、一金属波纹管12、一气缸13及一连结螺栓14。其中,该座体10结合固定于一真空腔体A上。该驱动杆11可伸缩地穿设于该座体10上,该驱动杆11具有位于该真空腔体A的内部的一驱动部110及位于该真空腔体A的外部(此处的内部和外部所指部位见图2中所示)的一连接部111,该驱动部110可连接该真空腔体A的内部其它需被往覆作动的机构(如承座、阀门等)。该金属波纹管12包覆于该驱动杆11的外部,且下端结合在该座体10上,上端结合在该驱动部110上,可随着该驱动杆11弹性伸缩,并使该驱动杆11在作动时该真空腔体A的内部仍维持在真空状态。该气缸13利用数个结合螺栓130将其螺锁结合在该座体10的底部,且该气缸13的活塞杆131的端面具有一内螺纹孔132。该连结螺栓14利用一固定螺栓140将其螺锁结合在该驱动杆11的连接部111上,使该连结螺栓14可转动地结合在该连接部111,该连结螺栓14的底部并具有一外螺纹段141可供螺锁结合在该活塞杆131的内螺纹孔132之中,以达到将该活塞杆131与该驱动杆11连接的目的。然而,众所皆知一般螺纹在加工制作时皆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而螺合件的配合会因内螺纹与外螺纹的加工公差的累加而存在着更大的误差,导致螺合件于螺锁配合时无法非常精确地定位。而该已知真空腔驱动器利用数个结合螺栓130将该气缸13螺锁结合在该座体10上时,便会产生一次结合上的误差,然后再利用该连结螺栓14以螺纹螺锁方式连接该活塞杆131与该驱动杆11时,又会产生另一次结合上的误差,两次误差累加在一起便会使该活塞杆131与该驱动杆11无法维持在同一中心轴线上,而如此则会使该金属波纹管12因此随着该驱动杆11的偏斜而呈现偏斜或弯曲的状态,进而导致该金属波纹管12的管壁会有受力不均(一侧被压缩、一侧被扩张)的情形,而此受力不均的状况虽然微小,不过由于该驱动杆11伸缩作动的频率非常高,所以短时间内很容易因此受力不均的状况造成该金属波纹管12的管壁产生破裂,而使该真空腔体A的内部因此无法维持在真空状态,而需停机更换该金属波纹管12。所以该金属波纹管12寿命短的问题,不但会大幅增加更换耗材的成本,而且更是会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针对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已知真空腔驱动器利用数个结合螺栓螺锁结合该气缸与该座体以及利用该连结螺栓螺锁连结该活塞杆与该驱动杆所造成的过大结合误差,导致该活塞杆与该驱动杆无法在同一中心轴线上,进而使该金属波纹管的管壁易发生破裂而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真空腔驱动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腔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座,供结合固定在一真空腔体上,底部具有朝下开口的一滑槽,该滑槽顶面的中央具有一穿孔与该真空腔体的内部相通;一活塞,可往覆滑移地设于该滑槽之中,该活塞的一侧面中央一体设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穿过该穿孔而延伸到该真空腔体的内部,该活塞杆的上端具有一结合部;一底盖,封盖于该滑槽的开口上;一驱动件,底部结合于该活塞杆的结合部上;以及一金属波纹管,包覆于该活塞杆的外部,且下端结合在该基座上,上端结合在该驱动件的底部,可随着该活塞杆弹性伸缩,并使该活塞杆在作动时该真空腔体的内部仍维持在真空状态。所述基座的顶部具有一固定片用于结合固定在该真空腔体上。所述活塞杆的结合部具有外螺纹,该驱动件的底部具有一结合螺孔供螺锁结合于该结合部上。所述驱动件连接该真空腔体内部其它需被往覆作动的机构。本真空腔驱动器,可藉由直接于该基座内部设置一滑槽供该活塞于其滑移,并使该活塞的活塞杆直接延伸到该真空腔体的内部与该驱动件结合,如此该金属波纹管便不会有偏斜或弯曲的情形,相对地该金属波纹管的管壁受力较平均,使得该活塞杆在高频率伸缩作动时该金属波纹管的管壁不会有容易破裂的情形,所以具有可使该金属波纹管的使用寿命大幅增加的功效,并藉此能减少更换耗材的成本,而且更是不会影响到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真空腔驱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已知真空腔驱动器的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符号说明:A真空腔体10座体11驱动杆110驱动部111连接部12金属波纹管13气缸130结合螺栓131活塞杆132内螺纹孔14连结螺栓140固定螺栓141外螺纹段B真空腔体20基座21固定片22滑槽23穿孔30活塞31活塞杆32结合部40底盖50驱动件51结合螺孔60金属波纹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图5所示,显示本技术所述的真空腔驱动器包括一基座20、一活塞30、一底盖40、一驱动件50及一金属波纹管60,其中:该基座20,其顶部具有一固定片21可供结合固定在一真空腔体B上,底部具有朝下开口的一滑槽22,该滑槽22顶面的中央具有一穿孔23与该真空腔体B的内部相通。该活塞30,可往覆滑移地设于该滑槽22之中,该活塞30的一侧面中央一体设有一活塞杆31,该活塞杆31穿过该穿孔23而延伸到该真空腔体B的内部,于该活塞杆31的上端具有一结合部32,该结合部32上具有外螺纹。该底盖40,封盖于该滑槽22的开口上。该驱动件50,底部具有一结合螺孔51可供螺锁结合于该活塞杆31上端的结合部32上,该驱动件50用于连接该真空腔体B的内部其它需被往覆作动的机构(如承座、阀门等)。该金属波纹管60,包覆于该活塞杆31的外部,且下端结合在该基座20上,上端结合在该驱动件50的底部,可随着该活塞杆31弹性伸缩,并使该活塞杆31在作动时该真空腔体B的内部仍维持在真空状态。本技术所提供的真空腔驱动器,可藉由直接于该基座20内部设置一滑槽22供该活塞30滑移,并使该活塞30的活塞杆31直接延伸到该真空腔体B的内部与该驱动件50结合,如此该金属波纹管60便不会有偏斜或弯曲的情形,相对的该金属波纹管60的管壁受力较平均,使得该活塞杆31在高频率伸缩作动时该金属波纹管60的管壁不会有容易破裂的情形,所以具有可使该金属波纹管60的使用寿命大幅增加的功效,并藉此能减少更换耗材的成本,而且更是不会影响到工作效率。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具有上述优点及实用价值,而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产品发表,故已符合技术专利申请的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腔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一基座,供结合固定在一真空腔体上,底部具有朝下开口的一滑槽,该滑槽顶面的中央具有一穿孔与该真空腔体的内部相通;/n一活塞,可往覆滑移地设于该滑槽之中,该活塞的一侧面中央一体设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穿过该穿孔而延伸到该真空腔体的内部,该活塞杆的上端具有一结合部;/n一底盖,封盖于该滑槽的开口上;/n一驱动件,底部结合于该活塞杆的结合部上;以及/n一金属波纹管,包覆于该活塞杆的外部,且下端结合在该基座上,上端结合在该驱动件的底部,可随着该活塞杆弹性伸缩,并使该活塞杆在作动时该真空腔体的内部仍维持在真空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腔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座,供结合固定在一真空腔体上,底部具有朝下开口的一滑槽,该滑槽顶面的中央具有一穿孔与该真空腔体的内部相通;
一活塞,可往覆滑移地设于该滑槽之中,该活塞的一侧面中央一体设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穿过该穿孔而延伸到该真空腔体的内部,该活塞杆的上端具有一结合部;
一底盖,封盖于该滑槽的开口上;
一驱动件,底部结合于该活塞杆的结合部上;以及
一金属波纹管,包覆于该活塞杆的外部,且下端结合在该基座上,上端结合在该驱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明煌
申请(专利权)人:纳佳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