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席莹莹专利>正文

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958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包括爬架主体,所述爬架主体的底部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爬架主体设有两个升降槽,两个所述升降槽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爬架主体前设有升降厢,所述升降厢的后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升降厢外底壁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爬架主体的外顶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控制箱,两个所述控制箱内均设有控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爬架主体内各机构的组装设计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升降,大大增加了实用性和便捷性,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更强。

A kind of attached climbing frame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with bamboo shaped fac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
技术介绍
爬架又叫提升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几类。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随着现代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爬架作为建筑物文化特征的外立面,其形状结构相比于以往有了许多创新,传统的爬架已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包括爬架主体,所述爬架主体的底部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有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包括爬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架主体(1)的底部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爬架主体(1)设有两个升降槽(2),两个所述升降槽(2)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爬架主体(1)前设有升降厢(3),所述升降厢(3)的后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9),所述升降厢(3)外底壁固定安装有托板(4),所述爬架主体(1)的外顶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控制箱(16),两个所述控制箱(16)内均设有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驱动槽内底壁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驱动槽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包括爬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架主体(1)的底部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爬架主体(1)设有两个升降槽(2),两个所述升降槽(2)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爬架主体(1)前设有升降厢(3),所述升降厢(3)的后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9),所述升降厢(3)外底壁固定安装有托板(4),所述爬架主体(1)的外顶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控制箱(16),两个所述控制箱(16)内均设有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驱动槽内底壁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驱动槽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与转轴位置相匹配的轴承(13),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轴承(13)内,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主动轮(11),所述驱动槽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两个从动轮(12),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的外侧壁共同转动绕设有皮带(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从动轮(12)内的两个丝杆(5),每个所述丝杆(5)的外壁均转动套设有两个滚珠螺母(23),每个所述滚珠螺母(23)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圆台(6),每个所述圆台(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节形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升降槽(2)靠近T型滑块(15)的一侧侧壁均设有滑槽(24),每个所述T型滑块(15)均滑动连接在滑槽(2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席莹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