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901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包括一设置在主梁底部的传力件;一缓冲复位组件,其包括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两者设置在盖梁顶部的支座垫石之间,且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的左右两端均与支座垫石的内侧端面相接,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相对的一侧间隔设置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传力件的反力腔;反力腔中间大、两边小,当主梁带动传力件发生位移时,传力件沿反力腔表面移动压迫前和/或后弹性支承件发生形变从而使主梁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施工快捷、养护更换方便,不仅能够限制主梁发生横向或纵向位移,而且能够使主梁自主复位,有效提高了桥梁使用寿命,保障了人车通行安全,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Damping structure of plane gear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抗震减震
,尤其是涉及一种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公路桥梁技术的发展,对桥梁减震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地震多发地区,桥梁减震显得尤为重要。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抗震或者减震措施,上部主梁将发生较大的横向位移,使得上部主梁受到损伤,严重时会有落梁风险,直接威胁桥上车辆的行车安全。现有桥梁减震构造主要从约束主梁发生横向位移方面考虑,其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主梁发生横向位移;一旦发生地震,主梁发生横向位移后不能恢复原位,会对桥梁后续使用造成一定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主梁移位的桥梁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桥梁减震构造仅能限制主梁发生横向位移而不能使主梁自主复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包括一传力件,其设置在主梁底部;一缓冲复位组件,其包括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所述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传力件,其设置在主梁底部;/n一缓冲复位组件,其包括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所述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设置在盖梁顶部的支座垫石之间,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的左右两端均与支座垫石的内侧端面相接,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相对的一侧间隔设置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传力件的反力腔;/n所述反力腔中间大、两边小,当主梁带动传力件发生位移时,传力件沿反力腔表面移动压迫前弹性支承件和/或后弹性支承件发生形变从而使主梁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传力件,其设置在主梁底部;
一缓冲复位组件,其包括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所述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设置在盖梁顶部的支座垫石之间,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的左右两端均与支座垫石的内侧端面相接,前弹性支承件和后弹性支承件相对的一侧间隔设置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传力件的反力腔;
所述反力腔中间大、两边小,当主梁带动传力件发生位移时,传力件沿反力腔表面移动压迫前弹性支承件和/或后弹性支承件发生形变从而使主梁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为通过连接组件与主梁相连的水平回转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主梁相连的竖向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上固连有用于套接所述水平回转齿轮的转盘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齿轮型桥梁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回转齿轮的底面与盖梁上表面相距2-3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琼江名宝骆春霞车艳阳陈勇杰李继超姚又琳孟芳芳石彬程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