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锅炉的供煤及给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79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锅炉的供煤及给煤装置,它包括上部煤仓、中部落煤管和下部给煤装置,于煤仓顶部各个落煤口处均装有向煤仓出口中心处倾斜的导流栅板,使落至该处的煤块、煤粉均布。不锥堆。给煤装置中装有滚筒,后面板下部装有分层筛板,筛板的下部,分叉为上下两个梳形条,使落至此处的煤,由于块、粉重量不等,产生加速度不同,故而流至炉排片的煤按下大上小分层排列,适于通风、减少漏煤,滚筒轴与炉排轴相联,协调动作,该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改善燃烧工况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煤及给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链条锅炉的供煤及给煤装置。链条锅炉仍是目前工业锅炉中的主要型式之一,也是比较完善的层燃炉形式之一,从加煤、清渣到除灰均可实现机械化。目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上部落煤口刮到煤仓中的煤不均衡,大块集中在一堆、细粉又集中在另一堆,由此缺陷,就造成通过给煤机落到下部炉排的煤沿宽度分布不均,煤块集中处不能在主燃区内将煤燃尽,细煤粉集中处漏煤大供风阻力也大,如加大风力,细煤飞扬造成环境污染和增加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有的锅炉在加煤斗处装设了型煤成型机,但增加了机械设备,有的在煤斗处增加了滚筒和筛板,但因上部供煤处布煤不均,单靠下部给煤机的措施仍无法得以根本性改善,效果仍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链条锅炉的供煤及给煤装置,使通过落煤口刮至煤仓的原煤能将块煤,粒煤和粉煤进行了均布混合,再经过下部给煤装置中滚筒转动及筛板中梳形条的分离作用,使供入炉排上的煤,不仅分布均匀,而且可达到大块、颗粒、细粉从下至上分层分布、既适于供风又减少漏煤和细粉飞扬,极大地改善了燃烧工况,提高了锅炉热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措施上部为煤仓,煤仓顶部装有输煤皮带,皮带前后侧各开设一排落煤口,每排的落煤口至少两个以上,每个落煤口处都装有朝向煤仓出口中心处的导流栅板,按不同次序从不同落煤处将煤刮下,即可达到布煤均匀,下部为给煤装置,该装置的中间部位装有带筋条的滚筒,通过链条将滚筒轴与炉排主动轴联接,使其同步协调运转,安装于后面板下部的分层筛板与正转炉排成锐角,分层筛板上部为平板,下部分叉成上梳形条和下梳形条,两者构成夹角,其梳形条成交替叉状依次排列,由于煤块、煤粒、煤粉的体积、重量不同,加速度不同,故而落到运转炉排片上的煤将是从下而上按大块、颗粒和细粉分层均布,达到布风均匀,阻力小,燃烧完全,热效率高。本技术的主要优点为1、结构简单,上部煤仓仅将落煤口处各自加装一块向下向煤仓出口中心处的导流栅板,即可使煤仓出口处布煤均匀,避免以往形成的块煤和细煤的各自锥堆,对旧有锅炉设备的改造,尤为方便。2、给煤装置中的滚筒轴通过链条与炉排的主动轴相联,使落煤的厚度与炉排的行进速度同步协调,自动调正。特别是通过滚筒落至分层筛板上的煤,由于体积重量不同,所得到的加速度不等,落至炉排上的煤形成下大上小的分层状态,有利于供风及完全燃烧。3、靠弧形挡板的上下转动,改变着它与滚筒上部的距离,从而改变着从落煤管处来煤的多少,发生异物或大块煤卡住时,转动挡板手柄即可将事故排除。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为本技术链条锅炉供煤及给煤装置结构示意图。所图所示,上部为煤仓9,其顶部装有输煤皮带11,皮带11的前后部位各装一排落煤口,沿宽度前排装有两个以上前落煤口12和后排装有两个以上后落煤口10,所有落煤口中均装有向煤仓出口14中心倾斜的导流栅板13,按不同次序,不同时间从不同落煤口刮煤,即可将块煤,煤粒及细煤均布于煤仓出口处。中间部位为落煤管8,下部为给煤装置17。于装置17的中间部位装有带筋条4的滚筒3,滚筒轴18通过链条19与下部炉排1的主动轴20联接,使下煤量与炉排的行进速度恰当协调。以挡板轴5为支点,弧形挡板6可根据下煤厚度而上下转动,可调节下煤量,根据运行经验,弧形挡板6的头部距滚筒3的上部距离H为20-40mm,如出现异物或大块煤卡住,转动挡板手柄(未示出)使弧形挡板转动,即可排除事故,弧形挡板6通过挡板轴5装于后面板7的上部,后面板7的下部装有分层筛板2,两者的夹角α为40-42°,分层筛板2的上部为平板,面其下部分叉为上梳形条21和下梳形条22,下梳形条22的长度短于上梳形条21,两者的夹角β为10-14°,使两者的下部处于同一高度,两者的梳形条呈间隔交替排列,该结构既保证煤粒不卡于上下梳形条之间,又能保证经滚筒甩至筛板上的煤,由于煤粒体积重量不同,得到的加速度不同,从而保证落至炉排上的煤从下而上分为块煤,煤粒和细煤的分层状态,沿炉排宽度又是均布的,使燃烧工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前面板15上还装有把手16,便于检修拆装,运行中通过调整弧形挡板6与滚筒3之间的距离以及炉排速度,即可控制流入炉排上的煤量多少。权利要求一种链条锅炉的供煤及给煤装置,主要由上部煤仓(9)、中部落煤管(8)和下部给煤装置(17)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部煤仓(9)的顶部装有输煤带皮(11),皮带(11)的前后部位沿宽度装 有至少两个以上前落煤口(12)和两个以上后落煤口(10),所有落煤口中均装有向煤仓出口(14)中心倾斜的导流栅板(13),给煤装置(17)的中间部位装有带筋条(4)的滚筒(3),滚筒轴(18)通过链条(19)与下部炉排(1)的主动轴(20)联接,以挡板轴(5)为支点可上下转动的弧形挡板(6)装于后面板(7)的上部,弧形挡板(6)的下部与滚筒(3)的上部距离H为20-40mm,后面板(7)的下部装有分层筛板(2),两者的夹角α为40-42°,分层筛板(2)的上部为平板,而下部分叉为上梳形条(21)和下梳形条(22),下梳形条(22)的长度短于上梳形条(21),两者的夹角β为10-14°,其下部处于同一高度,两者的梳形条呈间隔交替排列,前面板(15)上还装有把手(1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锅炉的供煤及给煤装置,它包括上部煤仓、中部落煤管和下部给煤装置,于煤仓顶部各个落煤口处均装有向煤仓出口中心处倾斜的导流栅板,使落至该处的煤块、煤粉均布。不锥堆。给煤装置中装有滚筒,后面板下部装有分层筛板,筛板的下部,分叉为上下两个梳形条,使落至此处的煤,由于块、粉重量不等,产生加速度不同,故而流至炉排片的煤按下大上小分层排列,适于通风、减少漏煤,滚筒轴与炉排轴相联,协调动作,该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改善燃烧工况效果显著。文档编号F23K3/08GK2297639SQ9721612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米盈野, 段希成, 王之骧, 李红 申请人:北京市绿洲能源技术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锅炉的供煤及给煤装置,主要由上部煤仓(9)、中部落煤管(8)和下部给煤装置(17)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部煤仓(9)的顶部装有输煤带皮(11),皮带(11)的前后部位沿宽度装有至少两个以上前落煤口(12)和两个以上后落煤口(10),所有落煤口中均装有向煤仓出口(14)中心倾斜的导流栅板(13),给煤装置(17)的中间部位装有带筋条(4)的滚筒(3),滚筒轴(18)通过链条(19)与下部炉排(1)的主动轴(20)联接,以挡板轴(5)为支点可上下转动的弧形挡板(6)装于后面板(7)的上部,弧形挡板(6)的下部与滚筒(3)的上部距离H为20-40mm,后面板(7)的下部装有分层筛板(2),两者的夹角α为40-42°,分层筛板(2)的上部为平板,而下部分叉为上梳形条(21)和下梳形条(22),下梳形条(22)的长度短于上梳形条(21),两者的夹角β为10-14°,其下部处于同一高度,两者的梳形条呈间隔交替排列,前面板(15)上还装有把手(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盈野段希成王之骧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绿洲能源技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