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芹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60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建筑房,建筑房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蓄水箱、支架与种植区,且建筑房顶端中上开设有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槽与蓄水箱之间连通设有总收集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蓄水箱对雨水进行清洁收集,根据用水洁净程度利用一级泵体、二级泵体与三级泵体对蓄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分别抽取,以为建筑房内的生活、种植与厕所提供净水资源,同时通过两个分滤水机构对回收的生活用水与种植用水进行过滤清洁,以便于再流进蓄水箱中,从而作为厕所冲水清洁用;通过雨水收集与过滤清洁,使其分别作为生活、种植与厕所清洁用水,不仅可减少水资源污染,且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

A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给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给排水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简称,是工科学科的一个分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般是指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给排水是对水的循环利用的科学手段,从而达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我国大部分疆域都处于降水较为丰富的区域,即年降水量较大,但我国仍然是一个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随着人口基数与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到建筑房屋中给排水系统设置的重要性,且因为降水丰富,使得一年中具有极大数量的雨水资源可以利用。但是传统的建筑中,给排水系统未能注意到屋顶的雨水收集再利用,只是将雨水导出楼面,然后流入市政管网,避免雨水汇集增重,这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的直接浪费,并且在雨水通过下水管道口时,极易因为携带固体垃圾造成下水管道堵塞,影响正常的下水作业。而且在现有技术下,高层建筑存在很多的用水,尤其是生活用水与清洁用水,虽然消耗量大,但是消耗的水源中却包含大量可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干净水源,在此情况下,则导致了干净水源的严重浪费与污染,同时随着高层建筑上开始设置绿植,使得水源灌溉得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现有技术下,只是单一的用市政管道的水进行浇灌,不仅增加了水源引用成本,也导致了纯净水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建筑房,所述建筑房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蓄水箱、支架与种植区,且建筑房顶端中上开设有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与蓄水箱之间连通设有总收集管道,所述支架上分别螺栓连接有一级泵体、二级泵体与三级泵体,且一级泵体上分别连接有生活用吸水管与生活用回收管,所述二级泵体上分别连接有种植用吸水管与种植用回收管,且三级泵体上连接有厕所用吸水管,所述总收集管道上连接有总滤水器,且生活用回收管与种植用回收管上均连接有分滤水机构。优选地,所述蓄水箱、支架与种植区分别设于建筑房底端、中端与顶端位置,且与雨水收集槽为环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生活用吸水管、种植用吸水管与厕所用吸水管的输入端分别与蓄水箱相连连通,且种植用吸水管延伸至种植区位置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喷头。优选地,所述分滤水机构数量为两个,且分滤水机构包括以下结构:所述生活用回收管与种植用回收管上均连接有滤水筒,且滤水筒中分别设有伺服电机与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搅拌轴,且滤水筒下端内水平设有滤网。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于滤水筒上端,所述转轴垂直转动设于滤水筒内,且伺服电机输出轴与转轴相连接。优选地,两个所述滤水筒底端均与蓄水箱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建筑房露天阳台开设连接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总收集管道,通过总滤水器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再利用蓄水箱对其进行收集管理。2、本技术通过在支架上分别设置一级泵体、二级泵体与三级泵体,并利用与一级泵体、二级泵体与三级泵体分别连接生活用吸水管、种植用吸水管与厕所吸水管,以对蓄水箱内的水体进行抽取利用,从而分别为建筑房内的生活、种植与厕所冲洗清洁提供水资源。3、本技术通过分别设置生活用回收管与种植用回收管以对生活废水与种植废水进行回收,并通过在滤水筒内设置由伺服电机带动旋转的转轴与搅拌轴,以加速生活废水与种植废水通过滤网再次进入蓄水箱,从而实现再利用。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蓄水箱对雨水进行清洁收集,根据用水洁净程度利用一级泵体、二级泵体与三级泵体对蓄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分别抽取,以为建筑房内的生活、种植与厕所提供净水资源,同时通过两个分滤水机构对回收的生活用水与种植用水进行过滤清洁,以便于再流进蓄水箱中,从而作为厕所冲水清洁用;通过雨水收集与过滤清洁,使其分别作为生活、种植与厕所清洁用水,不仅可减少水资源污染,且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B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中:1建筑房、2蓄水箱、3支架、4种植区、5雨水收集槽、6总收集管道、7总滤水器、8一级泵体、9二级泵体、10三级泵体、11生活用吸水管、12生活用回收管、13种植用吸水管、14喷头、15种植用回收管、16厕所用吸水管、17滤水筒、18伺服电机、19转轴、20搅拌轴、21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建筑房1,建筑房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蓄水箱2、蓄水箱2需要灌装大量的雨水资源,所以固定设置于建筑房1底端位置,也可通过雨水的重力势能使其通过总滤水器7与两个分滤水机构,支架3与种植区4,种植区4位于建筑房1的露天阳台上,且其底部为通孔结构,以便于对于的浇灌水源渗透,且建筑房1顶端中上开设有雨水收集槽5,雨水收集槽5与蓄水箱2之间连通设有总收集管道6,支架3上分别螺栓连接有一级泵体8、二级泵体9与三级泵体10,且一级泵体8上分别连接有生活用吸水管11与生活用回收管12,二级泵体9上分别连接有种植用吸水管13与种植用回收管15,且三级泵体10上连接有厕所用吸水管16,总收集管道6上连接有总滤水器7,且生活用回收管12与种植用回收管15上均连接有分滤水机构。需要注意的是,一级泵体8、二级泵体9与三级泵体10均独立设置,可通过实际需要,如生活用水、种植用水和厕所用水分别抽取,以实现独立取水。蓄水箱2、支架3与种植区4分别设于建筑房1底端、中端与顶端位置,且与雨水收集槽5为环状结构,雨水收集槽5开口位置较低,以便于雨水汇集,生活用吸水管11、种植用吸水管13与厕所用吸水管16的输入端分别与蓄水箱2相连连通,以便于生活废水与种植废水的再回收,且种植用吸水管13延伸至种植区4位置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喷头14,以使种植水源能够均匀地浇灌。分滤水机构数量为两个,且分滤水机构包括以下结构:生活用回收管12与种植用回收管15上均连接有滤水筒17,滤水筒17焊接于支架2下端,且滤水筒17中分别设有伺服电机18与转轴19,伺服电机18可选用产品型号为HC-SFS202B的电机,转轴19上固定套设有搅拌轴20,通过搅拌轴20的高速旋转,不仅可对固体垃圾进行粉碎,且可加速废水快速全面地通过滤网,以实现生活废水与种植废水的充分回收,且滤水筒17下端内水平设有滤网21,以对固体垃圾进行过滤筛选。伺服电机18固定设于滤水筒17上端,转轴19垂直转动设于滤水筒17内,且伺服电机18输出轴与转轴19相连接,两个滤水筒17底端均与蓄水箱2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建筑房(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房(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蓄水箱(2)、支架(3)与种植区(4),且建筑房(1)顶端中上开设有雨水收集槽(5),所述雨水收集槽(5)与蓄水箱(2)之间连通设有总收集管道(6),所述支架(3)上分别螺栓连接有一级泵体(8)、二级泵体(9)与三级泵体(10),且一级泵体(8)上分别连接有生活用吸水管(11)与生活用回收管(12),所述二级泵体(9)上分别连接有种植用吸水管(13)与种植用回收管(15),且三级泵体(10)上连接有厕所用吸水管(16),所述总收集管道(6)上连接有总滤水器(7),且生活用回收管(12)与种植用回收管(15)上均连接有分滤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建筑房(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房(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蓄水箱(2)、支架(3)与种植区(4),且建筑房(1)顶端中上开设有雨水收集槽(5),所述雨水收集槽(5)与蓄水箱(2)之间连通设有总收集管道(6),所述支架(3)上分别螺栓连接有一级泵体(8)、二级泵体(9)与三级泵体(10),且一级泵体(8)上分别连接有生活用吸水管(11)与生活用回收管(12),所述二级泵体(9)上分别连接有种植用吸水管(13)与种植用回收管(15),且三级泵体(10)上连接有厕所用吸水管(16),所述总收集管道(6)上连接有总滤水器(7),且生活用回收管(12)与种植用回收管(15)上均连接有分滤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支架(3)与种植区(4)分别设于建筑房(1)底端、中端与顶端位置,且雨水收集槽(5)为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芹隋本溪庞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