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567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21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浆管。该压浆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的刚性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进浆口、且另一端封闭;所述外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该压浆管能够防止水泥浆回流和出浆孔堵塞,并能够将水泥浆均匀地输送到土体中,进而提高灌浆质量。

A kind of grou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浆管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涉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压浆管。
技术介绍
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后压浆技术逐渐被推广,在建筑、交通建设等领域得到蓬勃发展。但是,目前采用的后压浆技术,即,传统压浆技术中的压浆管设置有用于出浆的出浆孔,在压浆结束以后,水泥浆会通过出浆孔回流到压浆管内,水泥浆还会堵塞出浆孔,并且由于水泥浆回流导致灌浆量不足而降低灌浆质量。因此,现有压浆管具有水泥浆易回流、出浆孔易堵塞和难以保证灌浆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浆管,该压浆管能够防止水泥浆回流和出浆孔堵塞,并能够将水泥浆均匀地输送到土体中,进而提高灌浆质量。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浆管,该压浆管包括:内管,所述内管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的刚性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进浆口、且另一端封闭;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当所述外管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连通。优选地,所述内管为直管。优选地,所述内管为钢管。优选地,所述外管为橡胶管。优选地,沿所述内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沿所述外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内管的管径为15mm~50mm。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浆管,该压浆管包括:内管,所述内管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的U形刚性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进浆口、且另一端为回浆口;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当所述外管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连通。优选地,所述内管为钢管。优选地,所述外管为橡胶管。优选地,沿所述内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沿所述外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内管的管径为15mm~50mm。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压浆管,由于该压浆管采用双层结构,在内管的外周套设有外管,内管上的第一出浆孔与外管上的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当压浆管内充满水泥浆时,外管在水泥浆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第一出浆孔与第二出浆孔连通,水泥浆通过内管的第一出浆孔流入内管和外管之间,并通过设置在外管上的第二出浆孔流出,在停止灌浆时,水泥浆作用在外管上的压力消失,同时在外部水泥浆的压力作用下,外管恢复弹性变形前的状态,第一出浆孔与第二出浆孔之间通路被切断,因此,能够防止水泥浆回流、防止水泥浆堵塞出浆孔,使灌浆量满足要求,进而提高灌浆质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供的压浆管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提供的压浆管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提供的压浆管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提供的压浆管的C-C向剖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浆管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1-压浆管;11-内管;12-外管;111-第一出浆孔;112-进浆口;113-封闭端;114-回浆口;121-第二出浆孔。具体实施方式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压浆管具有水泥浆易回流、出浆孔易堵塞和难以保证灌浆质量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浆管,该压浆管采用双层结构,在内管的外周套设有外管,内管上的第一出浆孔与外管上的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能够防止水泥浆回流和出浆孔堵塞,并能够将水泥浆均匀地输送到土体中,进而提高灌浆质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浆管1,该压浆管1包括内管11和外管12;内管11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111的刚性管,内管11的一端为进浆口112、且另一端封闭;内管11可以为直管,也可以为弯管、L形管等;内管11可以为钢管、铁管、塑料管、铝管、铜管等;如图2和图3结构所示,内管11的一端为进浆口112,进浆口112可以与制浆机等制浆设备的出口连通,向压浆管1提供水泥浆;内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连通内管11内外的多个第一出浆孔111,第一出浆孔1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多个第一出浆孔111的分布形式可以为沿内管11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也可以沿内管11的延伸方向和周向随机分布;外管12的内径小于或等于内管11的外径,外管12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内管11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121;外管12可以为橡胶管;如图2结构所示,外管12套设在内管11的外周面,外管12可以覆盖内管11的所有外周面,也可以覆盖内管11的部分外周面;外管12设置有连通外管12内外的多个第二出浆孔121,第二出浆孔121的设置位置、数量可以参考第一出浆孔111的设置位置和数量进行设置,第一出浆孔111与第二出浆孔121交错设置;套设在内管11外周面的外管1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第一出浆孔111与第二出浆孔121交错设置,以使压浆管1的内外连通或断开;如图3结构所示,当外管12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第一出浆孔111与第二出浆孔121连通;当压浆管1处于使用状态时,水泥浆通过进浆口112进入压浆管1的内管11内,具有压力的水泥浆会通过第一出浆孔111挤压外管12,外管12在水泥浆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水泥浆进入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的空腔内,并通过外管12的第二出浆孔121流出。由于上述压浆管1采用双层结构,在内管11的外周套设有外管12,外管12能够对内管11进行保护,防止内管11磨损;内管11上的第一出浆孔111与外管12上的第二出浆孔121交错设置,当压浆管1内充满水泥浆时,外管12在水泥浆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水泥浆通过内管11的第一出浆孔111流入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的空腔内,并通过设置在外管12上的第二出浆孔121流出,在停止灌浆时,水泥浆作用在外管12上的压力消失,同时在外部水泥浆的压力作用下,外管12恢复弹性变形前的状态,外管12内壁贴附到内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管,所述内管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的刚性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进浆口、且另一端封闭;/n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n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n当所述外管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为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一出浆孔的刚性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进浆口、且另一端封闭;
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能够弹性变形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并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第二出浆孔;
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交错设置;
当所述外管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浆孔与所述第二出浆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橡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浆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沿所述外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出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内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婞李彬汤友富王永国罗九林郭亚娟张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