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46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09
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包括埋设在路基内的多根引水管,引水管上端与引流管连接,引流管末端与集水池连通,集水池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通过抽水装置进行排水;所述引水管包括管体,管体埋设在路基孔内且与路基孔存在间隔,所述管体下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路基孔贴合且将管体分为实体部、滤水部;其中,实体部与路基孔之间的间隔内浇筑有混凝土层,滤水部外包裹有滤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可对低洼道路进行及时排水,减少地下水饱和对路基的影响。

A deep water collecting device for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水排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某些路基较低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特别是到了雨季,土基层会因降雨导致下渗水不能及时排出,在路基内形成暂态饱和区,若不注意及时排水,会造成流砂、局部变形、沉降,这样使得地基承载力下降,最后导致路面开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能够将路基中的水及时引出,避免因排水不及时导致路基变形、沉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包括埋设在路基内的多根引水管,引水管上端与引流管连接,引流管末端与集水池连通,集水池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通过抽水装置进行排水;所述引水管包括管体,管体埋设在路基孔内且与路基孔存在间隔,所述管体下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路基孔贴合且将管体分为实体部、滤水部;其中,实体部与路基孔之间的间隔内浇筑有混凝土层,滤水部外包裹有滤水结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液位开关,液位开关的输出端与液位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液位继电器的输出端与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连接;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与排水泵的供电回路连接;排水泵的进水口与排水管的一端密封连通。所述管体外侧周向设有限位块,限位板套在管体上且下端受限位块限位。所述引流管包括多个第一支管,第一支管通过三通与引水管连通,第一支管与第二支杆垂直连通,第二支杆与总管连通,总管下端伸入到集水池中。所述滤水结构包括包裹在滤水部外的反滤膜,反滤膜外包裹有密目金属网。r>本技术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通过在路基中设置引水管,当地下水位升高甚至导致某些区域形成暂态饱和状态时,通过引水管可及时将水引入到集水池,并通过泵体自动排出,这样可避免路基因排水不及时而发生局部变形、沉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引流管的局部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管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滤水部的截面图。图中:路基1,引水管2,引流管3,第一支管3-1,第二支杆3-2,总管3-3,集水池4,排水管5,抽水装置6,管体7,路基孔8,限位板9,实体部7-1,滤水部7-2,混凝土层10,液位开关11,液位继电器12,交流接触器13,排水泵14,限位块15,三通16,反滤膜17,密目金属网18,反滤层19,面层2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包括埋设在路基1(级配碎石)内的多根引水管2,每根引水管2竖直设置且上端伸入到反滤层19中,多根引水管2通过三通16与反滤层19中的引流管3连接。引流管3按网状分布,包括多个第一支管3-1,第一支管3-1通过三通16与引水管2连通,第一支管3-1与第二支杆3-2垂直连通,第二支杆3-2与总管3-3连通,总管3-3下端伸入到集水池4中。集水池4可设置在道路一侧位置较低处,方便地下水导入。这里的集水池4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集水池4顶端设有端盖,端盖扣在集水池4上用于封闭。这里,在集水池4内竖直设置有排水管5,排水管5上端伸出集水池4、反滤层19(水稳碎石)、面层20(沥青混凝土)外并与抽水装置6连接。某些低洼地带,地下水位较高,考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因此在在路基回填过程中,在路基1上开设多个路基孔8,路基孔8内插入引水管2。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地下水可经过引水管2、引流管3汇集到集水池4中,并通过排水管5排出,这样既减少了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同时可将地下水进行回收利用。引水管2包括管体7和限位板9。所述管体7位于路基孔8内且与路基孔8存在间隔,管体7下部周向设有多个限位块15,限位板9套在管体7上且下端受限位块15限位。限位板9与路基孔8侧壁贴合且将管体7分为实体部7-1(侧壁为实体的管体)、滤水部7-2(侧壁带孔的管体);其中,实体部7-1与路基孔8之间的间隔内浇筑有混凝土层10,混凝土层10一方面实现对引水管2的定位固定,另一方面可起到加强作用,防止地基变形对引水管2的影响。由于限位板9的限位作用,混凝土层10停留在限位板9以上。这样不影响下端滤水部7-2进行滤水。所述滤水部7-2外包裹有滤水结构10-1。滤水结构10-1包括包裹在滤水部7-2外的反滤膜17,反滤膜17用于过滤水。反滤膜17外包裹有密目金属网18,密目金属网18隔挡卵石或碎石。通过设置滤水结构,可有效避免滤水部7-2的堵塞,并且密目金属网对滤水部7-2、反滤膜17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使滤水部7-2、反滤膜17的使用寿命更长。为了实现自动排水,这里的抽水装置6包括液位开关11,液位开关11的输出端与液位继电器12的输入端连接;液位继电器12的输出端与交流接触器13的输入端连接;交流接触器13的输出端与排水泵14的供电回路连接;排水泵4的进水口与排水管5的一端密封连通。这里的液位开关11为FYC-3型浮子式液位开关。液位继电器12为JYB714型液位继电器。交流接触器13为CJ12型交流接触器。排水泵14为WQ型排水泵。当集水池4蓄存一定地下水时,液位开关11检测到积水的水位信号,并根据水位信号控制液位继电器12进行动作,液位继电器12进而控制交流接触器13进行动作,使得排水泵14的供电回路接通,排水泵14由此开始工作,并通过排水管5将集水池4内的积水进行抽排。通过液位开关11实现积水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排水泵14对积水进行及时自动排除,由此可消除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路基(1)内的多根引水管(2),引水管(2)上端与引流管(3)连接,引流管(3)末端与集水池(4)连通,集水池(4)内设有排水管(5),排水管(5)通过抽水装置(6)进行排水;所述引水管(2)包括管体(7),管体(7)埋设在路基孔(8)内且与路基孔(8)存在间隔,所述管体(7)下部设有限位板(9),限位板(9)与路基孔(8)贴合且将管体(7)分为实体部(7-1)、滤水部(7-2);其中,实体部(7-1)与路基孔(8)之间的间隔内浇筑有混凝土层(10),滤水部(7-2)外包裹有滤水结构(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路基(1)内的多根引水管(2),引水管(2)上端与引流管(3)连接,引流管(3)末端与集水池(4)连通,集水池(4)内设有排水管(5),排水管(5)通过抽水装置(6)进行排水;所述引水管(2)包括管体(7),管体(7)埋设在路基孔(8)内且与路基孔(8)存在间隔,所述管体(7)下部设有限位板(9),限位板(9)与路基孔(8)贴合且将管体(7)分为实体部(7-1)、滤水部(7-2);其中,实体部(7-1)与路基孔(8)之间的间隔内浇筑有混凝土层(10),滤水部(7-2)外包裹有滤水结构(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深部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6)包括液位开关(11),液位开关(11)的输出端与液位继电器(12)的输入端连接;液位继电器(12)的输出端与交流接触器(13)的输入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华宛良朋王志雄赵代鹏刘春玉潘洪月王坤尹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