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38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座椅放倒时,需要人为操作,缺乏智能化以及休息时的舒适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新能源汽车主体,所述新能源汽车主体内设有座椅和底板,且座椅包括坐垫、椅背、头靠枕以及连接椅背和头靠枕的两个连接柱,所述椅背上设有上下设置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和半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电机可以带动椅背和头靠枕下降,从而形成近似床的整体,也可将头靠枕翻转下降,使得头靠枕可以直接用作枕头,提高了休息时的舒适性,且因为电机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简化了人为的操作。

A new energy vehicle with convenient rest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而新能源汽车一般通过新能源转化成电能来提高能源。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后容易产生疲劳,疲劳驾驶容易产生交通事故,或者驾驶员需要休息时,因在车旅途中休息不方便,有时驾驶员会在座椅上进行休息,而座椅为了坐得舒服,一般都是倾斜设置,且座椅在放倒时,都是需要人为操作,缺乏智能化以及休息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座椅放倒时,需要人为操作,缺乏智能化以及休息时的舒适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主体,所述新能源汽车主体内设有座椅和底板,且座椅包括坐垫、椅背、头靠枕以及连接椅背和头靠枕的两个连接柱,所述椅背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主体(1),所述新能源汽车主体(1)内设有座椅和底板(2),且座椅包括坐垫(3)、椅背(4)、头靠枕(5)以及连接椅背(4)和头靠枕(5)的两个连接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4)上设有上下设置的腔室(7),所述腔室(7)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杆(8),所述转杆(8)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9)和半齿轮(10),位于下方的腔室(7)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弧形齿(11),且弧形齿(11)与半齿轮(10)相啮合,所述转杆(8)上还固定套设有伞齿轮(12),且伞齿轮(12)位于半齿轮(10)与第一齿轮(9)之间,所述椅背(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主体(1),所述新能源汽车主体(1)内设有座椅和底板(2),且座椅包括坐垫(3)、椅背(4)、头靠枕(5)以及连接椅背(4)和头靠枕(5)的两个连接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4)上设有上下设置的腔室(7),所述腔室(7)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杆(8),所述转杆(8)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9)和半齿轮(10),位于下方的腔室(7)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弧形齿(11),且弧形齿(11)与半齿轮(10)相啮合,所述转杆(8)上还固定套设有伞齿轮(12),且伞齿轮(12)位于半齿轮(10)与第一齿轮(9)之间,所述椅背(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延伸至腔室(7)内并转动连接有螺旋齿轮(15),所述螺旋齿轮(15)位于转杆(8)的下方并与伞齿轮(12)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方便休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腔室(7)的侧壁转动安装蜗杆(16),且蜗杆(16)外表面的两个端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7),其中一个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9)上啮合有同一条齿链(18),位于上方的腔室(7)的内壁上还转动安装有蜗轮(19),且蜗轮(19)与蜗杆(16)相啮合,两个连接柱(6)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两个蜗轮(19)内并与两个蜗轮(1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如兵王冲王冠豪刘凯轩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