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9308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所述注塑机具有可调节预紧力的合模机构,注塑机运行之前采用以下步骤调试所述合模机构:S1,通过可调定位件调节动模板或定模板在拉杆上的位置来调节各个拉杆的变形力,使各个拉杆的变形力在合模时均达到相同的预设值;S2,设定注塑机最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的最大变形力;S3,设定注塑机预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的预紧变形力,并通过可调定位件锁定动模板或定位板在拉杆上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拉杆的工作应力幅,依靠合模机构自身产生预紧力,无需额外工装,也不用大量时间进行工装的安装拆卸。

A method to reduce the stress range of the pull rod when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s clo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
,尤其涉及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注塑机合模机构通常由定模板、动模板、尾板、拉杆组成。拉杆通过拉杆螺母进行固定,由于拉杆直径较大,常规手段只能将螺母旋到合适位置,但不能产生必要的预紧力。现有存在问题:合模机构在没有预紧力情况下,拉杆承受脉动循环载荷,需要承受0到最大应力的应力幅σ,因此对拉杆疲劳寿命性能有很高要求。通常使用合金钢经过热处理后达到设计要求,这使拉杆生产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合模时,拉杆的变形力变化幅度过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所述注塑机具有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包括定模扳、动模板、多根具有弹性的拉杆、多个锁模力传感器和可调定位件;注塑机运行之前采用以下步骤调试所述合模机构:S1,通过可调定位件调节动模板或定模板在拉杆上的位置来调节各个拉杆的变形力,使各个拉杆的变形力在合模时均达到相同的预设值;S2,设定注塑机最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的最大变形力;S3,设定注塑机预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的预紧变形力,并通过可调定位件锁定动模板或定位板在拉杆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在调节各个拉杆的变形力达到相同预设值时,先将合模机构调至锁模状态,通过多个锁模力传感器分别测量多根拉杆产生的变形力;通过可调定位件调节动模板或定模板在拉杆上的位置来调节各个拉杆的变形力,重复开模、合模以及调节动模板或定模板的位置动作,使各个拉杆的变形力在合模时均达到相同的预设值。优选地,多根拉杆平行设置并穿过定模扳和动模板,多个所述锁模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多根所述拉杆上,所述可调定位件用于定位动模板或定模扳在拉杆上的轴向位置。优选地,所述可调定位件包括拉杆螺母和卡套定位装置,所述拉杆螺母与所述卡套定位装置定位所述定模扳或动模板。优选地,所述拉杆螺母和所述卡套定位装置均套于所述拉杆上。优选地,所述拉杆螺母和所述卡套定位装置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拉杆螺母和所述卡套定位装置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并通过夹持而定位所述定位模板在拉杆的轴向位置。优选地,所述拉杆设置有用于定位拉杆螺母的第一定位槽和用于定位所述卡套定位装置的第二定位槽。优选地,所述定模板和拉杆螺母或卡套定位装置之间设置有预设厚度垫片。本专利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拉杆的工作应力幅,最高降幅超过50%,这种情况下拉杆使用普通钢材即可满足设计要求。本专利技术依靠合模机构自身产生预紧力,无需额外工装,因此也不用大量时间进行工装的安装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合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拉杆与可调定位件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中拉杆所受变形力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所述注塑机具有合模机构10。所述合模机构10的预紧力可调试,具体是调节合模机构10中预紧力,使合模机构10具有初始的预紧力,进而减小合模时拉杆4所受应力的幅度,提高拉杆4的使用寿命。所述合模机构10其包括定模扳6、动模板2、多根具有弹性的拉杆4、多个锁模力传感器5和可调定位件;多根拉杆4平行设置并穿过定模扳6和动模板2,多个所述锁模力传感器5分别设置于多根所述拉杆4上,所述可调定位件用于定位动模板2或定模扳6在拉杆4上的轴向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定位件可调节所述动模板2或定模板在拉杆4上的位置,调节所述动模板2或定模板在所述拉杆4上的位置,再通过可调定位件对所述动模板2或定模板进行定位,通过调节所述动模板2或静模板在所述拉杆4上的位置,调节所述合模机构10的预紧力,所述预紧力由所述拉杆4的拉伸变形产生。所述可调定位件包括拉杆螺母1和卡套定位装置,所述拉杆螺母1与所述卡套定位装置定位所述定模扳6或动模板2。所述定模板或动模板2处于拉杆螺母1、卡套定位装置之间,定位所述拉杆螺母1和卡套定位装置在所述拉杆4上的位置,便可定位所述定模扳6或动模板2在所述拉杆4的位置。所述拉杆螺母1和所述卡套定位装置均套于所述拉杆4上。所述拉杆4穿过所述拉杆螺母1和卡套定位装置,以拉杆螺母1或卡套定位装置作为定位基准点,以确保所述定模板或动模板2在拉杆4上的位置,以可调定位件所在拉杆4上的位置作为所述定位基准点,可保证所述动模板2或定模板在拉杆4上的位置精度。所述拉杆螺母1和所述卡套定位装置与所述拉杆4螺纹连接;所述动模板2或定模扳6的位置非常好调节,旋动拉杆螺母1与卡套定位装置,便可调节所述动模板2或定模板的位置,再旋紧拉杆螺母1和卡套定位装置便可对所述动模板2或定模扳6进行定位。所述拉杆螺母1和所述卡套定位装置与所述拉杆4螺纹连接并通过夹持而定位所述定位模板在拉杆4的轴向位置。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是:所述拉杆4设置有用于定位拉杆螺母1的第一定位槽和用于定位所述卡套定位装置的第二定位槽。所述定模板和拉杆螺母1或卡套定位装置之间设置有预设厚度垫片。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拉杆螺母1和卡套定位装置分别定位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中,所述定模扳6或动模板2处于所述拉杆螺母1和卡套定位装置之间,将预设厚的垫片垫在拉杆螺母1与动模板2之间,或将预设厚度的垫片垫在动模板2与卡套定位装置之间,进而调节动模板2在拉杆4上的位置,进而调节合模时拉杆4的形变应力。实施例3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4的应力幅的方法,在运行之前采用以下步骤调试所述合模机构10:S1,通过可调定位件调节动模板2或定模板在拉杆4上的位置来调节各个拉杆4的变形力,使各个拉杆4的变形力在合模时均达到相同的预设值;使各个拉杆4保持一致的形变力;S2,设定注塑机最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4的最大变形力F;这里的最大合模力指的是在合模时,可能达到的最大合模力。S3,设定注塑机预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4的预紧变形力Fp,并通过可调定位件锁定动模板2或定位板在拉杆4上的位置。在S1中,在调节各个拉杆4的变形力达到相同预设值时,先将合模机构10调至锁模状态,通过多个锁模力传感器5分别测量多根拉杆4产生的变形力;通过可调定位件调节动模板2或定模板在拉杆4上的位置来调节各个拉杆4的变形力,重复开模、合模以及调节动模板2或定模板的位置动作,使各个拉杆4的变形力在合模时均达到相同的预设值。本专利技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所述注塑机具有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机构包括定模扳、动模板、多根具有弹性的拉杆、多个锁模力传感器和可调定位件;/n注塑机运行之前采用以下步骤调试所述合模机构:/nS1,通过可调定位件调节动模板或定模板在拉杆上的位置来调节各个拉杆的变形力,使各个拉杆的变形力在合模时均达到相同的预设值;/nS2,设定注塑机最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的最大变形力;/nS3,设定注塑机预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的预紧变形力,并通过可调定位件锁定动模板或定位板在拉杆上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所述注塑机具有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机构包括定模扳、动模板、多根具有弹性的拉杆、多个锁模力传感器和可调定位件;
注塑机运行之前采用以下步骤调试所述合模机构:
S1,通过可调定位件调节动模板或定模板在拉杆上的位置来调节各个拉杆的变形力,使各个拉杆的变形力在合模时均达到相同的预设值;
S2,设定注塑机最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的最大变形力;
S3,设定注塑机预紧合模力,在合模时测得各个拉杆的预紧变形力,并通过可调定位件锁定动模板或定位板在拉杆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在调节各个拉杆的变形力达到相同预设值时,先将合模机构调至锁模状态,通过多个锁模力传感器分别测量多根拉杆产生的变形力;通过可调定位件调节动模板或定模板在拉杆上的位置来调节各个拉杆的变形力,重复开模、合模以及调节动模板或定模板的位置动作,使各个拉杆的变形力在合模时均达到相同的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注塑机在合模时拉杆的应力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根拉杆平行设置并穿过定模扳和动模板,多个所述锁模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多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绘国陈星欣李存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