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19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0
一种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包括机座,铣刀,铣刀座,限位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和夹持机构,第一驱动部驱动铣刀座前后移动,夹持机构设置于机座上,在夹持机构与铣刀座之间的机座上固定有支撑座,限位部设置在与刀杆结构相对的夹持机构另一侧,定位杆能伸入机筒内孔与铣刀端部相连接,限位部通过第四驱动部驱动限位部相对机座左右移动,铣刀座通过第三驱动部连接在第一驱动部上,铣刀座通过第三驱动部相对限位部同步左右移动,驱动器、第一驱动部、夹持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分别通过线路与数控系统中的数控电路相连接。其优点在于:能在机筒内孔中加工出螺旋槽;能改变刀头在机筒内孔内壁上的铣槽深度。

A groove milling machine used for milling the inner hole of the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铣槽机制作
,尤其指一种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220360517.8名称为《锥度内孔现场铣槽机》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锥度内孔现场铣槽机,包括底座、齿轮箱、电机、调节机构、驱动轴、导向杆、主动齿轮、传动齿轮、支撑架、刀架机构等部件。该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该锥度内孔现场铣槽机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方便,使用不受场地的限制,适合对船舶舵系进行现场加工;其次,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可使刀架沿着驱动轴轴向移动的同时还能进行与驱动轴旋转方向成90度的旋转运动,进而实现铣刀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组合,并且通过安装在底座上的调节机构作上下、左右移动,可使铣刀的位置调整到工件加工键槽的位置,如果发生位置偏移,还可以通过调节机构进行微调,直到准确无误,从而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然而,该铣槽机难以在机筒内孔中加工出螺旋状的凹槽,因此该铣槽机的用途较窄,加工也不方便,难以满足加工要求,因此其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加工效率高、方便、精度准确,加工成本低,且能对各种大小口径、长度的机筒、各种槽形进行加工的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包括机座,能伸入至机筒内孔中铣槽的铣刀和能推动铣刀相对机座的导轨作前后移动的铣刀座,在所述铣刀座上安装有能驱动铣刀中的刀头转动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铣刀座前后移动,所述数控铣槽机还包括限位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和能夹住机筒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中的夹持部能使机筒自动转动或者保持机筒固定不动,所述夹持机构的底部设置于机座上,在所述夹持机构与铣刀座之间的机座上固定有能保持铣刀不偏离移动位置的支撑座,所述限位部设置在与刀杆结构相对的夹持机构另一侧,所述限位部的定位杆能伸入机筒内孔与铣刀端部相连接,所述限位部通过第四驱动部驱动限位部相对机座左右移动,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三驱动部连接在第一驱动部上,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三驱动部相对限位部同步左右移动,所述驱动器、第一驱动部、夹持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分别通过线路与数控系统中的数控电路相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限位部包括定位杆与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连接在第四驱动部上,所述定位杆能相对限位底座前后滑动地穿置在限位底座顶部的滑动轴承中,在所述定位杆的端部设置有能与铣刀相固定的螺纹孔,在铣刀的对应端部设置有能与所述螺纹孔相螺接的定位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驱动部包括第四滑轨,第四滑块,第四丝杆和第四丝杆驱动电机,所述限位底座包括底座下部和底座上部,所述底座下部固定在机座上,所述第四滑轨连接在底座下部的顶面上,所述第四滑块连接在第四滑轨上,所述第四滑块与第四丝杆相连接并能由第四丝杆驱动相对第四滑轨左右滑动,所述底座上部固定在第四滑块上。作为改进,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三丝杆和第三丝杆驱动电机,所述第三滑轨连接在第一驱动部的顶面上,所述第三滑块连接在第三滑轨上,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三丝杆相连接并能由第三丝杆驱动相对第三滑轨左右滑动,所述铣刀座连接在第三滑块上。作为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座和夹盘机构,所述夹座固定在机座上,在夹盘机构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机筒的机筒安装孔,在所述夹盘机构的背部同心设置有能穿过机筒的转筒,所述转筒能转动地连接在夹座上,在所述转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经齿带或链条与连接在机座上的转筒驱动电机传动相连接。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转筒的背部设置有能提高机筒夹持稳定性的第二夹盘机构,所述第二夹盘机构包括夹环和多个限位螺杆,在夹环的侧壁上分布有多个径向设置的螺纹通孔,所述限位螺杆依次螺接在对应的螺纹通孔中。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驱动部的具体结构为,在所述机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铣刀座连接在第一滑块上,在所述第一滑轨一侧设置有第一丝杆和第一丝杆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能由第一丝杆驱动相对第一滑轨前后滑动。作为改进,所述铣刀包括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刀头,能脱卸式固定刀头的转动部,能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联动的传动部以及能伸入至机筒内孔中的刀杆,所述转动部能转动地设置于刀杆的头部,所述传动部设置于刀杆的后部,在所述刀杆的轴向设置有能放入传动轴的腔体,所述转动部通过传动轴与传动部联动在一起,当铣刀工作时,所述刀头能随着刀杆在机筒内孔中的移动而与机筒的内壁相接触而转动,在所述刀杆上沿轴向设置有能将冷却水输送至刀头上的输送管;所述刀杆包括安装传动刀座的安装部以及能固定在铣刀座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安装部对合而螺接在一起,在所述安装部的端面上设置有能与定位杆相连接的定位头。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杆可优选为中空的筒体,所述腔体位于筒体中部,在筒体端面上设置有能伸入传动轴的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与腔体相连通,在与传动轴一端对应的筒体侧壁上径向设置有侧壁通孔,所述转动部连接在侧壁通孔中,所述转动部的下部伸入腔体中,在所述转动部的下部设置有能与传动轴端部的锥形齿轮相啮合的锥形齿盘;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能嵌入输送管的筒壁凹槽。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安装开口上可优选能脱卸地设置有密封盖,在密封盖的中部设置有盖体通孔,所述传动部穿置于盖体通孔中上,所述传动部的一端伸出盖体通孔与传动轴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伸入至筒体内腔中并与传动轴传动相连接;在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上凹部,所述上凹部的底面为水平面,在所述水平面上设置有侧壁通孔,在与所述侧壁通孔对应的水平面上能脱卸地盖置有盖板,在所述盖板中部设置有盖板通孔,所述转动部穿过盖板通孔和侧壁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将刀杆伸入机筒内孔中,且刀头能随着刀杆在机筒内孔中的移动而与机筒的内壁相接触而转动,从而实现对机筒内孔内壁的铣槽加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部经传动带驱动转动部转动,从而实现对刀头的驱动,因此可以根据机筒的长度选择适当长度的刀杆和传动带,使驱动电机与刀头远距离间隔设置,使刀头能完全伸入至机筒内孔中并能从机筒另一端脱出,从而能在机筒内孔内壁上铣出贯穿机筒内孔的凹槽;刀头与转动部之间的连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刀头是消耗件,刀头磨损后只需更换刀头,这样既更换方便,又降低了更换成本;当本铣刀应用在机筒内孔的铣槽机上时,铣槽机能根据数控系统的要求驱动机筒相对刀杆匀速转动,从而在机筒内孔中加工出所需要求的螺旋槽与直槽,增加了本铣刀的应用范围,不仅加工方便,加工精度准确,而且加工效率更高;铣槽机采用多台伺服电机对加工三轴进行调节,第一驱动部的电机能改变刀杆沿机筒前后方向的移动速度,夹持机构的电机能改变夹持部的转动速度,而第三驱动部和第四驱动部通过输入数控系统数据或手控相对于机筒径向进行位移,这样可以根据客户的求改变刀头在机筒内孔内壁上的铣槽深度,加工出所需要的不同深度的铣槽深度,综上所述,铣槽机不仅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包括机座(5),能伸入至机筒内孔中铣槽的铣刀和能推动铣刀相对机座(5)的导轨作前后移动的铣刀座,在所述铣刀座上安装有能驱动铣刀中的刀头(41)转动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铣刀座前后移动,所述数控铣槽机还包括限位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和能夹住机筒(4)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中的夹持部能使机筒(4)自动转动或者保持机筒(4)固定不动,所述夹持机构的底部设置于机座(5)上,在所述夹持机构与铣刀座之间的机座(5)上固定有能保持铣刀不偏离移动位置的支撑座(6),所述限位部设置在与刀杆结构相对的夹持机构另一侧,所述限位部的定位杆(17)能伸入机筒内孔与铣刀端部相连接,所述限位部通过第四驱动部驱动限位部相对机座(5)左右移动,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三驱动部连接在第一驱动部上,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三驱动部相对限位部同步左右移动,所述驱动器、第一驱动部、夹持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分别通过线路与数控系统中的数控电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包括机座(5),能伸入至机筒内孔中铣槽的铣刀和能推动铣刀相对机座(5)的导轨作前后移动的铣刀座,在所述铣刀座上安装有能驱动铣刀中的刀头(41)转动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铣刀座前后移动,所述数控铣槽机还包括限位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和能夹住机筒(4)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中的夹持部能使机筒(4)自动转动或者保持机筒(4)固定不动,所述夹持机构的底部设置于机座(5)上,在所述夹持机构与铣刀座之间的机座(5)上固定有能保持铣刀不偏离移动位置的支撑座(6),所述限位部设置在与刀杆结构相对的夹持机构另一侧,所述限位部的定位杆(17)能伸入机筒内孔与铣刀端部相连接,所述限位部通过第四驱动部驱动限位部相对机座(5)左右移动,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三驱动部连接在第一驱动部上,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三驱动部相对限位部同步左右移动,所述驱动器、第一驱动部、夹持部、第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分别通过线路与数控系统中的数控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定位杆(17)与限位底座(8),所述限位底座(8)连接在第四驱动部上,所述定位杆(17)能相对限位底座(8)前后滑动地穿置在限位底座顶部的滑动轴承(81)中,在所述定位杆(17)的端部设置有能与铣刀相固定的螺纹孔(171),在铣刀的对应端部设置有能与所述螺纹孔(171)相螺接的定位头(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部包括第四滑轨(82),第四滑块(83),第四丝杆(84)和第四丝杆驱动电机(85),所述限位底座(8)包括底座下部和底座上部,所述底座下部固定在机座(5)上,所述第四滑轨(82)连接在底座下部的顶面上,所述第四滑块(83)连接在第四滑轨(82)上,所述第四滑块(83)与第四丝杆(84)相连接并能由第四丝杆(84)驱动相对第四滑轨(82)左右滑动,所述底座上部固定在第四滑块(8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第三滑轨(9),第三滑块(91),第三丝杆(92)和第三丝杆驱动电机(93),所述第三滑轨(9)连接在第一驱动部的顶面上,所述第三滑块(91)连接在第三滑轨(9)上,所述第三滑块(91)与第三丝杆(92)相连接并能由第三丝杆(92)驱动相对第三滑轨(9)左右滑动,所述铣刀座连接在第三滑块(9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座(2)和夹盘机构,所述夹座(2)固定在机座(5)上,在夹盘机构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机筒(4)的机筒安装孔(21),在所述夹盘机构的背部同心设置有能穿过机筒(4)的转筒,所述转筒能转动地连接在夹座(2)上,在所述转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经齿带或链条与连接在机座(5)上的转筒驱动电机(22)传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机筒内孔铣槽的铣槽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权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金塘山舟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