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8515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它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包括下杯套、下浇道和下模仁,所述定模中央配合下模块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中央设置有两下固定槽,这两个下固定槽内各嵌入一下模板,所述动模中央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上模仁,所述上模仁中央设置有两上固定槽,这两个上固定槽内各嵌入一上模板,模仁可以快速更换,甚至真正用于形成产品的模板也可以更换,使得模具大部分不用重新制作,只要制作模板即可形成新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竖直灌注的方式射入铝水,并采用分叉分流的方式分别注入模板,没有直角转弯,灌注的压力可稍微降低,减少飞边。

An aluminum alloy die casting die based on lightweight spru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压铸
,尤其是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铝合金高端产品均具有产量少,批次多的特点,并且经常需要对其外观进行更新换代,现有的模具需要不断根据新产品的外观进行更换,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模具浇道通常采用锥形主浇道用于注入铝水,并且这个主浇道与连接模仁腔体的支管浇道通常为垂直连接或者接近直角的连接,这就导致偏流和涡流,另外也需要更高的灌注压力以利于铝水注入模仁腔体,公知的,模仁腔体是动模和定模合拢得到的,加大灌注压力必将导致更多的铝水进入动模和定模之间的缝隙中(也就是俗称的飞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它便于快速更换用于形成产品的腔体,另外它的浇道可减少飞边的产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它包括定模和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包括下杯套、下浇道和下模仁,所述定模中央配合下模块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中央设置有两下固定槽,这两个下固定槽内各嵌入一下模板,所述定模且位于下模仁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下杯套,所述下模仁与下杯套之间设置有连通下模板的下浇道,下浇道呈分叉状分别连通两个下模板,且分叉的弯曲部分为圆滑的弧形,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半腔;所述动模中央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上模仁,所述上模仁中央设置有两上固定槽,这两个上固定槽内各嵌入一上模板,所述动模且位于上模仁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上杯套,所述上模仁与上杯套之间设置有连通上模板的上浇道,上浇道呈分叉状分别连通两个上模板,且分叉的弯曲部分为圆滑的弧形,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半腔。具体的,所述下模板背面设置有螺孔,下模仁的下固定槽配合螺孔设置有通孔,下模仁背面并从通孔处拧入螺丝连接下模板的螺孔,从而达到固定下模板的效果。所述上模板背面设置有螺孔,上模仁的上固定槽配合螺孔设置有通孔,上模仁背面并从通孔处拧入螺丝连接上模板的螺孔,从而达到固定上模板的效果。具体的,所述上杯套顶部设置有用于注入铝水的射嘴,所述下杯套底部密封并成半球形。具体的,所述定模对应下模仁两侧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插入一限位柱,所述下模仁两侧侧壁上对应限位柱设置有盲孔,当需要对下模仁进行固定时插入限位柱,不需要固定时拉出限位柱。具体的,所述安装槽外端口固定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一根螺杆,螺杆前端连接限位柱,螺杆后端设有螺帽,所述螺杆外周且位于螺帽和挡板之间焊接有收缩弹簧,需要拉出限位柱的时候拉动螺帽即可,需要插入限位柱时放开螺帽,弹簧使得螺帽、螺杆以及限位柱复位,从而固定下模仁。具体的,所述定模设置有使得下模板的半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一下气道和第二下气道,两者相互垂直,所述动模设置有使得上模板的半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一上气道和第二上气道,两者相互垂直。便于排气以及溢流。具体的,所述上模仁两侧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有限位块,所述动模对应限位块露出于上模仁的部位设置有凹槽和螺孔,所述限位块与螺孔通过螺丝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模仁可以快速更换,甚至真正用于形成产品的模板也可以更换,使得模具大部分不用重新制作,只要制作模板即可形成新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竖直灌注的方式射入铝水,并采用分叉分流的方式分别注入模板,没有直角转弯,灌注的压力可稍微降低,减少飞边。另外,由于采用圆滑的弧形分叉,使得浇道变短和变细且没有折角,使得产品冷却后凝固在浇道上的物料的量减少了,也就是所谓的轻量化浇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定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模板的侧视图;图6为下模板的立体图;图7为上模板的侧视图;图8为上模板的立体图。图中,1、定模;2、动模;3、下模仁;4、上模仁;11、下杯套;12、下浇道;13、第一下气道;14、安装槽;15、限位柱;16、螺帽;17、收缩弹簧;18、挡板;19、第二下气道;21、限位块;22、螺丝;23、第一上气道;24、第二上气道;25、上浇道;26、上杯套;31、下固定槽;41、上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它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包括下杯套11、下浇道12和下模仁3,所述定模1中央配合下模块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下模仁3,所述下模仁3中央设置有两下固定槽31,这两个下固定槽31内各嵌入一下模板,所述定模1且位于下模仁3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下杯套11,所述下模仁3与下杯套11之间设置有连通下模板的下浇道12,下浇道12呈分叉状分别连通两个下模板,且分叉的弯曲部分为圆滑的弧形,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半腔;所述动模2中央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上模仁4,所述上模仁4中央设置有两上固定槽41,这两个上固定槽41内各嵌入一上模板,所述动模2且位于上模仁4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上杯套26,所述上模仁4与上杯套26之间设置有连通上模板的上浇道25,上浇道25呈分叉状分别连通两个上模板,且分叉的弯曲部分为圆滑的弧形,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半腔。具体的,所述下模板背面设置有螺孔,下模仁3的下固定槽31配合螺孔设置有通孔,下模仁3背面并从通孔处拧入螺丝连接下模板的螺孔,从而达到固定下模板的效果。所述上模板背面设置有螺孔,上模仁4的上固定槽41配合螺孔设置有通孔,上模仁4背面并从通孔处拧入螺丝连接上模板的螺孔,从而达到固定上模板的效果。具体的,所述上杯套26顶部设置有用于注入铝水的射嘴,所述下杯套11底部密封并成半球形。具体的,所述定模1对应下模仁3两侧设置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插入一限位柱15,所述下模仁3两侧侧壁上对应限位柱15设置有盲孔,当需要对下模仁3进行固定时插入限位柱15,不需要固定时拉出限位柱15。具体的,所述安装槽14外端口固定有一挡板18,所述挡板18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一根螺杆,螺杆前端连接限位柱15,螺杆后端设有螺帽16,所述螺杆外周且位于螺帽16和挡板18之间焊接有收缩弹簧17,需要拉出限位柱15的时候拉动螺帽16即可,需要插入限位柱15时放开螺帽16,弹簧使得螺帽16、螺杆以及限位柱15复位,从而固定下模仁3。具体的,所述定模1设置有使得下模板的半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一下气道13和第二下气道19,两者相互垂直,所述动模2设置有使得上模板的半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一上气道23和第二上气道24,两者相互垂直。便于排气以及溢流。具体的,所述上模仁4两侧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有限位块21,所述动模2对应限位块21露出于上模仁4的部位设置有凹槽和螺孔,所述限位块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它包括定模和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包括下杯套、下浇道和下模仁,所述定模中央配合下模块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中央设置有两下固定槽,这两个下固定槽内各嵌入一下模板,所述定模且位于下模仁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下杯套,所述下模仁与下杯套之间设置有连通下模板的下浇道,下浇道呈分叉状分别连通两个下模板,且分叉的弯曲部分为圆滑的弧形,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半腔;/n所述动模中央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上模仁,所述上模仁中央设置有两上固定槽,这两个上固定槽内各嵌入一上模板,所述动模且位于上模仁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上杯套,所述上模仁与上杯套之间设置有连通上模板的上浇道,上浇道呈分叉状分别连通两个上模板,且分叉的弯曲部分为圆滑的弧形,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半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它包括定模和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包括下杯套、下浇道和下模仁,所述定模中央配合下模块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中央设置有两下固定槽,这两个下固定槽内各嵌入一下模板,所述定模且位于下模仁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下杯套,所述下模仁与下杯套之间设置有连通下模板的下浇道,下浇道呈分叉状分别连通两个下模板,且分叉的弯曲部分为圆滑的弧形,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半腔;
所述动模中央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放入上模仁,所述上模仁中央设置有两上固定槽,这两个上固定槽内各嵌入一上模板,所述动模且位于上模仁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上杯套,所述上模仁与上杯套之间设置有连通上模板的上浇道,上浇道呈分叉状分别连通两个上模板,且分叉的弯曲部分为圆滑的弧形,所述上模板内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半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轻量化浇道系统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背面设置有螺孔,下模仁的下固定槽配合螺孔设置有通孔,下模仁背面并从通孔处拧入螺丝连接下模板的螺孔,所述上模板背面设置有螺孔,上模仁的上固定槽配合螺孔设置有通孔,上模仁背面并从通孔处拧入螺丝连接上模板的螺孔。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源方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