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钢球或其他钢铸件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浇注模具,传统的铸造方法一般采用砂型铸造,即在浇注时需要先打砂模;打砂时,模具搬动次数较多,并且钢水利用率低,成品光洁度低,落砂现象严重,且浇注时间较长,同时也存在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所采用多是无砂铸造模具。但现有的铸造模具,一般包括左右两块模板,两块模板中部相对开设型腔和浇道,浇注时将两块模板合拢,即采用左右合模的方式,通过浇道完成浇注。如公布号为CN103121085A的专利文件便公开了一种钢球铸造模具,它包括两个半模,两个半模的分型面由上至下对应设有多个半圆形球槽,当两个半模闭合时,两个半圆形球槽组成一个完整的球型腔;所述上下相邻的球型腔之间由内浇道连通;球型腔的一侧设有直浇道,直浇道与球型腔之间由横浇道连接;气槽的出气口及浇道的浇注口均设于模具的顶部。该方案即为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浇铸模具,这类模具虽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等优点,但却存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的前模和后模分别包括内表面形成有型腔且由模具钢制成的型板,与所述的型板对应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型板承重板,以及散热机构,所述的前模还设置有压铸机构,所述的后模还包括顶出机构;/n其中,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型板与型板承重板间隔设置构成的传热导热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的传热导热腔相连通的导热通道的导热部,以及用于与导热部进行热交换到循环水箱,所述的传热导热腔和导热通道构成密闭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的前模和后模分别包括内表面形成有型腔且由模具钢制成的型板,与所述的型板对应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型板承重板,以及散热机构,所述的前模还设置有压铸机构,所述的后模还包括顶出机构;
其中,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型板与型板承重板间隔设置构成的传热导热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的传热导热腔相连通的导热通道的导热部,以及用于与导热部进行热交换到循环水箱,所述的传热导热腔和导热通道构成密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导热腔被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传热导热腔分别设置有导热部并分别或部分共用或全部共用地对应设置循环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导热腔内设置有支撑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导热腔与所述的型腔随型等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部为板状,所述的导热部包括对应焊接连接的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在所述的导热通道内设置有多个将所述的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支撑固定的支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传导热式耐高温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铸同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