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38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该色母粒包括色母粒本体,色母粒本体为分散有有机着色剂和助剂的第一载体树脂层,色母粒本体中均匀分散有着色微球,各着色微球均由处于中央的交联剂层和包裹在交联剂层外侧的第二载体树脂层组成,第二载体树脂层的熔点比第一载体树脂层的熔点高。制丝时,第一载体树脂层先熔融,第二载体树脂层后熔融并将交联剂释放,交联剂先与第二载体树脂交联,在第二树脂层与第一树脂层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与第二载体树脂相连的交联剂也逐渐与有机着色剂交联,将有机着色剂牢牢地固定在第一载体树脂和第二载体树脂的熔融体内,能有效地提高纤维的纺前着色色牢度,使纤维适于高温漂洗消毒。

Color masterbatch for fiber suitable for high temperature washing and dis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
本技术属于色母粒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
技术介绍
高温漂洗消毒处理对纤维的色牢度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市场上需要进行高温漂洗消毒处理的纤维,普遍使用白色或黑色纤维,鲜少有彩色纤维。为了解决纤维在纺前着色色牢度不达标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1711314682.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该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的原料由50份PET,20份PBT,27份颜料和3份助剂组成;其中,所述的PET的特性粘度为0.82dl/g,所述的PBT的特性粘度为1.0dl/g;所述的颜料由15份PR214、8份PB15:3以及4份炭黑组成;所述的助剂为1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和2份硅酮类助剂。该色母粒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颜料与助剂按上述配比在80-150℃下进行研磨和润湿,之后再与载体树脂投入混料机中,充分搅拌混匀;再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这种色母粒通过优化载体配方来提高纤维的纺前着色色牢度,但其功效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包括色母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母粒本体(1)为分散有有机着色剂和助剂的第一载体树脂层,所述的色母粒本体(1)中均匀分散有着色微球(2),各着色微球(2)均由处于中央的交联剂层(21)和包裹在交联剂层(21)外侧的第二载体树脂层(22)组成,该第二载体树脂层(22)的熔点比第一载体树脂层的熔点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包括色母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母粒本体(1)为分散有有机着色剂和助剂的第一载体树脂层,所述的色母粒本体(1)中均匀分散有着色微球(2),各着色微球(2)均由处于中央的交联剂层(21)和包裹在交联剂层(21)外侧的第二载体树脂层(22)组成,该第二载体树脂层(22)的熔点比第一载体树脂层的熔点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微球(2)的粒径为0.2-0.3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微球(2)的粒径为0.2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着色微球(2)中,交联剂层(21)与着色微球(2)的体积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铠张洪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珠力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