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310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研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色母粒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塑料加工过程中,通过添加色母粒,从而起到美化

装饰

便于识别

提高耐候性

提高力学性能

改进光学性能等作用

采用色母粒着色时,颜料经过预处理并均匀分散于载体树脂中,大大提高了颜料的分散性能和着色效率,具有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

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色母粒着色是现今最普遍采用的塑料着色法,色母粒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着色剂

载体和分散剂,通过高速混练机混炼后,破碎

挤出拉成粒,色母粒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具有浓度高

分散性好

清洁等显著优点

[0003]但是,目前的色母粒不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能,容易导致色母粒感染上病菌造成安全问题,并且,目前现有技术中制备的色母粒的结构不够稳定,导致色母粒的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研磨装置

配比混料装置和挤出造粒装置,所述原料研磨装置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左端设有研磨腔,所述第一机架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研磨腔的上端,所述所述第一机架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研磨腔的下端;
[0007]所述配比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的上端设有若干第一进料斗,所述第一进料斗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料斗内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料斗内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混料罐的上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下端设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桨,所述混料罐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管;
[0008]所述挤出造粒装置包括挤出机,所述挤出机的左端设有第二入料斗,所述第二入料斗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管相连接,所述挤出机内设有螺旋搅拌叶,所述挤出机的左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螺旋搅拌叶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挤出机的右侧下端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内设有制条模具,所述挤出机的外侧设有第一加热套

[0009]进一步地,所述研磨腔包括导料区

搅拌区

破碎区和研磨区,所述导料区

搅拌区

破碎区和研磨区依次自上而下设置,所述研磨区内设有研磨球,所述研磨球与所述研磨区相匹配,所述研磨球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上端设有第一挡料柱,所述第一挡料柱与所述破碎区的下端相对应,所述第一挡料柱的上端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上分布有若干第一破碎刀,所述破碎区的上端设有若干第二破碎刀,所述第一
破碎刀与所述第二破碎刀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上端设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上设有若干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搅拌区相对应,所述第三连接柱的上端设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上设有若干导板,所述导板与所述导料区相匹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板上设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设置在所述导板的转动方向的前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柱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的上端,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机架的右端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穿过所述安装腔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上端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末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混料罐的内壁相对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研磨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原料研磨装置分别为载体研磨装置

色料研磨装置和配料研磨装置

[0014]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
S1
:载体研磨,载体由聚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酯和丙烯腈按配比混合后制得,且混合载体与水按照质量比为7:3混合后放入载体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
30

45min

[0016]步骤
S2
:色料研磨,色料为酞菁颜料粉,色料与水按照质量比为7:3混合后放入色料研磨装置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
20

30min

[0017]步骤
S3
:配料研磨,配料由铜基
MOF
粉末

分散剂

阻燃剂

抗静电剂和增塑剂按配比混合后制得,且混合配料与水按照质量比为5:2混合后放入配料研磨装置中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
38

45min

[0018]步骤
S4
:混合配料,将分别由步骤
S1
~3中所得到的载体

色料

配料按照质量比为7:1:2放入混料罐内进行搅拌混合,搅拌使用为
10

30min

[0019]步骤
S5
:挤出造粒,将由步骤
S4
中所得到的混料放入挤出机中进行加热挤出,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造粒得到抗菌抗病毒色母粒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原料研磨装置

配比混料装置和挤出造粒装置的依次处理,实现对原料的研磨

混料和挤出造粒,完成抗菌抗病毒色母粒的制备,结构简单且高效,色母粒的制备效率和品质也高;通过铜基
MOF
粉末材料的加入,不仅可以为色母粒增加特定横向或垂直结构的薄膜,能增加色母粒的稳定性,还能缓慢地释放金属离子或粘附作用实现接触杀菌,为色母粒提供了抗菌抗病菌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原料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配比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挤出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研磨装置
(100)、
配比混料装置
(200)
和挤出造粒装置
(300)
,所述原料研磨装置
(100)
包括第一机架
(110)
,所述第一机架
(110)
的左端设有研磨腔,所述第一机架
(110)
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研磨腔的上端,所述所述第一机架
(110)
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研磨腔的下端;所述配比混料装置
(200)
包括混料罐
(210)
,所述混料罐
(210)
的上端设有若干第一进料斗,所述第一进料斗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料斗内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料斗内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混料罐
(210)
的上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
(220)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
(220)
的下端设有第一搅拌轴
(230)
,所述第一搅拌轴
(230)
上设有若干搅拌桨
(231)
,所述混料罐
(210)
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管
(212)
;所述挤出造粒装置
(300)
包括挤出机
(310)
,所述挤出机
(310)
的左端设有第二入料斗,所述第二入料斗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管
(212)
相连接,所述挤出机
(310)
内设有螺旋搅拌叶
(330)
,所述挤出机
(310)
的左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
(320)
,所述螺旋搅拌叶
(330)
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
(320)
相连接,所述挤出机
(310)
的右侧下端设有第二出料口
(312)
,所述第二出料口
(312)
内设有制条模具
(350)
,所述挤出机
(310)
的外侧设有第一加热套
(34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病毒色母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包括导料区
(124)、
搅拌区
(123)、
破碎区
(122)
和研磨区
(121)
,所述导料区
(124)、
搅拌区
(123)、
破碎区
(122)
和研磨区
(121)
依次自上而下设置,所述研磨区
(121)
内设有研磨球
(140)
,所述研磨球
(140)
与所述研磨区
(121)
相匹配,所述研磨球
(140)
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柱
(141)
,所述第一连接柱
(141)
的上端设有第一挡料柱
(142)
,所述第一挡料柱
(142)
与所述破碎区
(122)
的下端相对应,所述第一挡料柱
(142)
的上端设有第二连接柱
(150)
,所述第二连接柱
(150)
上分布有若干第一破碎刀
(151)
,所述破碎区
(122)
的上端设有若干第二破碎刀
(152)
,所述第一破碎刀
(151)
与所述第二破碎刀
(152)
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柱
(150)
的上端设有第三连接柱
(160)
,所述第三连接柱
(160)
上设有若干推板
(161)
,所述推板
(161)
与所述搅拌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为俞铠张洪邓尚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珠力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