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36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依次相通连接的隔油均和池、气浮池、菌液池和旋混反应器;所述气浮池、菌液池和旋混反应器分别通过自动开关与加药设备连接,所述菌液池通过自动开关连接有曝气设备,所述菌液池和旋混反应器内分别连接有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各个所述自动开关、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

A biochemical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焦化企业污水处理的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蒸氨废水生化处理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焦化企业污水处理多为人工控制处理,且工艺不完善,现场无检测元件,污水指标主要是取样到化验室检测,然后根据指标是否超标情况调整加药量。这样的控制方法存在如下弊端:①不能及时控制污水达标排放。②人工投入较大,污水处理成本较高。③不利于企业建设绿色工厂。④给企业环保增加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以完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自动化程度。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依次相通连接的隔油均和池、气浮池、菌液池和旋混反应器;所述气浮池、菌液池和旋混反应器分别通过自动开关与加药设备连接,所述菌液池通过自动开关连接有曝气设备,所述菌液池和旋混反应器内分别连接有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各个所述自动开关、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器包括酸碱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器包括COD检测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氨氮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加药设备包括与所述气浮池连接的第一加药装置、与所述菌液池连接的第二加药装置和第三加药装置、与所述旋混反应器连接的第四加药装置,所述第一加药装置装有聚合氯化铝,所述第二加药装置装有碳酸钠,所述第三加药装置装有磷酸二氢钠,所述第四加药装置装有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药装置/第二加药装置/第三加药装置/第四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桶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旋转连接于加药桶内,所述加药桶设置有加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加料管设置于加药桶的上部,所述出料管设置于加药桶的最底端。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的下端设置有螺旋供料叶片,所述螺旋供料叶片伸至出料管内部,所述搅拌杆的上部连接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与加药桶内壁顶压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刮料板的两侧面为向内侧倾斜的斜面。进一步的,所述刮料板与加药桶内壁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污水经过隔油均和池初步的完成水油分离,经过添加有聚合氯化铝的气浮池后使污水中悬浮物的分离速度大大加快,通过菌液池能够分解污水中蒸氨废液,最后通过旋混反应器进一步降解污水中的废物,污水净化程度好,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程序原理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加药装置/第二加药装置/第三加药装置/第四加药装置的结构剖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4所述的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依次相通连接的隔油均和池1、气浮池2、菌液池3和旋混反应器4;所述气浮池2、菌液池3和旋混反应器4与加药设备之间的管路上均连接有自动开关11,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开关11为电磁阀,共有5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加药装置6与气浮池之间的通路上、曝气装备7与菌液池3之间的通路上,第二加药装置8与菌液池3之间的通路上,第三加药装置9与菌液池菌液池之间的通路上;电磁阀的通断通过控制单元12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单元12采用三菱FX1S-30MP型PLC,该类型的PLC具有16个输入接口(X0~X7、X10~X17)和14个输出接口(Y0~Y7、Y10~Y15),每个电磁阀均与其中的一个输出接口连接,输出接口的数量完全能满足实施本技术,所述曝气装备7采用曝气机。所述第一检测器13包括酸碱度传感器13.1和液位传感器13.2;所述第二检测器14包括COD检测传感器14.1、溶解氧传感器14.2和氨氮传感器14.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酸碱度传感器13.1采用T255型酸碱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采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所述COD检测传感器采用H550-B型、所述溶解氧传感器采用WQ-FD0型。综上,所述控制单元即PLC的输入接口由手动控制按钮、自动控制按钮、酸碱度传感器13.1、液位传感器13.2、COD检测传感器14.1、溶解氧传感器14.2、氨氮传感器14.3和五个手动控制电磁阀按钮分别接入PLC的输入接口,并配合;其中利用手动控制按钮和自动控制按钮控制转移指令,当摁下手动控制按钮时,X400常开点闭合,CJP700转移条件成立,跳过自动工作程序,转而执行手动工作程序,通过四个手动控制电磁阀按钮控制四个电磁阀的通断,如附图2所示。所述加药设备包括与所述气浮池2连接的第一加药装置6、与所述菌液池3连接的第二加药装置8和第三加药装置9、与所述旋混反应器4连接的第四加药装置10,所述第一加药装置6装有聚合氯化铝,所述第二加药装置8装有碳酸钠,所述第三加药装置9装有磷酸二氢钠,所述第四加药装置10装有大孔吸附树脂。所述第一加药装置6/第二加药装置8/第三加药装置9/第四加药装置10包括加药桶15和搅拌杆16;所述搅拌杆16旋转连接于加药桶15内,所述加药桶15设置有加料管15.1和出料管15.2,所述加料管15.1设置于加药桶15的上部,所述出料管15.2设置于加药桶15的最底端。所述搅拌杆16的下端设置有螺旋供料叶片16.1,所述螺旋供料叶片16.1伸至出料管15.2内部,完成供料;为了防止加药桶内药品粘连在加药桶的内壁上,在所述搅拌杆16的上部连接有刮料板16.2,所述刮料板16.2与加药桶15内壁顶压接触。所述刮料板16.2的两侧面为向内侧倾斜的斜面。所述刮料板16.2与加药桶内壁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16.3,以提高其刮料效果,所述凸起16.3是沿刮料板16.2竖直方向延伸的。所述搅拌杆16通过电机驱动,在打开相应通路的电磁阀同时启动相应通路的电机;同时PLC上设置有电机手动控制按钮,接入PLC的输入接口。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通连接的隔油均和池(1)、气浮池(2)、菌液池(3)和旋混反应器(4);所述气浮池(2)、菌液池(3)和旋混反应器(4)分别通过自动开关(11)与加药设备连接,所述菌液池(3)通过自动开关(11)连接有曝气设备(7),所述菌液池(3)和旋混反应器(4)内分别连接有第一检测器(13)和第二检测器(14);各个所述自动开关(11)、第一检测器(13)和第二检测器(14)均与控制单元(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通连接的隔油均和池(1)、气浮池(2)、菌液池(3)和旋混反应器(4);所述气浮池(2)、菌液池(3)和旋混反应器(4)分别通过自动开关(11)与加药设备连接,所述菌液池(3)通过自动开关(11)连接有曝气设备(7),所述菌液池(3)和旋混反应器(4)内分别连接有第一检测器(13)和第二检测器(14);各个所述自动开关(11)、第一检测器(13)和第二检测器(14)均与控制单元(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器(13)包括酸碱度传感器(13.1)和液位传感器(13.2);所述第二检测器(14)包括COD检测传感器(14.1)、溶解氧传感器(14.2)和氨氮传感器(1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设备包括与所述气浮池(2)连接的第一加药装置(6)、与所述菌液池(3)连接的第二加药装置(8)和第三加药装置(9)、与所述旋混反应器(4)连接的第四加药装置(10),所述第一加药装置(6)装有聚合氯化铝,所述第二加药装置(8)装有碳酸钠,所述第三加药装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善勇毛志民王小明裴健宇黄发亮兰鹏兵殷雪渊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