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36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沉淀池、进水管、出水管、防堵装置、布水管、箱体、排水口、水生植物、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通过出水管上设置防堵装置,解决了污水的杂质易堵塞格栅和管道,使得水流不通,且不便进行清堵的问题,污水进入到出水管内,接着流进第一连接口,进入到壳体内,污水以及杂物依次穿过壳体内第一滤框、第二滤框和第三滤框,进行层层过滤,通过第二连接口进入到布水管,可抓住把手将壳盖取下,然后将第一滤框、第二滤框和第三滤框取出进行跟换,达到防堵成本低,使用简捷,便于更换的有益效果。

An efficient ecological treatment device for domestic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类似沼泽地的地面,在一定长宽比及地面坡度的洼地上由土壤、沙、石等混合成的填料床并在床体上种植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美观的植物及在水中、填料中生存的动物、微生物所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利用土壤-湿生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经过物理、化学、生物学、光学等综合作用,对水中的水肥资源加以回收利用,起到污水的净化功效,属于污水生态处理方法,人工湿地通过简单的格栅过滤或复杂的反冲洗进行防堵,随着污水处理的不断改善,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污水的杂质易堵塞格栅和管道,使得水流不通,且不便进行清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解决了污水的杂质易堵塞格栅和管道,使得水流不通,且不便进行清堵的问题,达到了防堵成本低,使用简捷,便于更换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进水管、出水管、防堵装置、布水管、箱体、排水口、水生植物、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所述进水管右端与沉淀池左端上侧垂直粘接,所述进水管左端与沉淀池右端中部螺栓连接垂直粘接,所述出水管右端与防堵装置左端螺栓连接,所述布水管左端与防堵装置右端螺栓连接,所述布水管左端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排水口设置在箱体右端上侧,所述水生植物设置在箱体内部上端,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在箱体内部中端,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在箱体内部底端,所述布水管右端设置在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之间,所述防堵装置由壳体、壳盖、把手、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一滤框、第二滤框和第三滤框组成,所述壳体内部上端与具有遮挡作用的壳盖下端垂直插接,所述把手下端与壳盖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右端与壳体左端垂直焊接,所述第一连接口左端与出水管右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左端与壳体右端垂直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口右端与布水管左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滤框、第二滤框和第三滤框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第二滤框左端与具有粗过滤的第一滤框右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滤框左端与具有精过滤的第二滤框右端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布水管左端为直管,右端由树枝状支管组成,且布水管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占据箱体内部体积的三分之二。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层,且橡胶层上刻有防滑花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口的通道面积是第二连接口的三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框、第二滤框和第三滤框的网孔大小呈递减模式,第一滤框最大,第三滤框最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框、第二滤框和第三滤框三者均为左端开口,右端闭合,且闭合处和四周上设置有网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料层为土壤结合新型陶粒与煤渣复合填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填料层为砾石与火山岩复合填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框材质为铝合金。(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污水的杂质易堵塞格栅和管道,使得水流不通,且不便进行清堵的问题,通过出水管上设置防堵装置,解决了污水的杂质易堵塞格栅和管道,使得水流不通,且不便进行清堵的问题,污水进入到出水管内,接着流进第一连接口,进入到壳体内,污水以及杂物依次穿过壳体内第一滤框、第二滤框和第三滤框,进行层层过滤,通过第二连接口进入到布水管,可抓住把手将壳盖取下,然后将第一滤框、第二滤框和第三滤框取出进行跟换,达到防堵成本低,使用简捷,便于更换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防堵装置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沉淀池-1、进水管-2、出水管-3、防堵装置-4、布水管-5、箱体-6、排水口-7、水生植物-8、第一填料层-9、第二填料层-10、壳体-41、壳盖-42、把手-43、第一连接口-44、第二连接口-45、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第三滤框-4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1、进水管2、出水管3、防堵装置4、布水管5、箱体6、排水口7、水生植物8、第一填料层9和第二填料层10,进水管2右端与沉淀池1左端上侧垂直粘接,进水管2左端与沉淀池1右端中部螺栓连接垂直粘接,出水管3右端与防堵装置4左端螺栓连接,布水管5左端与防堵装置4右端螺栓连接,布水管5左端设置在箱体6内部,排水口7设置在箱体6右端上侧,水生植物8设置在箱体6内部上端,第一填料层9设置在箱体6内部中端,第二填料层10设置在箱体6内部底端,布水管5右端设置在第一填料层9和第二填料层10之间,防堵装置4由壳体41、壳盖42、把手43、第一连接口44、第二连接口45、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和第三滤框48组成,壳体41内部上端与具有遮挡作用的壳盖42下端垂直插接,把手43下端与壳盖42顶端中部螺栓连接,第一连接口44右端与壳体41左端垂直焊接,第一连接口44左端与出水管3右端螺栓连接,第二连接口45左端与壳体41右端垂直焊接,第二连接口45右端与布水管5左端螺栓连接,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和第三滤框48均设置在壳体41内部,第二滤框47左端与具有粗过滤的第一滤框46右端螺纹连接,第三滤框48左端与具有精过滤的第二滤框47右端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布水管5左端为直管,右端由树枝状支管组成,且布水管5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便于污水流进第一填料层9和第二填料层10内。其中,所述第一填料层9和第二填料层10占据箱体6内部体积的三分之二,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其中,所述把手43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层,且橡胶层上刻有防滑花纹,能有效的增加与手部的摩擦力,便于抓取把手4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口44的通道面积是第二连接口45的三倍,便于带有杂质的污水流进壳体41,并从第二连接口45流出。其中,所述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和第三滤框48的网孔大小呈递减模式,第一滤框46最大,第三滤框48最小,能有效的进行层层过滤,去除杂质,防止布水管5堵塞。其中,所述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和第三滤框48三者均为左端开口,右端闭合,且闭合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1)、进水管(2)、出水管(3)、布水管(5)、箱体(6)、排水口(7)、水生植物(8)、第一填料层(9)和第二填料层(10),所述进水管(2)右端与沉淀池(1)左端上侧垂直粘接,所述进水管(2)左端与沉淀池(1)右端中部螺栓连接垂直粘接,所述出水管(3)右端与防堵装置(4)左端螺栓连接,所述布水管(5)左端与防堵装置(4)右端螺栓连接,所述布水管(5)左端设置在箱体(6)内部,所述排水口(7)设置在箱体(6)右端上侧,所述水生植物(8)设置在箱体(6)内部上端,所述第一填料层(9)设置在箱体(6)内部中端,所述第二填料层(10)设置在箱体(6)内部底端,所述布水管(5)右端设置在第一填料层(9)和第二填料层(10)之间;/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堵装置(4),所述防堵装置(4)由壳体(41)、壳盖(42)、把手(43)、第一连接口(44)、第二连接口(45)、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和第三滤框(48)组成,所述壳体(41)内部上端与具有遮挡作用的壳盖(42)下端垂直插接,所述把手(43)下端与壳盖(42)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44)右端与壳体(41)左端垂直焊接,所述第一连接口(44)左端与出水管(3)右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45)左端与壳体(41)右端垂直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口(45)右端与布水管(5)左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和第三滤框(48)均设置在壳体(41)内部,所述第二滤框(47)左端与具有粗过滤的第一滤框(46)右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滤框(48)左端与具有精过滤的第二滤框(47)右端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1)、进水管(2)、出水管(3)、布水管(5)、箱体(6)、排水口(7)、水生植物(8)、第一填料层(9)和第二填料层(10),所述进水管(2)右端与沉淀池(1)左端上侧垂直粘接,所述进水管(2)左端与沉淀池(1)右端中部螺栓连接垂直粘接,所述出水管(3)右端与防堵装置(4)左端螺栓连接,所述布水管(5)左端与防堵装置(4)右端螺栓连接,所述布水管(5)左端设置在箱体(6)内部,所述排水口(7)设置在箱体(6)右端上侧,所述水生植物(8)设置在箱体(6)内部上端,所述第一填料层(9)设置在箱体(6)内部中端,所述第二填料层(10)设置在箱体(6)内部底端,所述布水管(5)右端设置在第一填料层(9)和第二填料层(10)之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堵装置(4),所述防堵装置(4)由壳体(41)、壳盖(42)、把手(43)、第一连接口(44)、第二连接口(45)、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和第三滤框(48)组成,所述壳体(41)内部上端与具有遮挡作用的壳盖(42)下端垂直插接,所述把手(43)下端与壳盖(42)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44)右端与壳体(41)左端垂直焊接,所述第一连接口(44)左端与出水管(3)右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45)左端与壳体(41)右端垂直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口(45)右端与布水管(5)左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滤框(46)、第二滤框(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华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上善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