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18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37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相对两侧面的输送装置和通过两输送装置输送物料的上料平台,上料平台下方设置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固定有推动上料平台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机架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柱,上料平台下方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柱嵌套连接的第二导柱,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带、设置于第一输送带下方的第二输送带和驱动两第二输送带运动的第二电机;实现了偏光片的机械化循环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

A circulating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片状物料上料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片状物料例如偏光片、偏振片,超薄的眼镜片、层状复合片等,由于厚度较薄、体积较大,而且硬度较软,难以直接采用夹持或机械手抓取的方式进行上料,其上料方式均可以采用吸嘴的方式进行上料,片状物料在生产过程中,进入各个工序之前,当采用人工上料时,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上料速度慢,影响偏光片的加工效率。因此采用机械化的上料方式应运而生,传统往往采用将片状物料放置于单个固定的上料平台上,通过吸嘴的上下运动,以吸取片状物料,当该单个上料平台上的片状物料被吸取完后,暂停机器,更换另一个载有片状物料的上料平台或者向现有上料平台上添加片状物料,然后启动机器,继续进行偏光片的上料,该种方式虽然解决了部分人工上料,但是还是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完成一系列的偏光片上料,上料速度相对还是比较慢,最终使得偏光片的成本仍然较高,因此不需要人工参与的循环上料成为解决上述缺陷的一个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循环上料装置,实现了偏光片的机械化循环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相对两侧面的输送装置和通过两输送装置输送物料的上料平台,上料平台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上料平台的第二固定板和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固定有推动上料平台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固定板的底面上;机架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柱,第二固定板下方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柱嵌套连接的第二导柱。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带、设置于第一输送带下方的第二输送带和驱动两第二输送带运动的第二电机,机架上设置有分别驱动两第一输送带运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分别设置于两第一输送带的相对外侧。进一步地,两推动气缸分别设置于两第一输送带的相对外侧,在与两推动气缸的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同侧推动气缸的伸缩方向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一导轨和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块,第一导轨轴向与推动气缸的输出方向平行,第一导向块与第一输送带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输送带的轴向两端的下方,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的第四电机和一端与第四电机输出端连接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另一端套设有顶出块,所述顶升机构通过顶出块与上料平台外底面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为丝杠,丝杠的一端与第四电机输出端通过皮带驱动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通过顶出块与上料平台外底面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二皮带轮和一端与第二皮带轮转动连接的丝杠,丝杠另一端通过顶出块与上料平台外底面的连接,第四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以带动丝杠转动。进一步地,丝杠外表面套设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轴向连接并一体成型,第二轴套与第二皮带轮的轴向一端面接触,第一轴套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凸块与第二皮带轮上开设的第一凹槽匹配,丝杠通过凸块与第一凹槽的配合实现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上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第二输送带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上料平台运动到位的第一位置传感器,推动气缸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输送带运动到位的第二位置传感器。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上还设置有保护桩,保护桩在靠近上料平台的端部套设有橡胶套;上料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磁吸块,多个磁吸块形成用于放置偏光片的第一空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上料装置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循环上料装置,实现了物料的机械化循环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通过磁吸块固定物料,避免了吸盘在对物料吸取的过程中,造成物料位置变化较大,使得吸盘不易吸取物料的缺陷;导向机构的设置,避免了推动气缸在推动第一输送带时,造成第一输送带运动时发生结构偏差的缺陷;顶升机构上设置的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使得顶升机构在一定的位置范围内转动,使得上料平台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运动,避免了上料平台被过量顶升或过量下降,造成物料难以上料的缺陷;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的嵌套连接,避免了由于上料平台运行不稳所出现倾斜、甚至掉落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循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组件与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顶升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输送装置,3-上料平台,4-第一固定板,5-电机组件,6-第二固定板,21-第一输送带,22-第二输送带,23-推动气缸,24-第一导轨,25-第一导向块,26-第一电机,31-磁吸块,41-第一导柱,42-第二导柱,43-保护桩,51-第四电机,52-第四电机固定板,53-第一皮带轮,54-第二皮带轮,55-顶出块,56-丝杠,561-第一轴套,562-第二轴套,563-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中在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于机架1相对两侧面的输送装置2和通过两输送装置2输送物料的上料平台3,上料平台3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上料平台3的第二固定板6和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上固定有推动上料平台3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5,电机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固定板6的底面上;机架1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2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23,第一固定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柱41,第二固定板6下方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柱41嵌套连接的第二导柱42。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上料平台3,上料平台3通过输送装置2而运动,实现上料平台3的循环上料,当载有片状物料的上料平台3运动到上料处时,推动气缸23工作,增大两输送装置2之间的距离,电机组件5运转,将上料平台3顶起,以实现上料,当上料平台3中载有的片状物料被处理完后,电机组件5反转,使得上料平台3降下,下一个载有片状物料的上料平台3被另一电机组件5顶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于机架(1)相对两侧面的输送装置(2)和设置于两输送装置(2)上的上料平台(3),其特征在于,上料平台(3)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上料平台(3)的第二固定板(6)和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上固定有推动上料平台(3)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5),电机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固定板(6)的底面上;/n机架(1)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2)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23),第一固定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柱(41),第二固定板(6)下方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柱(41)嵌套连接的第二导柱(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于机架(1)相对两侧面的输送装置(2)和设置于两输送装置(2)上的上料平台(3),其特征在于,上料平台(3)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上料平台(3)的第二固定板(6)和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上固定有推动上料平台(3)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5),电机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固定板(6)的底面上;
机架(1)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2)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23),第一固定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柱(41),第二固定板(6)下方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柱(41)嵌套连接的第二导柱(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带(21)、设置于第一输送带(21)下方的第二输送带(22)和驱动两第二输送带(22)运动的第二电机,机架(1)上设置有分别驱动两第一输送带(21)运动的第一电机(26),第一电机(26)分别设置于两第一输送带(21)的相对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推动气缸(23)分别设置于两第一输送带(21)的相对外侧,在与两推动气缸(23)的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同侧推动气缸(23)的伸缩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一导轨(24)和与第一导轨(24)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块(25),第一导轨(24)轴向与推动气缸(23)的输出方向平行,第一导向块(25)与第一输送带(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5)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输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诚严静波王勇曾兵兵任涛涛程岩徐琼吴群策廖延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利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