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管道结构及烟尘净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14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尘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风管道结构及其烟尘净化机,包括机箱和进风管,进风管与机箱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进风管的管口伸出机箱,机箱内侧面与进风管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机箱内侧面配合形成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挡板将进入进风管的烟尘分层,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烟尘净化机,包括机箱、滤筒风机和上述进风管道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理效率高,可有效的清理烟尘。

A structure of air inlet pipe and dust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风管道结构及烟尘净化机
本技术涉及烟尘净化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进风管道结构及烟尘净化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除尘
,烟尘净化机及其系统专注于净化受焊接、切割、打磨等烟尘污染的工作环境,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并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烟尘净化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烟尘净化机的进风管道处没有设置预分离结构,而导致大颗粒粉尘垃圾和飞溅的火花直接损伤滤筒,进而使其无法有效分离细小粉尘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再比如:烟尘净化机滤筒和清灰结构设计不够合理,落入滤筒的粉尘较难清理,导致净化效果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810228957.X,公开了一种工业烟尘吸收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烟尘净化机构和抽风机,所述壳体包括三个独立的净化室、风道室和抽风室,所述净化室顶部与风道室连通,所述风道室顶部设置有进烟口,所述净化室底部设置有集尘盒,所述烟尘净化机构的底部与所述集尘盒内部连通,所述烟尘净化机构内部通过侧壁上的微型过滤孔与净化室连通,所述烟尘净化机构顶部设置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贯穿净化室顶部且经过风道室连接在所述进烟口上,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抽风室内且进气口与风道室连通,所述抽风室底部设置有排风口,其结构复杂,进烟口也没有设置烟尘的预处理,处理效率低。为了弥补上述不足,给本
工作人员带来更为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本案专利技术人结合自身经验研发了一种进风管道结构,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进风管道结构的烟尘净化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进风管道结构,其可以有效阻挡进入进风口的大颗粒烟尘和火花,保证滤筒的有效工作,还提供了一种烟尘净化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理效率高,可有效的清理烟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风管道结构,包括机箱和进风管,进风管与机箱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进风管的管口伸出机箱,机箱内侧面与进风管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机箱内侧面配合形成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挡板背离进风管一侧设有一个V型凹槽。一种烟尘净化机,包括机箱和进风管,进风管与机箱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进风管的管口伸出机箱,机箱内侧面与进风管对应的位置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机箱内侧面配合形成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还包括滤筒和风机,滤筒装设于机箱内,滤筒上方间隔设有第一安装隔板和第二安装隔板,第一安装隔板和第二安装隔板分别与机箱连接,风机安装于第二安装隔板背离滤筒一面。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挡板背离进风管一侧设有一个V型凹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滤筒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滤筒分别纵向设置于机箱内。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第一安装隔板对应若干滤筒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清灰机构,清灰机构设置于第一安装隔板与第二安装隔板之间、且与第一安装隔板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滤筒下方设有集尘抽屉,集尘抽屉与机箱活动式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第二安装隔板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机箱上还设有出风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进风管道结构,在机箱内侧面对应进风管处设有挡板,挡板将进入进风管的烟尘分层,比较重的烟尘直接沉积下去,比较轻的烟尘由挡板上方进入内部,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2、本技术的烟尘净化机,在机箱内侧面对应进风管处设有挡板,其可以有效将进入进风管的烟尘分层,利于滤筒的过滤效率,同时在滤筒上方设置了安装板,防止未经过滤的细小粉尘直接经出风管排出,在滤筒的下方设置了集尘抽屉,清理烟尘更为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理效率高,可有效的清理烟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进风管和挡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进风管和挡板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烟尘净化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烟尘净化机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箱、2.进风管、3.挡板、31.第一通风口、32.第二通风口、33.V型凹槽、4.滤筒、5.风机、6.出风管、7.第一安装隔板、71.通孔、8.清灰机构、9.集尘抽屉、10.第二安装隔板、11.圆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4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进风管和挡板结构示意图、进风管和挡板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烟尘净化机结构示意图和烟尘净化机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进风管2道结构,包括机箱1和进风管2,进风管2与机箱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进风管2的管口伸出机箱1,机箱1内侧面与进风管2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3,挡板3与机箱1内侧面配合形成第一通风口31和第二通风口32,在机箱1内侧面对应进风管2处设有挡板3,挡板3将进入进风管2的烟尘分层,比较重的烟尘经第二通风口32直接沉积下去,比较轻的烟尘由挡板3上方第一通风口31进入内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挡板3背离进风管2一侧设有一个V型凹槽33,这样的设置,可以形成敞口的第一通风口31和第二通风口32,利于烟尘分层,进而提高过滤效果。一种烟尘净化机,包括机箱1和进风管2,进风管2与机箱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进风管2的管口伸出机箱1,机箱1内侧面与进风管2对应的位置连接有挡板3,挡板3与机箱1内侧面配合形成第一通风口31和第二通风口32,还包括滤筒4和风机5,滤筒4装设于机箱1内,滤筒4上方间隔设有第一安装隔板7和第二安装隔板10,第一安装隔板7和第二安装隔板10分别与机箱1连接,风机5安装于第二安装隔板10背离滤筒4一面,在机箱1内侧面对应进风管2处设有挡板3,其可以有效将进入进风管2的烟尘分层,利于滤筒4的过滤效率。滤筒4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滤筒4分别纵向设置于机箱1内,设置多个滤筒4,可以提升过滤能力,另外纵向设置,方便过滤,同时也方便对滤筒4集尘的清理。在若干滤筒4上方设有第一安装隔板7,第一安装隔板7与机箱1固定连接,第一安装隔板7对应若干滤筒4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71,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未经过滤的细小粉尘直接经出风管6排出,可以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还包括清灰机构8,清灰机构8设置于第一安装隔板7与第二安装隔板10之间、且与第一安装隔板7连接,清灰机构8可以有效清理滤筒4,有效解决因滤筒4沉积过多烟尘而降低,过滤效率。滤筒4下方设有一个集尘抽屉9,集尘抽屉9与机箱1活动式连接,这样的设置,方便清理。第二安装隔板10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11,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机箱上还设有出风管6,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方便净化后的气体排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风管道结构,包括机箱和进风管,进风管与机箱固定连接,且进风管的管口伸出机箱,其特征在于:机箱内侧面与进风管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机箱内侧面配合形成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挡板背离进风管一侧设有一个V型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管道结构,包括机箱和进风管,进风管与机箱固定连接,且进风管的管口伸出机箱,其特征在于:机箱内侧面与进风管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机箱内侧面配合形成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挡板背离进风管一侧设有一个V型凹槽。


2.一种烟尘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管结构,还包括滤筒和风机,滤筒装设于机箱内,滤筒上方间隔设有第一安装隔板和第二安装隔板,第一安装隔板和第二安装隔板分别与机箱连接,风机安装于第二安装隔板背离滤筒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尘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滤筒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滤筒分别纵向设置于机箱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执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