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14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呈三明治结构,织造过滤面层复合在织造过滤内层的两面;织造过滤面层通过过滤包芯纱作为经、纬纱,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过滤包芯纱包括芯纤维束和包缠纤维层;织造过滤内层由碳纤维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碳纤维纱线由多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之间通过细旦锦纶丝缝合进行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织造结构,滤阻小,结构强度好,耐压性能好,过滤效率高,便于清理,能够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A kind of filter fabric with weav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
技术介绍
2013年以来环境问题倍受瞩目,焦点集中在城市水资源污染问题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治理城市河流污染,还城市地下水以清洁的工作迫在眉睫。其实水污染的问题一直存在,水处理的工作也一刻不曾停歇。现有的水过滤设备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过滤滤芯材料的好坏。现有的过滤滤芯除了活性炭吸附材料外,多采用过滤滤布配合实现过滤效果。传统过滤滤布多采用非织造结构,如无纺布或熔喷非织造布,具有滤阻大的缺点,若要维持较小压降,则会牺牲过滤效率,若要实现较高的过滤效率,往往需要增厚或混合超细纤维,致使压降显著提高,此外非织造滤布机械性能较差,清理困难,需要频繁更换,最终导致使用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采用三层复合结构,通过平纹结构的织造过滤内层和经山形斜纹结构的织造过滤面层协同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非织造结构滤布滤阻大,过滤效率低,机械性能较差,清理困难,需要频繁更换,使用成本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所述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呈三明治结构,所述织造过滤面层复合在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的两面;所述织造过滤面层通过过滤包芯纱作为经、纬纱,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过滤包芯纱包括芯纤维束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纤维束由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并股而成;所述包缠纤维层由丙纶短纤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纤维束外形成;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由碳纤维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碳纤维纱线由多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所述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之间通过细旦锦纶丝缝合进行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织造过滤面层的经密为280-300根/10cm;所述织造过滤面层的纬密为65-80根/10c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包芯纱为16.8-21.6tex。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的径向截面为三角形、三叶形、六叶形中的一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纤维束呈无加捻的直芯结构。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纱线由500-1200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单丝的直径为5-8μm。优选的,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的经密为420-460根/10cm,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的纬密为380-425根/10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三层复合结构,织造过滤面层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结构稳定性好,抗拉伸性能好,颗粒截留效果好,较平纹组织,孔隙堵塞少,过滤效率高,滤饼剥离性好,能够适应高压过滤作业环境;织造过滤面层采用过滤包芯纱,丙纶短纤形成包缠纤维层,纱线表面光滑不吸湿,过滤性能稳定,过滤精度好,耐腐蚀性能好,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形成芯纤维束,导湿性能好,能够有效提高过滤效率;织造过滤内层采用平纹组织进行编织,结构强度好,孔隙稳定性好,过滤精度高,由于经过织造过滤面层的过滤,织造过滤内层不易堵塞,同时能够对织造过滤面层进行支撑,避免织造过滤面层出现变形,碳纤维纱线采用超细的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抗拉伸强度高,能够有效提高过滤精度,使用效果好。本技术采用织造结构,滤阻小,结构强度好,耐压性能好,过滤效率高,便于清理,能够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织造过滤内层2.织造过滤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结合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用于水过滤作业,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织造过滤内层1和织造过滤面层2。织造过滤内层1和织造过滤面层2呈三明治结构,织造过滤面层2复合在织造过滤内层1的两面。织造过滤面层2通过过滤包芯纱作为经、纬纱,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过滤包芯纱包括芯纤维束和包缠纤维层。芯纤维束由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并股而成。包缠纤维层由丙纶短纤螺旋包缠在芯纤维束外形成。过滤包芯纱可以采用静电纺或涡流纺工艺纺纱而成,最好采用涡流纺工艺纺纱而成,毛羽少,纱线细度稳定性好。织造过滤内层1由碳纤维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碳纤维纱线由多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碳纤维纱线可以由500-1200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碳纤维单丝的直径为5-8μm。织造过滤内层1和织造过滤面层2之间通过细旦锦纶丝缝合进行复合。织造过滤面层2和织造过滤内层1采用梯度过滤,织造过滤面层2过滤精度较织造过滤内层1小,优选的,织造过滤面层2的经密为280-300根/10cm;织造过滤面层2的纬密为65-80根/10cm。织造过滤内层1的经密为420-460根/10cm,织造过滤内层1的纬密为380-425根/10cm。为了使织造过滤面层2具有适中的过滤效果,过滤包芯纱为16.8-21.6tex。为了保证过滤包芯纱的导湿性能,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的径向截面为三角形、三叶形、六叶形中的一种。芯纤维束呈无加捻的直芯结构。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三层复合结构,织造过滤面层2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结构稳定性好,抗拉伸性能好,颗粒截留效果好,较平纹组织,孔隙堵塞少,过滤效率高,滤饼剥离性好,能够适应高压过滤作业环境;织造过滤面层2采用过滤包芯纱,丙纶短纤形成包缠纤维层,纱线表面光滑不吸湿,过滤性能稳定,过滤精度好,耐腐蚀性能好,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形成芯纤维束,导湿性能好,能够有效提高过滤效率;织造过滤内层1采用平纹组织进行编织,结构强度好,孔隙稳定性好,过滤精度高,由于经过织造过滤面层2的过滤,织造过滤内层1不易堵塞,同时能够对织造过滤面层2进行支撑,避免织造过滤面层2出现变形,碳纤维纱线采用超细的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抗拉伸强度高,能够有效提高过滤精度,使用效果好。本技术采用织造结构,滤阻小,结构强度好,耐压性能好,过滤效率高,便于清理,能够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所述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呈三明治结构,所述织造过滤面层复合在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的两面;所述织造过滤面层通过过滤包芯纱作为经、纬纱,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过滤包芯纱包括芯纤维束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纤维束由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并股而成;所述包缠纤维层由丙纶短纤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纤维束外形成;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由碳纤维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碳纤维纱线由多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所述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之间通过细旦锦纶丝缝合进行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所述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呈三明治结构,所述织造过滤面层复合在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的两面;所述织造过滤面层通过过滤包芯纱作为经、纬纱,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过滤包芯纱包括芯纤维束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纤维束由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并股而成;所述包缠纤维层由丙纶短纤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纤维束外形成;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由碳纤维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碳纤维纱线由多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所述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之间通过细旦锦纶丝缝合进行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结构过滤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造过滤面层的经密为280-300根/10cm;所述织造过滤面层的纬密为65-80根/10cm。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秋冉沈娟丽杨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誉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