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除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114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击波除灰装置,其特征是:除灰装置由混和点火装置和爆燃装置组成。其混和点火装置的筒体(1)左端装有导管(2),导管(2)内装有乙炔气输入管(3),导管(2)在筒体(1)内连接一止回阀(4),筒体(1)内装有火花塞(5),筒体(1)右端另外连接一导管(9)后再与法兰(10)、导管(11)、法兰(12)、导管(13)依次连接,导体(13)连接一止回阀(14),且位于爆燃装置的筒体(15)内,筒体(15)右端又连接一导管(19)再依次与法兰(20)、导管(21)、法兰(22)和导管(23)连接,最后连接锅炉炉膛(24)。(*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击波除灰装置,也是一种清除锅炉、加热炉和换热器表面积灰的设备,属于锅炉、加热炉设备的
2.
技术介绍
通常的锅炉、加热炉和换热器表面常积存灰垢,既影响其热效应,也易于造成故障,通常使用人力清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采用简单的机械装置处理也并不理想。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提供一种冲击波除灰装置,主要利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和以后,达到一定的混和比,由高能点火器点火引爆产生冲击波,经导管进入炉内进行除灰。除灰装置由混和点火装置和爆燃装置组成。其混和点火装置的筒体(1)左端装有导管(2),导管(2)内装有乙炔气输入管(3),导管(2)在筒体(1)内连接一止回阀(4),筒体(1)内装有火花塞(5),筒体(1)右端另外连接一导管(9)后再与法兰(10)、导管(11)、法兰(12)、导管(13)依次连接,导体(13)连接一止回阀(14),且位于爆燃装置的筒体(15)内,筒体(15)右端又连接一导管(19)再依次与法兰(20)、导管(21)、法兰(22)和导管(23)连接,最后连接锅炉炉膛(24)。冲击波除灰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利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和以后,经过点火可产生冲击波,该冲击波可使积灰脱落破碎,使用此装置可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保证其安全运行。4 附图说明图1.冲击波除灰装置示意图由图1,除灰装置由混和点火装置和爆燃装置组成。其混和点火装置的筒体(1)左端装有导管(2),导管(2)内装有乙炔气输入管(3),导管(2)在筒体(1)内连接一止回阀(4),筒体(1)下面连接支腿(6)和底座(7)并用螺栓(8)固定。筒体(1)内装有火花塞(5),筒体(1)右端另外连接一导管(9)后再与法兰(10)、导管(11)、法兰(12)、导管(13)和导体(13)依次连接,导体(13)连接一止回阀(14),且位于爆燃装置的筒体(15)内,筒体(15)下面连接支腿(16)和底座(17)并用螺栓(18)固定。筒体(15)右端又连接一导管(19)再依次与法兰(20)、导管(21)、法兰(22)和导管(23)连接,最后连接锅炉炉膛(24)。具体实施方式可燃气体包括乙炔气、天然气或瓦斯由输入管(3)输入,非净化风或鼓风机出口的空气或压缩空气由导管(2)左端输入,两者互相混合以后由止回阀(4)宋入筒体(1)内,达到一定的混和比例,由火花塞(5)点火引爆,又经导管(9)、(11)、(13)和止回阀(14)进入爆燃装置的筒体(15)内,爆燃的混合气体产生一冲击波,又经导管(19)、(21)和导管(23)送入炉膛(24)的除灰面,冲击波的冲击使积灰脱落,而炉膛的换热表面的积灰即被清除掉。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波除灰装置,其特征是除灰装置由混和点火装置和爆燃装置组成。其混和点火装置的筒体(1)左端装有导管(2),导管(2)内装有乙炔气输入管(3),导管(2)在筒体(1)内连接一止回阀(4),筒体(1)内装有火花塞(5),筒体(1)右端另外连接一导管(9)后再与法兰(10)、导管(11)、法兰(12)、导管(13)依次连接,导体(13)连接一止回阀(14),且位于爆燃装置的筒体(15)内,筒体(15)右端又连接一导管(19)再依次与法兰(20)、导管(21)、法兰(22)和导管(23)连接,最后连接锅炉炉膛(24)。专利摘要一种冲击波除灰装置,它由混和点火装置和爆燃装置组成。其混和点火装置的筒体左端装有导管,导管内装有乙炔气或可燃气体输入管,该在筒体内连接一止回阀,筒体内装有火花塞,筒体右端依次连接导管和法兰及导管,该导管也连接一止回阀,且位于爆燃装置的筒体内,筒体右端通过导管和法兰等件连接于炉膛,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和以后,经火花塞点燃后爆燃产生一冲击波,使炉膛换热表面的灰垢脱落破碎后即可清除。文档编号F23J1/02GK2519130SQ0127861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佩琮, 曲鸿斌, 李博平, 王立臣 申请人:北京凯明洋能源工程公司, 王立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琮曲鸿斌李博平王立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明洋能源工程公司王立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