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871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保护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充气口布置在本体内的柔性气管充入气体时,柔性气管的直径会膨胀、强度会增大以支撑车衣。柔性气管内气体被放出时,又可恢复柔性而可随意收折。充气口设置在车衣的中心位置处,可以快速向车衣内所有的柔性气管充气或放气。边缘气管、辐射气管和端部气管均匀地将车衣支撑起,使得车衣能有效地覆盖在车身外、抵御外力撞击,从而有效地保护车身。收展车衣时也极为方便,通过顶升杆升起上部壳体,通过电机带动中筒转动即可将收卷在中筒上的车衣展开。需要收纳车衣时,只需要控制电机反向转动,在车衣完全收卷在中筒上之后通过顶升杆降下起防护作用的上部壳体即可。

A body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室内车库价格昂贵且数量不足,导致大部分车辆还是在室外停车,也存在有乘车出行临时停车的情况,这时车衣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普通车衣费时费力,一个人收放车衣不方便。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些能够方便收放的可充气车衣,但普遍存在着车衣结构设计不合理、难以全面防护车体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衣结构不合理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身保护装置,包括车衣和底座,底座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安装有电机、中筒、上部壳体和顶升杆,中筒可沿自身回转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电机直接带动或经变速器变速后带动中筒转动,上部壳体与中筒共中心线地罩设在中筒的外围,顶升杆包括可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以带动上部壳体升降的直线位移输出端;车衣包括本体、柔性气管及与所述柔性气管贯通的充气口,所述本体于中部安装在底座上以随着中筒的转动而收展,充气口设置在车衣的中心位置处,柔性气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边缘气管、辐射气管和端部气管,边缘气管沿车衣边缘布置的车衣的四边处,辐射气管有多根、均匀地连接在车衣中心位置与四周的边缘气管之间,端部气管设置在车衣长度方向的两端。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气泵和中心轴气道,所述中心轴气道与中筒共中心线,中心轴气道与充气口连通以使气泵能通过其为柔性气管充气、排气。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具有凹槽,气泵安装在所述凹槽中且高于支撑底座下端的支撑面设置以不影响支撑底座在车顶的放置。所述车衣的本体于中部固定在中筒的外壁面上以随之转动而收展开。所述中心轴气道由充气口中穿过,在两者结合处通过密封连接结构对其进行轴向固定与密封,并在两者结合处的中心轴气道上开设连通充气口与中心轴气道内部空间的通孔,在中筒的壁面上开设供车衣的两端伸出的通道。所述中筒的外壁面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道摩擦块。所述支撑底座的四角支撑处设置有缓冲软橡胶垫。还包括上顶盖,上顶盖包括半球形状的盖体,盖体的上端齐平内嵌有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板,盖体内部还安装有用于存储太阳能板所发电能的锂电池组,盖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组进行充电的备用充电口,锂电池组的电极经导线连接至电机以为其供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充气口布置在本体内的柔性气管充入气体时,柔性气管的直径会膨胀、强度会增大以支撑车衣。柔性气管内气体被放出时,又可恢复柔性而可随意收折。充气口设置在车衣的中心位置处,可以快速向车衣内所有的柔性气管充气或放气。边缘气管、辐射气管和端部气管均匀地将车衣支撑起,使得车衣能有效地覆盖在车身外、抵御外力撞击,从而有效地保护车身。收展车衣时也极为方便,通过顶升杆升起上部壳体,通过电机带动中筒转动即可将收卷在中筒上的车衣展开。需要收纳车衣时,只需要控制电机反向转动,在车衣完全收卷在中筒上之后通过顶升杆降下起防护作用的上部壳体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的实施例一中车衣处于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中车衣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车衣中柔性气管的布置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的实施例三中上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的实施例一:一种车身保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车衣、底座和上顶盖。底座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安装有电机2、气泵3、中心轴气道4、中筒5、上部壳体6、摩擦块7和顶升杆10。中筒5可沿自身回转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电机2直接带动或经变速器变速后带动中筒5转动。上部壳体6罩设在中筒2的外围,顶升杆10包括可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直线位移输出端,顶升杆10的直线位移输出端用于带动上部壳体6升降。上顶盖固定在上部壳体6上并可随上部壳体6被顶升杆10推动升降,其作用是罩设在底座上方、起防护作用,形状与材质均不限。车衣9的外形与汽车外形相适配以覆盖在汽车外部,车衣9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覆盖车身顶部为顶部本体,另一部分用于覆盖车身侧面为侧面本体。顶部本体上设置有柔性气管,柔性气管如图5所示布置在车衣9内部。柔性气管内充满气体时,柔性气管的直径会膨胀、强度会增大以支撑车衣。柔性气管内气体被放出时,又可恢复柔性而可随意收折。为保证车衣具有优良的支撑防护性能,柔性气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边缘气管91、辐射气管92和端部气管93,边缘气管91沿车衣边缘布置的车衣的四边处,辐射气管92有多根,均匀地连接在车衣中心位置与四周的边缘气管91之间,端部气管93设置在车衣9长度方向的两端。充气口94设置在车衣9的中心位置处,以快速向车衣9内所有的柔性气管充气或放气。边缘气管91、辐射气管92和端部气管93均匀地将车衣9支撑起,使得车衣9能有效地覆盖在车身外、抵御外力撞击,从而有效地保护车身。车衣9于中部固定在中筒5的外壁面上,所以中筒5转动时可将车衣9收卷在中筒5上或是由中筒5上释放车衣9。中心轴气道4与充气口94连通,气泵3作为充气动力源。气泵3可正转也可反转,正转时用于通过中心轴气道4向车衣9充气;反转时则可使车衣9内气体放出。车衣9与底座之间较为理想的连接方式为:中心轴气道4由充气口94中穿过,在两者结合处通过密封圈等密封连接结构对其进行轴向固定与密封,并在两者结合处的中心轴气道4上开设连通充气口94与中心轴气道4内部空间的通孔,在中筒5的壁面上开设供车衣9的两端伸出的通道。这种方式下,中心轴气道4同时具备定位车衣9的功能。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支撑底座1的下端具有凹槽,气泵3安装在所述凹槽中以不影响支撑底座1在车顶的放置。在更优的实施例中,支撑底座1的四角支撑处设置有缓冲软橡胶垫8。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中筒5的外壁面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道环形的摩擦块7。摩擦块7优选由橡胶材料制成。当然,摩擦块7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中筒5转动时与车衣9表面的摩擦力,也可以由其他的表面粗糙度大于中筒5外壁面粗糙度的材料制成;每层摩擦块7的形状也可非环形,而是沿环向间隔分布的凸块。摩擦块7沿轴向布置的层数需要根据中筒5的尺寸灵活调节。本技术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中底座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底座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上顶盖的结构。实施例二中,上顶盖包括半球形状的盖体11,盖体11的上端齐平内嵌有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板12,盖体11内部还安装有用于存储太阳能板12所发电能的锂电池组13(具体为松下18650锂电池组),盖体1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组13进行充电的备用充电口18。锂电池组13的电极经导线连接至电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衣和底座,底座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安装有电机、中筒、上部壳体和顶升杆,中筒可沿自身回转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电机直接带动或经变速器变速后带动中筒转动,上部壳体与中筒共中心线地罩设在中筒的外围,顶升杆包括可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以带动上部壳体升降的直线位移输出端;车衣包括本体、柔性气管及与所述柔性气管贯通的充气口,所述本体于中部安装在底座上以随着中筒的转动而收展,充气口设置在车衣的中心位置处,柔性气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边缘气管、辐射气管和端部气管,边缘气管沿车衣边缘布置的车衣的四边处,辐射气管有多根、均匀地连接在车衣中心位置与四周的边缘气管之间,端部气管设置在车衣长度方向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衣和底座,底座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安装有电机、中筒、上部壳体和顶升杆,中筒可沿自身回转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电机直接带动或经变速器变速后带动中筒转动,上部壳体与中筒共中心线地罩设在中筒的外围,顶升杆包括可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以带动上部壳体升降的直线位移输出端;车衣包括本体、柔性气管及与所述柔性气管贯通的充气口,所述本体于中部安装在底座上以随着中筒的转动而收展,充气口设置在车衣的中心位置处,柔性气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边缘气管、辐射气管和端部气管,边缘气管沿车衣边缘布置的车衣的四边处,辐射气管有多根、均匀地连接在车衣中心位置与四周的边缘气管之间,端部气管设置在车衣长度方向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气泵和中心轴气道,所述中心轴气道与中筒共中心线,中心轴气道与充气口连通以使气泵能通过其为柔性气管充气、排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具有凹槽,气泵安装在所述凹槽中且高于支撑底座下端的支撑面设置以不影响支撑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盈利付世豪李呈志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