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86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19
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包括轴体、板簧座、支承座、钢板弹簧总成、U形螺栓以及减震器,板簧座和支承座分别位于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板簧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并置于轴体侧面外侧的侧壁,板簧座的一端设置向外延伸形成一个位于轴体上表面上方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侧与两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加强筋;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置于板簧座的上表面,U形螺栓的弧形段压设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上表面,且U形螺栓的杆部向下延伸并穿过支承座,U形螺栓的杆部穿过支承座的部分螺接有锁紧螺母;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在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防止板簧座发生断裂,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

Front axle assembly with leaf spring susp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
技术介绍
前桥组件是车辆的重要部件,其主要用于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力以及弯矩和转矩,因此,需要在前桥组件与车架支架安装减震机构,使用较多的减震机构为钢板弹簧总成、以及减震器,其中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被固定在前桥组件的轴体上,两端与车架配合,减震器的一端连接于轴体,另一端与车架连接,在将钢板弹簧总成与轴体连接时,通常采用U形螺栓将钢板弹簧总成锁紧固定在轴体上,其具体是,在轴体上下表面分别设置一个板簧座和支承座,将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置于板簧座上,U形螺栓压设钢板弹簧总成并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板簧座和支承座,接着利用螺母锁紧在U型螺栓穿过支承座的端部;通常情况下,为了不影响轴体的结构,现有技术中,是在板簧座上延伸出一个连接部分,将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在板簧座的该连接部上,以此种方式使减震器的该一端与轴体连接,这样虽然能够避免了改变轴体的结构,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减震器对连接部产生向上的拉力,而板簧座主体部分则受到钢板弹簧组件的压力,这样一来,连接部与板簧座主体部分衔接处出现应力集中,使得板簧座的主体部分与连接部衔接的位置处易于发生断裂,继而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其能够避免板簧座发生断裂,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包括轴体、板簧座、支承座、钢板弹簧总成、U形螺栓以及减震器,板簧座和支承座分别位于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板簧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并置于轴体侧面外侧的侧壁,板簧座的一端设置向外延伸形成一个位于轴体上表面上方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侧与两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加强筋;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置于板簧座的上表面,U形螺栓的弧形段压设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上表面,且U形螺栓的杆部向下延伸并穿过支承座,U形螺栓的杆部穿过支承座的部分螺接有锁紧螺母;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在连接部上。板簧座上设置有位于其侧面且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凹槽,U形螺栓的杆部收容在该限位凹槽内并压紧限位凹槽的内壁。限位凹槽设置在侧壁与加强筋衔接的位置处。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上压块,该上压块被压设在U形螺栓弧形段的下方,且上压块的上表面设置有供U形螺栓的弧形段嵌入的卡槽。减震器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连接件上,该连接件通过螺栓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应力在板簧座主体部分与连接部衔接的位置处集中,通过利用加强筋对板簧座易于断裂的位置进行加强,提高了板簧座的强度,有效的防止板簧座发生断裂,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中板簧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包括轴体10、板簧座40、支承座50、钢板弹簧总成20、U形螺栓61以及减震器30,其中,轴体10的截面大致呈方形,板簧座40和支承座50分别位于轴体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板簧座40的主体部分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两个侧壁41,该两个侧壁41分别位于轴体10的两侧面外侧,两侧壁41贴紧轴体10的两侧面,对板簧座40在轴体10横向移动的自由度进行限定,在板簧座40靠近轴体10外侧端的一端向外延伸出一连接部43,该连接部43贴紧轴体10的上表面,此外,在连接部43的两侧与两个侧壁41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加强筋42,该加强筋42呈三角形,其将连接部43与侧壁41连接呈一体,优选的,本技术的板簧座40为一体成型结构,即连接部43、加强筋42以及侧壁41是一体的;钢板弹簧总成20位于板簧座40上方,具体的钢板弹簧总成20的中部压设在板簧座40的上表面,U形螺栓61的弧形段压设在钢板弹簧总成20的上表面,并且U形螺栓61跨设钢板弹簧总成20、板簧座40以及轴体10,其杆部向下延伸并穿过支承座50,在U形螺栓61的杆部穿过支承座50的端部螺接有锁紧螺母62,在旋紧锁紧螺母62后,利用U形螺栓61将钢板弹簧总成20固定在轴体10上。减震器30的下端连接在连接部43上,其上端与车架连接。采用本技术上述前桥组件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减震器30对板簧座40的连接部43产生向上的拉力,而板簧座40主体部分被U形螺栓61压设在轴体10上,同时,在连接部43与板簧座40两侧伸出的侧壁之间设置加强筋42,使得连接部43与板簧座40主体部分衔接的位置处强度增加,同时利用该加强筋42将应力分散,使连接部43与板簧座40主体部分不易断裂,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板簧座40上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凹槽44,该限位凹槽44用于供U形螺栓61的杆部嵌入,在安装时,U形螺栓61的杆部位于限位凹槽44内,并压紧限位凹槽44的内壁,这样,使U形螺栓61能够更好的固定板簧座40与钢板弹簧总成20。进一步的,可以将上述的限位凹槽44设置在侧壁41与加强筋42衔接的位置处,这样,使得限位凹槽44具有相对较大的长度,即增大了板簧座40与U形螺栓6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有利于对板簧座40的固定。此外,为了使U形螺栓61更为稳定,本技术在钢板弹簧总成20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压块21,U形螺栓61的弧形段将上压块21压设在其下方,此外,在上压块21上还设置有卡槽22,U形螺栓61的弧形段嵌入卡槽22中,利用卡槽22对U形螺栓61进行限位,防止U形螺栓61摆动。本技术在减震器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一连接件31,该连接件31置于连接部43上方,并且连接件31通过螺栓与连接部43固定连接。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板簧座、支承座、钢板弹簧总成、U形螺栓以及减震器,板簧座和支承座分别位于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板簧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并置于轴体侧面外侧的侧壁,板簧座的一端设置向外延伸形成一个位于轴体上表面上方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侧与两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加强筋;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置于板簧座的上表面,U形螺栓的弧形段压设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上表面,且U形螺栓的杆部向下延伸并穿过支承座,U形螺栓的杆部穿过支承座的部分螺接有锁紧螺母;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在连接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板簧座、支承座、钢板弹簧总成、U形螺栓以及减震器,板簧座和支承座分别位于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板簧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并置于轴体侧面外侧的侧壁,板簧座的一端设置向外延伸形成一个位于轴体上表面上方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侧与两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加强筋;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置于板簧座的上表面,U形螺栓的弧形段压设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上表面,且U形螺栓的杆部向下延伸并穿过支承座,U形螺栓的杆部穿过支承座的部分螺接有锁紧螺母;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在连接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板簧悬挂的前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板簧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李金岳陈章杰李春光刘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