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719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包括:原料储存桶和送料管;与烘干设备相装配的中转输送装置,所述中转输送装置包括:中转盒,所述中转盒的一侧设有第一入料口;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连通的第一吸附管道;第一吸附气缸,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活塞;以及,出料盒,第一吸附管道位于靠近第一入料口处设有与出料盒相连通的第一出料通道,出料盒的一侧设有出料口。需要进行送料时,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回缩,带动第一活塞后移,将塑料粒子从原料储存桶中不断吸入中转盒内并落入出料盒内;随后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再次伸出,带动第一活塞移动产生推力并从第一出料通道进入到出料盒中,将塑料粒子从出料口推出。

Feeding device for terminal shell injection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注入塑料粒子作为加工原料,在塑料粒子注入注塑机之前,通常需要先注入到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现有的注塑机大多采用真空吸料机产生真空,将原料输送至干燥设备内,但真空吸料机能耗较大,且进料量控制较为不便,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包括:原料储存桶,所述原料储存桶上设有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内插设有延伸至原料储存桶底部的送料管;以及,与烘干设备相装配的中转输送装置,所述中转输送装置包括:中转盒,所述中转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送料管相连通的第一入料口;设置于所述中转盒内且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连通的第一吸附管道;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对的一侧的第一吸附气缸,所述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管道密封连接的第一活塞;以及,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底部设有出料盒,且所述第一吸附管道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入料口处设有与所述出料盒相连通的第一出料通道,所述出料盒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烘干设备的原料入口相连通的出料口。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进行送料时,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回缩,带动第一活塞后移,由于第一活塞与第一吸附管道密封连接,因此在第一活塞后移的过程中即会产生负压吸附力,将塑料粒子从原料储存桶中不断吸入中转盒内,并从第一出料通道落入出料盒内;随后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再次伸出,带动第一活塞移动,在第一活塞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推力并从第一出料通道进入到出料盒中,将塑料粒子从出料口推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转盒的内壁位于所述第一入料口处铰接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入料口的上方。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吸附气缸动作吸附塑料粒子时,封堵板在在吸附力的作用下打开,此时塑料粒子可以从第一入料口进入中转盒,当第一吸附气缸将第一活塞推出时,封堵板在重力及气流推力的作用下自然将第一入料口封堵,此时气流基本都从第一出料通道流入出料,从而更加方便将塑料粒子送入干燥设备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堵板位于面向所述第一入料口的一侧设有密封环。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封堵板的封堵能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吸附管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入料口,且所述第一吸附管道与所述第一入料口之间形成有限制台阶。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入中转盒的塑料粒子难以再次回流至送料管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料盒呈倒锥台形。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塑料粒子的聚集和排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料口的一侧设有第二入料口,所述中转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连通的第二吸附管道,所述第一吸附气缸的一侧设有第二吸附气缸,所述第二吸附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吸附管道密封连接的第二活塞,且所述第二吸附管道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入料口处设有与所述出料盒相连通的第二出料通道。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可以同时进入两种塑料粒子,并且塑料粒子在吸入的过程中会自然混合,从而方便对需要多种塑料粒子混合加工的产品进行送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转盒的内壁位于所述第二入料口处也铰接有封堵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管位于所述原料储存桶与所述中转盒之间设有C形储料段。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塑料粒子一次吸入完成后,部分塑料粒子会预存在C形出料段内,方便下一次的送料。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包括:原料储存桶,所述原料储存桶上设有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内插设有延伸至原料储存桶底部的送料管;与烘干设备相装配的中转输送装置,所述中转输送装置包括:中转盒,所述中转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送料管相连通的第一入料口;设置于所述中转盒内且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连通的第一吸附管道;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对的一侧的第一吸附气缸,所述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管道密封连接的第一活塞;以及,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底部设有出料盒,且所述第一吸附管道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入料口处设有与所述出料盒相连通的第一出料通道,所述出料盒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烘干设备的原料入口相连通的出料口。需要进行送料时,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回缩,带动第一活塞后移,由于第一活塞与第一吸附管道密封连接,因此在第一活塞后移的过程中即会产生负压吸附力,将塑料粒子从原料储存桶中不断吸入中转盒内,并从第一出料通道落入出料盒内;随后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再次伸出,带动第一活塞移动,在第一活塞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推力并从第一出料通道进入到出料盒中,将塑料粒子从出料口推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中转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沿第一吸附管道横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沿第一吸附管道纵向的剖视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原料储存桶;11、桶盖;12、送料口;13、送料管;131、C形储料段;2、中转输送装置;21、中转盒;211、第一入料口;212、第二入料口;22、第一吸附管道;23、第一吸附气缸;231、第一活塞;24、出料盒;241、第一出料通道;242、第二出料通道;243、出料口;25、第二吸附管道;26、第二吸附气缸;261、第二活塞;3、封堵板;31、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原料储存桶1,原料储存桶1上设有桶盖11,桶盖11上设有送料口12,送料口12内插设有延伸至原料储存桶1底部的送料管13;以及,与烘干设备相装配的中转输送装置2具体的,中转输送装置2包括:中转盒21,中转盒21的一侧设有与送料管13相连通的第一入料口211;设置于中转盒21内且与第一入料口211相连通的第一吸附管道22;设置于中转盒21的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原料储存桶,所述原料储存桶上设有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内插设有延伸至原料储存桶底部的送料管;以及,/n与烘干设备相装配的中转输送装置,所述中转输送装置包括:中转盒,所述中转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送料管相连通的第一入料口;设置于所述中转盒内且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连通的第一吸附管道;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对的一侧的第一吸附气缸,所述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管道密封连接的第一活塞;以及,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底部设有出料盒,且所述第一吸附管道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入料口处设有与所述出料盒相连通的第一出料通道,所述出料盒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烘干设备的原料入口相连通的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料储存桶,所述原料储存桶上设有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内插设有延伸至原料储存桶底部的送料管;以及,
与烘干设备相装配的中转输送装置,所述中转输送装置包括:中转盒,所述中转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送料管相连通的第一入料口;设置于所述中转盒内且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连通的第一吸附管道;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对的一侧的第一吸附气缸,所述第一吸附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吸附管道密封连接的第一活塞;以及,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底部设有出料盒,且所述第一吸附管道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入料口处设有与所述出料盒相连通的第一出料通道,所述出料盒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烘干设备的原料入口相连通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盒的内壁位于所述第一入料口处铰接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入料口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端子外壳注塑加工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位于面向所述第一入料口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木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