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63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昆虫诱捕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包括圆形收集桶、挡板构件和引诱物筒,在收集桶的桶口设置环槽,在环槽上设置向上的通槽;所述挡板构件由上端圈、下端圈以及连接板构成,上端圈的中心部位开设放置孔,在每个连接板上竖向设置挡板,在下端圈的内侧壁上设置凸块;所述引诱物筒由顶部的膨大头和下部的筒状部构成,筒状部分为上层光源层、中层虫源层、下层信息素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结构设计,以引诱物筒结合全方位挡板,使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实现多种引诱物协同对同一种害虫或多种害虫进行高效诱捕,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等特点,为鞘翅目害虫的防治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An efficient trap based on the synergism of various attract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
本技术属昆虫诱捕领域,涉及一种诱捕器,具体是一种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
技术介绍
部分鞘翅目昆虫常使栽培作物、花卉或苗木受到重大损害,是农业、林业、果树和园艺的毁灭性大害虫,常在新传入地暴发成灾,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其严重危害性,国内外众多学者在防治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做了许多工作,主要集中于生物生态学特性、种群动态、监测预警、化学防治及信息素诱杀等方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鞘翅目昆虫需要野外诱捕野生虫源,可以及时了解野生种群动态,在监测预警、化学防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况且,野外诱捕有害昆虫也是一种物理防治的有效途径。目前,对野外有害昆虫进行诱捕的装置形式多样,都是采用单一的引诱物,或光源,或信息素,或引诱虫等等,在选定区域内对特定的昆虫进行诱捕,形式单一。如诱捕同一种害虫时,诱捕效率低;如同时诱捕多种害虫时需放置不同诱捕器,又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以引诱物筒结合全方位挡板构件,能有效地使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提升对某种害虫或多种害虫的诱捕效果,为鞘翅目害虫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包括圆形收集桶、挡板构件和引诱物筒,收集桶是用于收集昆虫的部件,在圆形收集桶的外侧面围绕桶口设置环槽,在环槽上设置至少两个向上的通槽;所述挡板构件由上端圈、下端圈以及数个用于连接上端圈和下端圈的连接板构成,连接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端圈和下端圈固连且在圆周向均匀分布,上端圈封闭并在中心部位开设放置孔,用于放置引诱物盒,在每个连接板上竖向设置朝向中心的挡板,由数个挡板朝向中心的内侧边所构成的圆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上端圈中心部位放置孔的直径,下端圈的内径略大于收集桶的桶口的外径,在下端圈的内侧壁上设置与收集桶环槽上的通槽相对应的凸块(凸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凸块之间的间距对应于通槽之间的间距),安装时将凸块对准通槽放下,然后稍微旋转使凸块滑进环槽内,即可将挡板构件安装在收集桶上;所述引诱物筒由顶部的膨大头和下部的筒状部构成,膨大头与筒状部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膨大头的直径大于放置孔直径、筒状部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放置孔直径,当引诱物筒放入放置孔后膨大头卡在放置孔上,筒状部位于挡板构件中,筒状部分为三层,分别为上层光源层、中层虫源层、下层信息素层,其中虫源层、信息素层的侧壁上设置气味孔,用于散发其中的气味,光源层与虫源层之间、虫源层与信息素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其中光源层中设置诱捕灯,可在夜晚对趋光性昆虫进行诱捕,虫源层用于放置引诱虫和食物引诱物、信息素层用于放置信息素,引诱虫和食物引诱物或信息素的气味通过气味孔散发出去对相应的害虫进行引诱。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桶设计为倒圆台形结构,方便叠放运输。进一步地,在收集桶的环槽的下方设置裙边,不仅能更好地支撑挡板构件,还可以增强收集桶的桶口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挡板构件设计为圆台形结构,即上端圈的直径小于下端圈的直径,方便叠放运输。进一步地,所述引诱物筒的光源层与虫源层之间、虫源层与信息素层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诱捕灯是太阳能诱捕灯,包括灯具、蓄电池、控制器、充电器、太阳能电池板。本技术简化了结构设计,以引诱物筒结合全方位挡板,能有效地使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提升对同一种害虫或多种类害虫的诱捕效果,能在野外不同复杂环境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等特点,为鞘翅目害虫的研究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中:1、收集桶;2、裙边;3、环槽;4、通槽;5、下端圈;6、连接板;7、挡板;8、上端圈;9、放置孔;10、信息素层;11、虫源层;12、光源层;13、膨大头;14、气味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包括圆形收集桶1、挡板构件和引诱物筒,收集桶1设计为倒圆台形结构,上底(桶口)、下底(桶底)的直径分别为40cm、35cm,在圆形收集桶的外侧面围绕桶口设置环槽3,在环槽上均匀间隔设置二个以上向上的通槽4,在环槽3的下方设置裙边2;挡板构件设计为圆台形结构,由上端圈8、下端圈5以及四个用于连接上端圈和下端圈的连接板6构成,上端圈8、下端圈5的直径分别为30cm、42cm,连接板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端圈8和下端圈5固连且在圆周向均匀分布,上端圈8封闭并在中心部位开设放置孔9,放置孔9的孔径10cm,用于放置引诱物盒,在四个连接板6上竖向设置朝向中心的挡板7,由四个挡板朝向中心的内侧边所构成的圆的直径为11cm,略大于上端圈中心部位放置孔9的直径,在下端圈的内侧壁上设置二个以上凸块,凸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凸块之间的间距对应于收集桶环槽上的通槽4之间的间距;引诱物筒由顶部的膨大头13和下部的筒状部构成,膨大头13与筒状部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即在膨大头13的中心部位开设孔洞并设有内螺纹,筒状部的顶端设置外螺纹),其中,膨大头13的直径为12cm,大于放置孔9的直径,筒状部的外径为9.5cm,略小于放置孔9的直径,筒状部分为三层,分别为上层光源层12、中层虫源层11、下层信息素层10,其中虫源层、信息素层的侧壁上设置气味孔14,用于散发其中的气味,光源层12与虫源层11之间、虫源层11与信息素层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即光源层12的下端设置外螺纹、虫源层11的上端开口设置内螺纹,虫源层11的下端设置外螺纹、信息素层10的上端开口设置内螺纹),在光源层12中设置太阳能诱捕灯,可在夜晚对趋光性昆虫进行诱捕,虫源层11用于放置引诱虫,信息素层10用于放置信息素,引诱虫或信息素的气味通过气味孔散发出去对昆虫进行引诱。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诱捕昆虫时,在野外选取诱捕点并放置好收集桶1,将挡板构件下端圈5上的凸块对准通槽4套入收集桶1的桶口,然后稍微旋转使凸块滑进环槽3内,即可将挡板构件安装在收集桶上;将信息素放入信息素层10中并将信息素层旋进虫源层11的下端,将引诱虫和食物引诱物放入虫源层11中并将虫源层旋进光源层12的下端,预先将诱捕灯安装在光源层12中并将光源层12的顶部(引诱物筒的筒状部的顶端)旋进膨大头13;将引诱物筒放入放置孔9中,膨大头13卡在放置孔9上,筒状部位于挡板构件中,实现多种引诱物协同对同一种害虫或多种害虫进行高效诱捕。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收集桶、挡板构件和引诱物筒,在圆形收集桶的外侧面围绕桶口设置环槽,在环槽上设置至少两个向上的通槽;所述挡板构件由上端圈、下端圈以及数个用于连接上端圈和下端圈的连接板构成,连接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端圈和下端圈固连且在圆周向均匀分布,上端圈封闭并在中心部位开设放置孔,在每个连接板上竖向设置朝向中心的挡板,由数个挡板朝向中心的内侧边所构成的圆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上端圈中心部位放置孔的直径,下端圈的内径略大于收集桶的桶口的外径,在下端圈的内侧壁上设置与收集桶环槽上的通槽相对应的凸块;所述引诱物筒由顶部的膨大头和下部的筒状部构成,膨大头与筒状部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膨大头的直径大于放置孔直径、筒状部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放置孔直径,筒状部分为三层,分别为上层光源层、中层虫源层、下层信息素层,其中虫源层、信息素层的侧壁上设置气味孔,光源层与虫源层之间、虫源层与信息素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其中光源层中设置诱捕灯,虫源层用于放置引诱虫及食物引诱物、信息素层用于放置信息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种引诱物协同作用的高效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收集桶、挡板构件和引诱物筒,在圆形收集桶的外侧面围绕桶口设置环槽,在环槽上设置至少两个向上的通槽;所述挡板构件由上端圈、下端圈以及数个用于连接上端圈和下端圈的连接板构成,连接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端圈和下端圈固连且在圆周向均匀分布,上端圈封闭并在中心部位开设放置孔,在每个连接板上竖向设置朝向中心的挡板,由数个挡板朝向中心的内侧边所构成的圆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上端圈中心部位放置孔的直径,下端圈的内径略大于收集桶的桶口的外径,在下端圈的内侧壁上设置与收集桶环槽上的通槽相对应的凸块;所述引诱物筒由顶部的膨大头和下部的筒状部构成,膨大头与筒状部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膨大头的直径大于放置孔直径、筒状部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放置孔直径,筒状部分为三层,分别为上层光源层、中层虫源层、下层信息素层,其中虫源层、信息素层的侧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山春覃伟权阎伟李朝绪吕朝军刘丽钟宝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