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连结型光纤带以及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755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间歇连结型光纤带以及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制造方法,用于抑制在沿宽度方向弯曲光纤带时连结部被破坏。本公开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沿长边方向间歇地形成有将邻接的所述光纤分离的分离部,由此在沿所述长边方向排列的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分离部之间形成有连结部。在所述连结部中含有气泡。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optical fiber tape and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optical fiber t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间歇连结型光纤带以及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间歇连结型光纤带以及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2记载有将并排的3芯以上的光纤间歇性地连结的光纤带(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另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有通过使在长度方向上间歇性地涂覆的带化剂固化来制造光纤带。此外,在专利文献3的段落7中存在希望避免在成为带化剂的树脂中产生气泡的记载。另外,在专利文献4~6中存在关于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的制造方法的记载。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436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61942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6460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80849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2013-257394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33010号公报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光纤带那样,在将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一体地连结的情况下,不能沿宽度方向折叠光纤带,难以高密度地安装光纤。与此相对地,如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光纤带那样,在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之间形成有分离部(相当于专利文献2中图3的“非树脂部”)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2的图3所示那样,能够沿宽度方向折叠光纤带。因此,根据在连结部的宽度方向上配置有分离部的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能够高密度地安装光纤,可以实现细径的光缆。需要抑制在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中连结部被无意地破坏。但是,若为了提高连结部的强度,将连结部形成地过硬,则沿宽度方向折叠光纤带时(沿宽度方向弯曲时)存在连结部形成有龟裂、或连结部从光纤被剥离等连结部被破坏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沿宽度方向弯曲光纤带时连结部被破坏。用于实现上述目的主要的专利技术为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形成有将邻接的上述光纤分离的分离部,由此在沿上述长边方向排列的上述分离部与上述分离部之间形成有连结部,上述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连结部含有气泡。通过后述的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将明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当沿宽度方向弯曲光纤带时连结部被破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的图1A~图1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图2是邻接的光纤2的剖视图。图3的图3A及图3B是光纤带1的宽度方向的弯曲的说明图。图4是制造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带制造装置20的说明图。图5的图5A及图5B是带化装置22的说明图。图6的图6A是无槽型的光缆10的剖视图。图6的图6B是带槽型的光缆10的剖视图。图7是从侧面观察光纤带1的示意图。图8是气泡含有率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试验结果的图表。在图10中,的图10A及图10B是连结部3的破坏方式的说明图。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图12是制造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带制造装置30的说明图。在图13中,图13A~图13C是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图14是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图15是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后述的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事项。明确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沿长边方向间歇地形成有将邻接的上述光纤分离的分离部,由此在上述长边方向上排列的上述分离部与上述分离部之间形成有连结部,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连结部含有气泡。根据这样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能够抑制中间后分支时的传输损耗的增加,并且抑制沿宽度方向弯曲光纤带时的连结部的破坏。优选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配置有上述分离部和上述连结部。由此,能够沿宽度方向弯曲光纤带。优选沿上述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的上述光纤与邻接的上述光纤被沿上述长边方向间歇配置的上述连结部连结。由此,能够沿宽度方向进一步容易地弯曲光纤带。优选沿上述宽度方向排列的一部分的上述光纤与邻接的上述光纤被沿上述长边方向连续的其他的连结部连结而形成为光纤组,邻接的上述光纤组被沿上述长边方向间歇配置的上述连结部连结。由此,能够沿宽度方向弯曲光纤带,同时提高熔融连接性。优选上述连结部所含有的上述气泡的总数的80%以上数量的气泡的直径为70μm以下。由此,能够抑制连结部的破坏,并且抑制对光纤施加侧压所引起的传输损耗的降低。优选在沿上述宽度方向切开上述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后的截面中,上述连结部所含有的上述气泡的总面积相对于上述连结部的面积的比例亦即气泡含有率为0.2%以上15%以下。由此,能够确保光纤的外周面与连结部的接触面积,并提高连结部相对于光纤的密合性。因此,连结部不易从光纤剥离,能够抑制连结部的破坏。优选上述连结部所含有的上述气泡与上述光纤的外周面不接触。由此,能够确保光纤的外周面与连结部的接触面积,提高连结部对光纤的密合性。因此,连结部不易从光纤剥离,从而抑制连结部的破坏。明确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制造方法,上述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形成有将邻接的上述光纤分离的分离部,由此在沿上述长边方向排列的上述分离部与上述分离部之间形成连结部,上述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在邻接的上述光纤之间,涂敷连结材料的工序;和使上述连结材料固化,而形成上述连结部的工序,其中,在上述连结部含有气泡。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在光纤带中,中间后分支时的传输损耗的增加,并且抑制沿宽度方向弯曲光纤带时连结部被破坏。优选在涂敷上述连结材料的工序之前,具有使上述连结材料含有气泡的工序。由此,能够制造含有气泡的连结部。优选在涂敷上述连结材料的工序中,使气泡混入于上述连结材料,并且向邻接的上述光纤之间涂敷上述连结材料。由此,能够制造含有气泡的连结部。优选在涂敷上述连结材料的工序之后、且在使上述连结材料固化而形成上述连结部的工序之前,使上述连结材料发泡。由此,能够制造含有气泡的连结部。优选在涂敷上述连结材料的工序之前,具有如下工序:将不含有气泡的连结材料涂敷于在邻接的上述光纤之间相面对的、上述光纤的外周面。由此,能够制造连结部所含有的气泡不与光纤的外周面接触的光纤带。===第一实施方式===<间歇连结型的光纤带1>图1A~图1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说明图。图1B是图1A的A-A剖视图。图1C是图1A的B-B剖视图。图2是邻接的光纤2的剖视图。图3A及图3B是光纤带1的宽度方向的弯曲的说明图。为了简化附图,减少光纤2的数量。如图1A~图1C所示,光纤带1具备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光纤2的数量设为12个,但可以适当地变更。在光纤带1中,将与光纤2平行的方向设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通过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形成有将邻接的所述光纤分离的分离部,由此在沿所述长边方向排列的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分离部之间形成有连结部,/n所述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连结部含有气泡。/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5 JP 2017-1952981.一种间歇连结型光纤带,该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具备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光纤,通过沿长边方向间歇性地形成有将邻接的所述光纤分离的分离部,由此在沿所述长边方向排列的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分离部之间形成有连结部,
所述间歇连结型光纤带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含有气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与所述连结部沿所述宽度方向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的所有的所述光纤与邻接的所述光纤被沿所述长边方向间歇配置的所述连结部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的一部分的所述光纤与邻接的所述光纤被沿所述长边方向连续的其他的连结部连结而形成为光纤组,
邻接的所述光纤组被沿所述长边方向间歇配置的所述连结部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所含有的所述气泡的总数的80%以上数量的气泡的直径为70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连结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间歇连结型光纤带沿所述宽度方向切开后的截面中,所述连结部所含有的所述气泡的总面积相对于所述连结部的面积的比例亦即气泡含有率为0.2%以上15%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根静香伊佐地瑞基富川浩二大里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