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46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它包括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并用膜式壁制成。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上端设有中心导向圆柱体,侧向设有方形进口管,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下端设有中心排气管和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斜锥体,斜锥体下设粉尘收集口。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器布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对流烟道转弯处,整个锅炉布置紧凑,从而降低了造价。该装置分离效率达99%。(*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离器,尤其是涉及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高温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部件,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绝热上出气高温旋风分离器,基本结构为圆形,切向进风,上出气,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壁厚达400mm,不但分离器本身十分笨重,体积大,支撑钢耗大,而且启动时间长,耐火层易开裂、剥落,影响了锅炉的正常运行。为此,美国Foster Weelwr公司开发了水冷/汽冷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器本体采用水冷壁制成内衬50~100m隔热材料,使分离器重量大大减轻,支撑方便,起停时间短。但这种分离器制造工艺复杂,成本昂贵,目前应用不多。因此。美国Ahstrom Pyropower公司提出了上排气方形高温分离器,分离器本体为方形,用膜式壁制成,上排气,使分离器制造简单,成本大为降低。但上排气分离器与整个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流程不相适应,使整个锅炉布置复杂,钢耗增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整个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流程相适应的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列措施它具有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采用膜式壁制成,它的上端设有中心导向圆柱体,侧向设有方形进口管,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下端设有中心排气管和方形热交换斜锥体,斜锥体下设粉尘收集口。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布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对流烟道转弯处,整个锅炉布置紧凑,从而降低了造价,试验表明,在合理尺寸和风速范围内,分离效率达99%,阻力为1000Pa左右。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左视图;图2为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主视图;图3为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俯视图。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具有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3,它的上端设有中心导向圆柱体1,侧向设有方形进口管2,方形热交换分离器下端设有中心排气管4和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斜锥体5,斜锥体下设粉尘收集口。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边长为C,中心导向圆柱体直径为Dc,方形进口管宽度b=1/2(C~De),方形进口管高度a=(2~3)b,中心导向圆柱体直径Dc=(0.3~0.5)C,中心导向圆柱体高度为S=(0.5~1.5)a,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高度H=(1.5~2.5)C,中心下排气管直径De=(0.3~0.5)C,粉尘收集口直径do=(0.25~0.5)De,中心下排气管上端与中心导向圆柱下端的距离为h=(0.3~1.0)C。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和方形热交换器斜锥体,由膜式壁构成,在方形进口管、本体及斜锥体内层均衬一定厚度耐火层形成一定形状光滑圆弧面起防磨作用。分离器分离原理如下高温气固两相流由进口管切向进入分离器,主气流绕导向圆柱体作旋转运动,但在方形分离器四角形成小涡流,大部分颗粒在进入分离器后,往离心分离,在方形外壳壁面处形成密集的颗粒层,随后,主要是细颗粒分离,和常规旋风分离器分离原理相差不多,分离后颗粒沿筒壁进入斜锥体从粉尘收集口排出,而气体则返至中心下排气管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它包括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并用膜式壁制成,其特征在于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上端设有中心导向圆柱体,侧向设有方形进口管,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下端设有中心排气管和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斜锥体,斜锥体下设粉尘收集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方形进口管宽度b=1/2(C~De),方形进口管高度a=(2~3)b,中心导向圆柱体直径Dc=(0.3~0.5)C,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高度H=(1.5~2.5)C,中心下排气管直径De=(0.3~0.5)C,粉尘收集口直径do=(0.25~0.5) De,中心导向圆柱体高度S=(0.5~1.5)a,中心下排气管上端与中心导向圆柱体下端距离h=(0.3~1.0)C。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它包括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并用膜式壁制成。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上端设有中心导向圆柱体,侧向设有方形进口管,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下端设有中心排气管和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斜锥体,斜锥体下设粉尘收集口。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器布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对流烟道转弯处,整个锅炉布置紧凑,从而降低了造价。该装置分离效率达99%。文档编号F23J15/00GK2219429SQ9422327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岑可法, 倪明江, 骆仲泱, 方梦祥, 李绚天, 程乐呜 申请人: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形下排气热交换分离器,它包括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3],并用膜式壁制成,其特征在于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上端设有中心导向圆柱体[1],侧向设有方形进口管[2],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本体下端设有中心排气管[4]和方形热交换分离器斜锥体[5],斜锥体下设粉尘收集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可法倪明江骆仲泱方梦祥李绚天程乐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