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07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下部的进气口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出气口,壳体内设有水封平台,水封平台上均布多根导烟管,水封平台上方的空间内设有横向排列的多根喷淋管,导烟管上带有防水伞,水封平台与导烟管的交接处带有贯穿水封平台的泄污孔,在水封平台下方的导烟管的外壁上带有溢水槽。该装置有同时内外壁降膜、烟气水中自逸、水激成雾、喷淋等几种净化机理,具有可靠、稳定、高效的脱硫除尘效果。(*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的装置。目前,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锅炉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是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脱硫除尘工艺又可以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其中的湿法脱硫是指将锅炉排出的烟气引入脱硫装置,使其与碱液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碱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排出,烟气中的灰尘在与碱液混合时也被冷却并沉淀在液体中,随沉淀物排出。中国技术专利“烟气除尘及脱硫器”(专利号95231734.6)公开了一种由除尘、脱硫装置和集尘、排尘装置组成的烟气除尘及脱硫器,其除尘、脱硫装置包括壳体、2个以上螺旋分离器、下托板、上托板和碱液雾化喷头;上、下托板上有2个以上通孔,螺旋分离器坐在下托板上的通孔上,上端穿过上托板上的通孔;碱液雾化喷头固定在烟气进口处;集尘、排尘装置包括集尘箱、自动供水器和链条式刮板机;当烟气从烟气进口进入时,烟气内二氧化硫与碱液反应,并一起进入螺旋分离器,粉尘、碱液和碱液与二氧化硫反应产物进入集尘箱水中,并被刮板机刮出集尘箱外,洁净空气经螺旋分离器的排气管、洁净气体出口排出;该烟器除尘及脱硫器在使用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碱液的反应只有在烟气进口进入到碱液雾化喷头处时与喷头喷出的碱液反应,脱硫不彻底,效果较差。另一中国专利“锅炉烟气处理器及其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89108829.6)公开了一种由减压罩、雾状捕捉室和密封箱体组成的锅炉烟尘处理器,减压罩设有烟尘入口,雾状捕捉室设有高压水管、分水管和喷水孔等装置,在密封箱体中设有许多小管子,通过水与烟尘的接触,达到除去粉尘和清除烟尘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目的;该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关键之处是在烟气进入减压罩时,由喷孔喷出水帘,形成水雾,与烟尘混合反应,喷孔喷出的液体下泻到小管子内时在其内壁产生液膜,进一步增大了液体与烟尘的接触面,有利于提高除烟脱硫的效率。该技术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烟尘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但仍然存在喷淋效率不高、烟尘与液体接触面小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脱硫效果好,且可以根据需要扩大规模、提高除尘脱硫效率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下部的进气口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出气口,出气口上带有引风机,壳体内设有水封平台,水封平台上均布多根导烟管,水封平台上方的空间内设有横向排列的多根喷淋管,导烟管上带有防水伞,水封平台与导烟管的交接处带有贯穿水封平台的泻污孔,在水封平台下方的导烟管的外壁上带有溢水槽。上述水封平台与壳体的交接处带有贯穿水封平台的外泻污孔,在水封平台下方的壳体的内壁上带有大溢水槽,该大溢水槽分段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水封平台上带有纵横排列可以将水封平台的上表面分割成若干小单元的阻水分隔板。上述壳体的下部是浅碟形底板,该底板的中间带有管口高于其边缘的水封管,该水封管的上端管壁带有紧贴底板的排污孔。上述喷淋管的管壁上带有开口斜向下方并交叉排列的喷孔。为了进一步提高脱硫除尘的效率,在壳体内设置多层水封平台,每层水封平台的上方都设有横向排列的多根喷淋管。工作时,吸收液从喷淋管的喇叭状喷孔斜向下方交叉喷出,形成均匀的水幕,与进入的烟气混合并发生反应,下落的吸收液液滴溅落于水封平台或防水伞上,促进吸收液的雾化,有利于硫化物的吸收和灰尘的吸附;落到水封平台上的吸收液首先通过外泻污孔和泻污孔淌到大溢水槽或溢水槽中,并最终从其中溢出,沿壳体的内壁或导烟管的外壁向下流淌,产生一层吸收液的液膜;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吸收液在水封平台上聚集,形成一层液膜,产生一定的液面高度;当水封平台上的吸收液的液面高度超过导烟管的上端口时,吸收液通过导烟管的上端口沿其内壁向下流淌,并在其内壁产生一层液膜;在壳体的最下部,吸收液在碟形底板上聚集形成液膜,产生一定的液面高度,当该液面高度超过水封管的上端口时,吸收液通过水封管排出。与此同时,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壳体内部,在与吸收液液膜发生吸附和吸收反应后,沿导烟管上升,遇防水伞的阻挡而改变方向,从防水伞下沿的吸收液中逸出,在被液膜吸收、吸附和喷淋管喷出的吸收液喷淋后,进入上层水封平台的导烟管中,并重复与前述内容相同的过程,最后由出气口排出。如上所述,本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在壳体内产生多种吸收液液膜,大大增加了吸收液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硫化物和吸附灰尘的效率,同时,本技术方案在扩大设计时受到的限制较少,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水封平台的层数以改善脱硫除尘的效果或者扩大水封平台的面积以提高烟气的吞吐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实施例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带有阻水分隔板的水封平台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下部的进气口2和设置在壳体1顶部的出气口3,出气口3上带有引风机,壳体1的下部是浅碟形底板7,该底板7的中间带有管口高于其边缘的水封管8,该水封管8的上端管壁带有紧贴底板7的排污孔15,下端管口位于水封池液面以下。排污孔15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有喷淋管9上的喷孔12的截面积之和的一定倍数,使吸收液在底板7上能保持一定的液位,同时又能使有沉积趋向的颗粒与灰尘通过排污孔排走;壳体1内设有水封平台4,水封平台4上均匀分布多根导烟管5,导烟管5上带有防水伞6,防水伞6通过支撑杆与水封平台4连接,防水伞6的下沿应略低于导烟管5的上端口或与其持平;水封平台4上部的壳体1的内部空间设有横向排列的多根喷淋管9。壳体1内的水封平台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层或多层,本实施例根据需要设置为两层,其中导烟管5的上端口略高于水封平台4的平面,上层水封平台4上的导烟管5的下端可以与水封平台的下表面持平或略低于其下表面,下层水封平台4上的导烟管5的下端延伸到接近底板7略高于水封口8上端的地方,每层水封平台4的上方都设有横向排列的多根喷淋管9,该喷淋管9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一总进液管16与壳体1外部的供液装置连接,喷淋管9的管壁上带有开口斜向下方并交叉排列的喷孔12。水封平台4与壳体1的交接处带有贯穿水封平台4的外泻污孔13,在水封平台4下方的壳体1的内壁上带有大溢水槽14,该大溢水槽14分段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如图2、图3所示,下层水封平台4与导烟管5的交接处带有贯穿水封平台4的泻污孔10,该层导烟管5的外壁上带有溢水槽11;上层水封平台4上的外泻污孔13的截面积的总和小于该层喷淋管9上的喷孔12的截面积的总和的一定倍数,下层水封平台4上的外泻污孔13和泻污孔10的截面积的总和小于上下层喷淋管9上的喷孔12的截面积的总和的一定倍数,根据所使用的吸收液的性能以及喷淋管9中的吸收液的压力的不同,上述两者的比例可以选择1比1.5-4。本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在使用时要求水封平台4严格保持水平,但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扩大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下部的进气口(2)和设置在壳体(1)顶部的出气口(3),出气口(3)上带有引风机,壳体(1)内设有水封平台(4),水封平台(4)上均布多根导烟管(5),水封平台(4)上方的空间内设有横向排列的多根喷淋管(9),其特征在于:导烟管(5)上带有防水伞(6),水封平台(4)与导烟管(5)的交接处带有贯穿水封平台的泄污孔(10),在水封平台(4)下方的导烟管(5)的外壁上带有溢水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新郭炳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