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688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换热器(HE)包括:扩管部(20),其以传热管(2)的外周面压接于在壳体(1)的侧壁部(10)设置的第1孔部(11)的内周面的方式设于传热管(2);以及第1凹面部(25a),其在该扩管部(20)的外表面局部地设置,而且在扩管部(20)的外表面和第1孔部(1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供第1钎焊部(Ba)的钎焊材料进入的第1间隙(C1)。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提高传热管(2)的安装强度。

Heat exchang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例如供热水装置的冷热水加热用途等的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换热器的一个例子,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换热器。在该文献所记载的构造中,传热管的端部插入到在被供给燃烧气体的壳体的侧壁部设置的孔部。所述传热管的端部通过被实施扩管处理而压接于所述孔部的内周面。所述孔部的一部分设为锥孔部,由此,在所述孔部的内周面和所述传热管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用于供钎焊材料进入的凹部。利用所述钎焊材料,谋求所述传热管和安装对象构件之间的钎焊。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同时使用所述传热管的扩管和钎焊,因此能够使所述传热管以比较高的强度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部。但是,在所述以往技术中,如下所述尚有改善的余地。即,在所述以往技术中,作为用于提高所述传热管钎焊于所述壳体的侧壁部的钎焊强度的手段,将在所述侧壁部设置的所述孔部的一部分设为锥孔部。因而,用于设置该锥孔部的加工复杂,制造成本变高价。此外,若将所述孔部的一部分设为锥孔部,则相应地所述孔部的内周面与所述传热管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在使所述传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中,/n该换热器包括:/n壳体,向该壳体的内部供给加热用介质;/n传热管,其以端部贯穿于在该壳体的侧壁部设置的第1孔部的方式被从所述壳体内向外部引出;/n第1钎焊部,其将所述传热管接合于所述侧壁部中的所述第1孔部的周缘部;/n扩管部,其以所述传热管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第1孔部的内周面的方式设于所述传热管;以及/n第1凹面部,其在该扩管部的外表面局部地设置,而且在所述扩管部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第1孔部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形成供所述第1钎焊部的钎焊材料进入的第1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7 JP 2018-1812721.一种换热器,其中,
该换热器包括:
壳体,向该壳体的内部供给加热用介质;
传热管,其以端部贯穿于在该壳体的侧壁部设置的第1孔部的方式被从所述壳体内向外部引出;
第1钎焊部,其将所述传热管接合于所述侧壁部中的所述第1孔部的周缘部;
扩管部,其以所述传热管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第1孔部的内周面的方式设于所述传热管;以及
第1凹面部,其在该扩管部的外表面局部地设置,而且在所述扩管部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第1孔部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形成供所述第1钎焊部的钎焊材料进入的第1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扩管部包含以在所述传热管的轴长方向上隔着所述侧壁部的方式分别位于所述侧壁部的内侧和所述侧壁部的外侧且卡合于所述侧壁部的第1台阶部和第2台阶部,
所述第1凹面部延伸设置到所述第1台阶部和第2台阶部各自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该换热器包括多个第1凹面部作为所述第1凹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该换热器包括头部,该头部设有供所述传热管的所述端部贯穿的第2孔部,而且借助第2钎焊部接合于所述传热管的端部,
所述扩管部以所述传热管的端部的外周面也压接于所述第2孔部的内周面的方式设置,
该换热器还包括第2凹面部,该第2凹面部在所述扩管部的所述外表面局部地设置,而且在所述扩管部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第2孔部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形成供所述第2钎焊部的钎焊材料进入的第2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头部包含设有所述第2孔部的基部和设有用作入水口或者出热水口的开口部且接合于所述基部的罩部,而且在所述基部的内侧和所述罩部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传热管内连通的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外田义则佐藤乐藤泽秀行鹿岛由纪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能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