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接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86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接插件,包括绝缘座和多个分别供与多个电子元器件对应连接的插针组,多个所述插针组均分别与所述绝缘座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整体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组合接插件可实现与多个电子元器件相连接,其一方面简化了多个电子元器件间的装配方式,提升了多个电子元器件间的装配速度,使得装配更加简便、快速、准确;另一方面又大大缩减了装配空间,很好的适用于微小型产品。

Combination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接插件
本技术涉及接插件
,具体提供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发动机ISG控制器上的组合接插件。
技术介绍
常规的接插件多是按照电子元器件的功能来采用独立设计结构,比如:当连接控制器与电源、传感器和电机等器件时,采用的是各自分开、相互独立的接插件,即控制器通过第一接插件与电源连接,通过第二接插件与传感器连接,通过第三接插件与电机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对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要求不多,简化、方便了产品设计。但上述连接结构占用安装空间大,不适于应用在微小型产品中,而且上述连接结构中需要用到较多的接插件,成本相对较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接插件,其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成本低,可实现与多个电子元器件相连接,且连接装配简便、快速、准确。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接插件,包括绝缘座和多个分别供与多个电子元器件对应连接的插针组,多个所述插针组均分别与所述绝缘座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整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座通过塑胶成型工艺成型于多个所述插针组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插针组各由至少两个插针组成;且多个所述插针组还呈线性排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座具有一为长条板状的基板,所述基板具有正面和背面,其中在所述基板的正面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安装座,且多个所述安装座还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多个所述插针组分别对应的固定安装于多个所述安装座中,且多个所述插针组中的插针一端头还均分别对应的露出于多个所述安装座的正面,以形成多个接口;多个所述插针组中的插针另一端头还均分别伸出于所述基板的背面外,以供与PCB板焊接固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组为四个,分别为一供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插针组、一供与传感器相连接的传感器插针组、一供与电机相连接的电机插针组、以及一供与应用器件的控制端相连接的控制端插针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一体成型有供与PCB板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背面上的承接块和一体成型于所述承接块上并供PCB板套接安装的圆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供与应用器件的外壳相卡接配合连接的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组合接插件可实现与多个电子元器件相连接,其一方面简化了多个电子元器件间的装配方式,提升了多个电子元器件间的装配速度,使得装配更加简便、快速、准确;另一方面又大大缩减了装配空间,很好的适用于微小型产品。②该组合接插件的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这样无论是对本身单价还是加工,都大大节省了成本。③该组合接插件通过结构创新,还使得其整体的抗震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都有所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组合接插件处于第一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组合接插件处于第二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组合接插件处于第三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绝缘座10——基板11——安装座12——连接部120——承接块121——圆柱13——卡槽20——电源插针组21——传感器插针组22——电机插针组23——控制端插针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实施例1: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所述组合接插件处于三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组合接插件包括绝缘座1和多个分别供与多个电子元器件对应连接的插针组,多个所述插针组均分别与所述绝缘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整体结构。即该组合接插件可实现与多个电子元器件相连接,其一方面简化了多个电子元器件间的装配方式,提升了多个电子元器件间的装配速度,使得装配更加简便、快速、准确;另一方面又大大缩减了装配空间,很好的适用于微小型产品。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绝缘座1通过塑胶成型工艺成型于多个所述插针组上。每一所述插针组各由至少两个插针组成,且多个所述插针组还呈线性排布;多个所述插针组整齐划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辨识性,且使得对插更加清晰、有条理、快捷,更具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绝缘座1具有一为长条板状的基板10,所述基板10具有正面和背面,其中在所述基板10的正面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安装座11,且多个所述安装座11还沿所述基板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多个所述插针组分别对应的固定安装于多个所述安装座11中,且多个所述插针组中的插针一端头还均分别对应的露出于多个所述安装座11的正面,以形成多个接口;多个所述插针组中的插针另一端头还均分别伸出于所述基板10的背面外,以供与PCB板焊接固连。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针组为四个,分别为一供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插针组20、一供与传感器相连接的传感器插针组21、一供与电机相连接的电机插针组22、以及一供与应用器件的控制端相连接的控制端插针组23。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基板10的背面上一体成型有供与PCB板相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具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0背面上的承接块120和一体成型于所述承接块120上并供PCB板套接安装的圆柱121。即PCB板与该组合接插件的连接方式为:PCB板先套接于圆柱上,再与多个插针组焊接。其中,所述连接部上的圆柱有利于PCB安装时水平校准,有利于保证PCB板与绝缘座间安装的准确度。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2为至少两个(图示为三个,但不局限于三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部12沿所述基板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所述基板10长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供与应用器件的外壳(如摩托车发动机ISG控制器的外壳)相卡接配合连接的卡槽13。相应的,应用器件的外壳上形成有供与所述卡槽13相卡接配合的凸起;上述卡接连接方式便于该组合接插件简便、稳固的安装于应用器件上。当然,应用器件的外壳与绝缘座之间还可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如螺接等。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组合接插件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成本低,可实现与多个电子元器件相连接,且连接装配简便、快速、准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1)和多个分别供与多个电子元器件对应连接的插针组,多个所述插针组均分别与所述绝缘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整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1)和多个分别供与多个电子元器件对应连接的插针组,多个所述插针组均分别与所述绝缘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通过塑胶成型工艺成型于多个所述插针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插针组各由至少两个插针组成;且多个所述插针组还呈线性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具有一为长条板状的基板(10),所述基板(10)具有正面和背面,其中在所述基板(10)的正面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安装座(11),且多个所述安装座(11)还沿所述基板(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多个所述插针组分别对应的固定安装于多个所述安装座(11)中,且多个所述插针组中的插针一端头还均分别对应的露出于多个所述安装座(11)的正面,以形成多个接口;多个所述插针组中的插针另一端头还均分别伸出于所述基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更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