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82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防水外壳包括壳体、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第一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板主体,第一密封板主体的一端第一密封块,第一密封板主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密封块,第二密封板包括第二密封板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水外壳通过第一密封板插在第二方形槽体和第一方形槽体内,将第二密封板插入第三方形槽体和第四方形槽体内,通过第二螺纹孔内的螺杆挤压第二密封板,进行密封,同时第二密封板对第一密封板进行挤压进行密封,通过第一螺纹孔内的螺杆挤压第一密封板进行密封,通过转动连接件挤压密封圈进行密封,对电池组实现密封,避免了电池组的风吹日晒,提高防水的效果,增加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

A waterproof shell fo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外壳,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将新能源-锂电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锂电池行业随之突飞猛进发展,锂电池市场也带来了多样化发展,市场的多样化和行业的特殊化导致锂电池组的使用领域受到限制,电动自行车作为最常见的代步工具,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大都暴露在外面,风吹日晒,影响寿命,雨天的防水效果差,影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第一密封板插在第二方形槽体和第一方形槽体内,将第二密封板插入第三方形槽体和第四方形槽体内,通过第二螺纹孔内的螺杆挤压第二密封板,进行密封,同时第二密封板对第一密封板进行挤压进行密封,通过第一螺纹孔内的螺杆挤压第一密封板进行密封,通过转动连接件挤压密封圈进行密封,对电池组实现密封,避免了电池组的风吹日晒,提高防水的效果,增加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防水外壳包括壳体、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上、第二板体之间紧固连接有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第一方形槽体,称分布的第二板体的相对侧设有第二方形槽体,两个第二方形槽体通过第一方形槽体连通。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第三方形槽体,第三板体上设有第四方形槽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螺纹孔,第二板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板体上设有沉孔,沉孔内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板主体,第一密封板主体的一端第一密封块,第一密封板主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密封板包括第二密封板主体,第二密封板主体的两侧设有第三密封块,第二密封板主体的一端设有第四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板通过第一密封块与第一方形槽体配合,第一密封板与第一方形槽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板通过第二密封块与第二方形槽体配合,第一密封板与第二方形槽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板通过第三密封块与第三方形槽体配合,第二密封板与第三方形槽体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第二密封板通过第四密封块与第四方形槽体配合,第二密封板与第四方形槽体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第三密封件上设有卡合槽。所述第三板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圆形卡块,圆形卡块上套装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方形槽体与第二方形槽体垂直且连通,第四方形槽体与第三方形槽体垂直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方形槽体连通,第二螺纹孔与第三方形槽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四密封件与第三密封件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板通过第一密封块卡合在第一密封件的卡合槽内,通过第二密封块卡合在第二密封件的卡合槽内,第一螺纹孔内设有螺杆,螺杆挤压第一密封板主体,增加第一密封板与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板通过第三密封块卡合在第三密封件的卡合槽内,通过第四密封件卡合在第四密封件的卡合槽内,第二螺纹孔内设有螺杆,通过螺杆挤压第二密封板主体,增加第二密封板与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三螺纹孔卡合在第三板体上,,通过转动连接件对挤压密封圈进行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防水外壳通过第一密封板插在第二方形槽体和第一方形槽体内,将第二密封板插入第三方形槽体和第四方形槽体内,通过第二螺纹孔内的螺杆挤压第二密封板,进行密封,同时第二密封板对第一密封板进行挤压进行密封,通过第一螺纹孔内的螺杆挤压第一密封板进行密封,通过转动连接件挤压密封圈进行密封,对电池组实现密封,避免了电池组的风吹日晒,提高防水的效果,增加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2、本技术防水外壳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适于实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水外壳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密封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密封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防水外壳部分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防水外壳部分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防水外壳包括壳体1、第一密封板2、第二密封板3,如图1、图2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板体11,第一板体1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上、第二板体12之间紧固连接有第三板体13。第一板体11上设有第一方形槽体18,称分布的第二板体12的相对侧设有第二方形槽体14,两个第二方形槽体14通过第一方形槽体18连通。第二板体12上设有第三方形槽体16,第三方形槽体16与第二方形槽体14垂直且连通。第三板体13上设有第四方形槽体131,第四方形槽体131与第三方形槽体16垂直且连通。第二板体12的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螺纹孔15,第一螺纹孔15与第二方形槽体14连通,第二板体1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孔17,第二螺纹孔17与第三方形槽体16连通。第三板体13上设有沉孔19,沉孔19内设有第三螺纹孔191。第一密封板2包括第一密封板主体21,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板主体21的一端第一密封块23,第一密封板主体2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密封块22。第二密封板3包括第二密封板主体31,如图4所示,第二密封板主体31的两侧设有第三密封块32,第二密封板主体31的一端设有第四密封块。第一密封板2通过第一密封块23与第一方形槽体18配合,第一密封板2与第一方形槽体18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板2通过第二密封块22与第二方形槽体14配合,第一密封板2与第二方形槽体1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板3通过第三密封块32与第三方形槽体16配合,第二密封板3与第三方形槽体16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4,第二密封板3通过第四密封块与第四方形槽体131配合,第二密封板3与第四方形槽体131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第三密封件4上设有卡合槽41,如图5所示。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四密封件与第三密封件4结构相同。第一密封板2通过第一密封块23卡合在第一密封件的卡合槽41内,通过第二密封块22卡合在第二密封件的卡合槽41内,第一螺纹孔15内设有螺杆,螺杆挤压第一密封板主体21,增加第一密封板2与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第二密封板3通过第三密封块32卡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防水外壳包括壳体(1)、第一密封板(2)、第二密封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板体(11), 第一板体(1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上、第二板体(12)之间紧固连接有第三板体(13);/n所述第一板体(11)上设有第一方形槽体(18),称分布的第二板体(12)的相对侧设有第二方形槽体(14),两个第二方形槽体(14)通过第一方形槽体(18)连通;/n所述第二板体(12)上设有第三方形槽体(16),第三板体(13)上设有第四方形槽体(131);/n所述第二板体(12)的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螺纹孔(15),第二板体(1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孔(17);/n所述第三板体(13)上设有沉孔(19),沉孔(19)内设有第三螺纹孔(191);/n所述第一密封板(2)包括第一密封板主体(21),第一密封板主体(21)的一端第一密封块(23),第一密封板主体(2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密封块(22);/n所述第二密封板(3)包括第二密封板主体(31),第二密封板主体(31)的两侧设有第三密封块(32),第二密封板主体(31)的一端设有第四密封块;/n所述第一密封板(2)通过第一密封块(23)与第一方形槽体(18)配合,第一密封板(2)与第一方形槽体(18)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板(2)通过第二密封块(22)与第二方形槽体(14)配合,第一密封板(2)与第二方形槽体(1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n所述第二密封板(3)通过第三密封块(32)与第三方形槽体(16)配合,第二密封板(3)与第三方形槽体(16)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4),第二密封板(3)通过第四密封块与第四方形槽体(131)配合,第二密封板(3)与第四方形槽体(131)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第三密封件(4)上设有卡合槽(41);/n所述第三板体(13)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件(6),连接件(6)上设有圆形卡块(61),圆形卡块(61)上套装有密封圈(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的防水外壳,防水外壳包括壳体(1)、第一密封板(2)、第二密封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板体(11),第一板体(1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上、第二板体(12)之间紧固连接有第三板体(13);
所述第一板体(11)上设有第一方形槽体(18),称分布的第二板体(12)的相对侧设有第二方形槽体(14),两个第二方形槽体(14)通过第一方形槽体(18)连通;
所述第二板体(12)上设有第三方形槽体(16),第三板体(13)上设有第四方形槽体(131);
所述第二板体(12)的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螺纹孔(15),第二板体(1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孔(17);
所述第三板体(13)上设有沉孔(19),沉孔(19)内设有第三螺纹孔(191);
所述第一密封板(2)包括第一密封板主体(21),第一密封板主体(21)的一端第一密封块(23),第一密封板主体(2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密封块(22);
所述第二密封板(3)包括第二密封板主体(31),第二密封板主体(31)的两侧设有第三密封块(32),第二密封板主体(31)的一端设有第四密封块;
所述第一密封板(2)通过第一密封块(23)与第一方形槽体(18)配合,第一密封板(2)与第一方形槽体(18)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板(2)通过第二密封块(22)与第二方形槽体(14)配合,第一密封板(2)与第二方形槽体(1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所述第二密封板(3)通过第三密封块(32)与第三方形槽体(16)配合,第二密封板(3)与第三方形槽体(16)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4),第二密封板(3)通过第四密封块与第四方形槽体(131)配合,第二密封板(3)与第四方形槽体(131)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第三密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立新史镇非钱锦张华仲建风崔鹏飞王永杰俞昌青樊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世纪捷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