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72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和蘑菇头吊具,上箱体的内顶部设置有蘑菇头吊具,上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下箱体,下箱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下箱体的内部且垂直于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使得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辐射效果,从而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受到辐射的影响,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状况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其安全系数,防止了放射物质外泄现象的发生。

An unshielded platform transf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
本技术涉及放射性设备检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
技术介绍
非屏蔽台架转运箱用于在后处理试验设施内将干净的台架及其它设备在不中断热室α密封的条件下转入热室或将清洗过的ZC106型机械手的从动臂从清洗手套箱转运至外部维修间,其转运的台架最大重量为0.5t。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非屏蔽台架转运箱类似设备,但是这些转运容器结构复杂,起吊重量较重,拆卸和安装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易推广使用,此外,这些转运容器不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辐射效果,从而不仅使得放射性元素会造成污染环境,而且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和蘑菇头吊具,所述上箱体的内顶部设置有所述蘑菇头吊具,所述上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所述下箱体的内部且垂直于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进一步的,为了可以起到照明效果,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铰链,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LED照明灯。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与观察,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构,且所述卷扬机构的底部贯穿所述上箱体并与所述蘑菇头吊具连接,所述上箱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透视窗一,所述上箱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气柜。进一步的,所述下箱体包括若干前横梁组件,且所述前横梁组件之间构成矩形框架,所述下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上双盖组件,所述上双盖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滑轨一,所述上双盖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滑轨二,所述上双盖组件的后侧设置有后横梁组件,所述上双盖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应急手动耦合机构。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工作人员对箱体内部情况的了解,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顶部一侧均设置有摄像头,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透视窗二,且所述透视窗二的底部均设置有手套装置,其中,所述上箱体上的所述透视窗二的一侧设置有台架固定装置,所述下箱体上的所述手套装置和所述透视窗二均设置在所述下箱体两侧的检修门上。进一步的,所述下箱体的顶部一侧还设置有清洗液及压空进口,且所述清洗液及压空进口的底端与所述下箱体的内部连接,所述清洗液及压空进口的一侧设置有压差表组件,所述压差表组件且远离所述清洗液及压空进口的一侧设置有进风过滤器,所述进风过滤器且远离所述压差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预留排风管组件,所述预留排风管组件的底部与位于所述下箱体内顶部的风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且安全可靠,同时,可实现无泄漏转运操作。2、通过本技术的使用,使得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辐射效果,从而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受到辐射的影响,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状况的发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其安全系数,防止了放射物质外泄现象的发生。3、本技术的操作直观可靠,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对设备操作进行观察,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程序操作,使得其操作简单便捷,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过程失误,实现了操作人员与放射性物质零接触,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中底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根据图1中顶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中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的装配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中下箱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图1中A处的压差表组件与下箱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中台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箱体;2、下箱体;3、前横梁组件;4、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5、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6、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7、上双盖组件;8、手套装置;9、蘑菇头吊具;10、滑轨一;11、滑轨二;12、后横梁组件;13、应急手动耦合机构;14、电气柜;15、卷扬机构;16、摄像头;17、检修门;18、LED照明灯;19、透视窗二;20、铰链;21、压差表组件;22、进风过滤器;23、透视窗一;24、台架固定装置;25、预留排风管组件;26、风道;27、清洗液及压空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6和蘑菇头吊具9,所述上箱体1的内顶部设置有所述蘑菇头吊具9,所述上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下箱体2,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且垂直于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6,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的两侧均设置有铰链20,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LED照明灯18。通过LED照明灯18的使用,使得其可以起到很好的照明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带双联绞盘的卷扬机构15,且所述卷扬机构15的底部贯穿所述上箱体1并与所述蘑菇头吊具9连接,所述上箱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透视窗一23,所述上箱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气柜14。通过透视窗一23和电气柜14的配合使用,从而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和观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2包括若干前横梁组件3,且所述前横梁组件3之间构成矩形框架,所述下箱体2的内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6)和蘑菇头吊具(9),所述上箱体(1)的内顶部设置有所述蘑菇头吊具(9),所述上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下箱体(2),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且垂直于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6),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6)和蘑菇头吊具(9),所述上箱体(1)的内顶部设置有所述蘑菇头吊具(9),所述上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下箱体(2),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所述下箱体(2)的内部且垂直于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耦合伺服机构(6),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及转位伺服机构(4)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的两侧均设置有铰链(20),所述双盖门电动提升伺服机构(5)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LED照明灯(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构(15),且所述卷扬机构(15)的底部贯穿所述上箱体(1)并与所述蘑菇头吊具(9)连接,所述上箱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透视窗一(23),所述上箱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气柜(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屏蔽台架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2)包括若干前横梁组件(3),且所述前横梁组件(3)之间构成矩形框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伟金国方张文苑曹敬王宁高财禄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核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