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88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包括电动装置,电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阀座,阀座远离电动装置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阀板座,且一组阀板座安装在工作箱的侧壁,阀板座与阀座之间通过工作箱接管连接,且一组阀板座与工作箱接管之间设置有O型圈,阀座中间位置穿插设置有与电动装置相配合的阀杆,且阀杆与阀座之间套设有Y型圈,阀杆远离电动装置的一端套设有一组半圆环,一组半圆环的外侧套设有压盖,压盖远离电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与一组阀板座相配合的阀板,阀杆上且位于压盖与阀座之间套设有导板。有益效果:通过阀板的旋转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系数高。

An electric emergency exhaust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
本技术涉及手套箱通风系统阀门类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
技术介绍
工作箱是一种是用来放射性试验和操作的屏蔽包容设备。这类用于处理放射性物质的屏蔽设备都配有不同性能的风阀,按相关核行业标准的规定,工作箱内负压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为了保证工作箱后部的检修门开启或其它部位意外密封失效,导致箱内负压丧失时,在开口处保持不低于0.5m/see的内向风速,设置了事故通风阀,安装在手套箱后壁上。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包括O型圈、阀板座、阀板、半圆环、压盖、导板、阀杆、Y型圈、阀座和电动装置,其中,所述电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远离所述电动装置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阀板座,且一组所述阀板座安装在工作箱的侧壁,所述阀板座与所述阀座之间通过工作箱接管连接,且一组所述阀板座与所述工作箱接管之间设置有所述O型圈,所述阀座中间位置穿插设置有与所述电动装置相配合的所述阀杆,且所述阀杆与所述阀座之间套设有所述Y型圈,所述阀杆远离所述电动装置的一端套设有一组所述半圆环,一组所述半圆环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压盖,所述压盖远离所述电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与一组所述阀板座相配合的所述阀板,所述阀杆上且位于压盖与所述阀座之间套设有所述导板。进一步的,所述阀板座与所述工作箱接管之间通过螺钉一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阀板与所述压盖之间通过螺钉二连接,且所述螺钉二上套设有与所述压盖相配合的弹垫一。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动事故排风阀行程距离的准确无误,所述导板与所述阀杆之间通过销轴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以防Y型圈窜动,避免影响电动事故排风阀的密封性能,所述阀杆与所述阀座之间且位于所述Y型圈远离所述电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挡圈。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与所述电动装置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所述螺栓上套设有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弹垫二。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了电动事故排风阀自身的密封性,所述阀座与所述工作箱接管之间通过螺钉三连接,且所述螺钉三上且位于所述阀座与所述工作箱接管之间套设有垫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电动事故排风阀通过阀板的旋转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系数高,在正常通风状态下时,风口流通顺畅,当一侧的压力突然升高时,阀板与阀体之间密封严密,能够大大降低核泄漏的风险。(2)、该电动事故排风阀安装在工作箱箱体后面壁上,在正常状态下,阀板和密封圈紧密压在箱壁的排风孔上,保证箱体与事故排风管道的隔离,能够减轻在核设施应用时潜在的核污染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O型圈;2、螺钉一;3、阀板座;4、阀板;5、螺钉二;6、弹垫一;7、半圆环;8、压盖;9、销轴;10、导板;11、阀杆;12、挡圈;13、Y型圈;14、垫片;15、阀座;16、电动装置;17、螺栓;18、弹垫二;19、螺钉三;20、工作箱;21、工作箱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事故排风阀,包括O型圈1、阀板座3、阀板4、半圆环7、压盖8、导板10、阀杆11、Y型圈13、阀座15和电动装置16,其中,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侧设置有阀座15,所述阀座15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阀板座3,且一组所述阀板座3安装在工作箱20的侧壁,所述阀板座3与所述阀座15之间通过工作箱接管21连接,且一组所述阀板座3与所述工作箱接管21之间设置有所述O型圈1,所述阀座15中间位置穿插设置有与所述电动装置16相配合的所述阀杆11,且所述阀杆11与所述阀座15之间套设有所述Y型圈13,所述阀杆11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端套设有一组所述半圆环7,一组所述半圆环7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压盖8,所述压盖8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端设置有与一组所述阀板座3相配合的所述阀板4,所述阀杆11上且位于压盖8与所述阀座15之间套设有所述导板10。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该电动事故排风阀通过阀板4的旋转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系数高,在正常通风状态下时,风口流通顺畅,当一侧的压力突然升高时,阀板4与阀体之间密封严密,能够大大降低核泄漏的风险;该电动事故排风阀安装在工作箱20箱体后面壁上,在正常状态下,阀板4和密封圈紧密压在箱壁的排风孔上,保证箱体与事故排风管道的隔离,能够减轻在核设施应用时潜在的核污染风险。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阀板座3来说,所述阀板座3与所述工作箱接管21之间通过螺钉一2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阀板4来说,所述阀板4与所述压盖8之间通过螺钉二5连接,且所述螺钉二5上套设有与所述压盖8相配合的弹垫一6。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导板10来说,所述导板10与所述阀杆11之间通过销轴9连接,从而保证电动事故排风阀行程距离的准确无误。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阀杆11来说,所述阀杆11与所述阀座15之间且位于所述Y型圈13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侧设置有挡圈12,从而以防Y型圈13窜动,避免影响电动事故排风阀的密封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阀座15来说,所述阀座15与所述电动装置16之间通过螺栓17连接,且所述螺栓17上套设有与所述阀座15相配合的弹垫二18。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阀座15来说,所述阀座15与所述工作箱接管21之间通过螺钉三19连接,且所述螺钉三19上且位于所述阀座15与所述工作箱接管21之间套设有垫片14,从而保证了电动事故排风阀自身的密封性。工作原理:该电动事故排风阀在具体应用时,通过电动装置16驱动阀杆11转动,从而使得阀杆11旋转时驱动阀板4的开启或关闭,通过设置导板10,从而可以有效控制阀板的行程(其中阀板的最大行程为60公分),保证其行程距离准确无误,在正常状态下,阀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O型圈(1)、阀板座(3)、阀板(4)、半圆环(7)、压盖(8)、导板(10)、阀杆(11)、Y型圈(13)、阀座(15)和电动装置(16),其中,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侧设置有阀座(15),所述阀座(15)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阀板座(3),且一组所述阀板座(3)安装在工作箱(20)的侧壁,所述阀板座(3)与所述阀座(15)之间通过工作箱接管(21)连接,且一组所述阀板座(3)与所述工作箱接管(21)之间设置有所述O型圈(1),所述阀座(15)中间位置穿插设置有与所述电动装置(16)相配合的所述阀杆(11),且所述阀杆(11)与所述阀座(15)之间套设有所述Y型圈(13),所述阀杆(11)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端套设有一组所述半圆环(7),一组所述半圆环(7)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压盖(8),所述压盖(8)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端设置有与一组所述阀板座(3)相配合的所述阀板(4),所述阀杆(11)上且位于压盖(8)与所述阀座(15)之间套设有所述导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O型圈(1)、阀板座(3)、阀板(4)、半圆环(7)、压盖(8)、导板(10)、阀杆(11)、Y型圈(13)、阀座(15)和电动装置(16),其中,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侧设置有阀座(15),所述阀座(15)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阀板座(3),且一组所述阀板座(3)安装在工作箱(20)的侧壁,所述阀板座(3)与所述阀座(15)之间通过工作箱接管(21)连接,且一组所述阀板座(3)与所述工作箱接管(21)之间设置有所述O型圈(1),所述阀座(15)中间位置穿插设置有与所述电动装置(16)相配合的所述阀杆(11),且所述阀杆(11)与所述阀座(15)之间套设有所述Y型圈(13),所述阀杆(11)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端套设有一组所述半圆环(7),一组所述半圆环(7)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压盖(8),所述压盖(8)远离所述电动装置(16)的一端设置有与一组所述阀板座(3)相配合的所述阀板(4),所述阀杆(11)上且位于压盖(8)与所述阀座(15)之间套设有所述导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事故排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金国方郑宏伟张文苑曹敬高财禄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核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