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577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涉及瓦楞纸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模切过程中容易使切口处的结构强度有所降低,而导致瓦楞纸板内衬托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的稳定性和应用性较差的问题。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裁切;步骤二,印刷;步骤三,预压合喷护;步骤四,模切压痕;步骤五,折叠成型;所述步骤三中的固型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玉米淀粉20‑30份;去离子水60‑80份;增稠剂4‑8份;消泡剂1‑2份;增强填料3‑7份;聚氧化乙烯0.5‑0.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5份;聚丙烯酸酯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保证瓦楞纸切边结构的稳定性,并使瓦楞纸内衬整体的结构强度大大提高。

A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orrugated paper l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瓦楞纸制品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其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在公开号为CN10832805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片式瓦楞纸板内衬托及其制作方法,一片式瓦楞纸板内衬托包括由一片瓦楞纸板折叠制成的托体,所述托体包括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立方盒,以及位于所述立方盒旁侧的托台,所述立方盒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托台的顶面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组的放置槽,所述托台远离所述立方盒的端面上设有供手指抽拉的孔洞。而一片式瓦楞纸板内衬托的制作方法,主要是通过模切、压痕制成一片式瓦楞纸板。上述申请专利中,在托台的前端设置了供手指抽拉的孔洞,轻易就能把内衬托抽出,用户使用方便,体验佳,内衬托在使用前平铺放置,占地小,方便储存及搬运,但瓦楞纸在模切过程中,易使切口处瓦楞纸的结构发生变化,且结构强度有所降低,进而导致瓦楞纸板内衬托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大大降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应用性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保证瓦楞纸切边结构的稳定性,并使瓦楞纸内衬整体的结构强度大大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裁切,将瓦楞纸原料进行裁切,得到瓦楞纸板;步骤二,印刷,将裁切完成后的瓦楞纸板传送到印刷机上,选择图文印版,对瓦楞纸板进行印刷,得到印刷品;步骤三,预压合喷护,通过预模压标记出切口线,然后在切口线处喷洒固型剂,待固型剂完全干燥后,得到预处理样板;步骤四,模切压痕,对预处理样板经模切刀进行模切,再通过压线轮将预处理样板折叠出纵向压痕和横向压痕,形成展开形状的瓦楞纸内衬板;步骤五,折叠成型,将得到的瓦楞纸内衬板沿压痕进行折叠成型,得到瓦楞纸内衬;所述步骤三中的固型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玉米淀粉20-30份;去离子水60-80份;增稠剂4-8份;消泡剂1-2份;增强填料3-7份;聚氧化乙烯0.5-0.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5份;聚丙烯酸酯5-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将瓦楞纸原料裁切成合适的大小,然后传送到印刷机上,选择图文印版,对瓦楞纸板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通过预模压标记出切口线,然后在切口线处喷洒固型剂,待固型剂完全干燥后,可在切口线处形成稳定的结构保护增强层,使预处理样板经模切刀进行模切后,能够保持切口处瓦楞纸的结构稳定性,并使使瓦楞纸内衬整体的结构强度大大提高;最后在,经过压线轮将预处理样板折叠出纵向压痕和横向压痕,再进行折叠成型,就可得到品质良好的瓦楞纸内衬。同时,固型剂在切口线出形成的结构保护增强层,能够大大减少切口处毛边的产生,使得到的瓦楞纸内衬,整体品质更优。聚丙烯酸酯在成膜后具有良好的表面硬度和耐污染性;而玉米淀粉是一种良好的天然增粘剂,且与瓦楞纸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当玉米淀粉和聚丙烯酸酯混合形成的基质,能够在瓦楞纸的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增强结构,且部分基质会渗入瓦楞纸内,进而使瓦楞纸在模切时的结构强度不易发生降低;聚氧化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细菌侵蚀,能够使固型剂形成的结构保护增强层不会腐败,并能够保持长久的稳定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良好的价廉及,能够使线型或轻度支链型的大分子转变成三维网状结构,以此提高结构保护增强层的强度、耐热性、耐磨性和耐溶剂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固型剂中的增稠剂选用淀粉磷酸钠、聚丙烯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淀粉磷酸钠、聚丙烯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均为良好的增稠剂,整体耐温性能好,其能够使固型剂保持均匀的稳定的分散体系,进而保证固型剂不仅具有较长的存储周期,还在使用后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结构保护增强层。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固型剂中的消泡剂选用乳化硅油、聚氧丙烯甘油醚和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型剂在喷洒使用时,空气容易进入固型剂的内部形成微小气泡,当固型剂在干燥过程中,其内部的微小起泡容易发生迁移并聚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气泡;而乳化硅油、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气泡的作用,使固型剂在固化成型后的内部不易出现较大的气泡,整体较为平整致密,有利于使瓦楞纸内衬的保持良好稳定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固型剂中的增强填料选用木质素纤维、水镁石纤维和椰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质素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分散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与瓦楞纸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水镁石纤维作为增强、补强材料和添加剂,且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椰壳纤维是具有多细胞聚集结构的纤维,是一种良好的增强基,且在瓦楞纸上具有良好的嵌入性;因此上述增强填料均能够使固型固型剂在喷洒固化后能够对切口处的瓦楞纸起到良好的防护和增强作用,保证切口处的完整性,得到品质良好的瓦楞纸内衬。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固型剂在印刷品上的喷洒量为8-10g/m2,喷洒温度为80-9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固型剂的喷洒量为8-10g/m2,能够在印刷品上形成均匀稳定的结构保护增强层,并能够在模切过程中对切口处的瓦楞纸起到良好的保护和增强作用,而将控制喷洒温度为80-90℃,能够使固型剂在喷洒后能够快速成膜,同时也不易对印刷品的整体结构造成损坏,保证了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具体设置为,预压合喷护,通过预模压标记出切口线,然后在切口线处喷洒固型剂,喷洒范围为切口线两侧5-10mm,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70-80℃,时间为3-5min,待固型剂完全干燥后,得到预处理样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洒固型剂时,选择喷洒范围为切口线两侧5-10mm,即可以对切口处的瓦楞纸结构起到良好的防护和增强作用,也能防止因喷洒范围较大而导致瓦楞纸内衬成本较高,具体根据切口密集程度进行调整,而进行热风干燥,保持干燥温度为70-80℃,时间为3-5min,既能够使固型剂快速成型,还不易对瓦楞纸造成损伤,有利于保证整个生产加工工艺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四具体设置为,模切压痕,对预处理样板经模切刀进行模切后,先用胶轮对切口处进行打磨,再通过压线轮将预处理样板折叠出纵向压痕和横向压痕,形成展开形状的瓦楞纸内衬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剂形成的结构保护增强层在模切后会一般产生些许毛边,而用胶轮对切口处进行打磨,能够使切口处变得平整,同时,在没有毛边时,也对切口处进行打磨,能够打磨掉一部分结构保护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裁切,将瓦楞纸原料进行裁切,得到瓦楞纸板;/n步骤二,印刷,将裁切完成后的瓦楞纸板传送到印刷机上,选择图文印版,对瓦楞纸板进行印刷,得到印刷品;/n步骤三,预压合喷护,通过预模压标记出切口线,然后在切口线处喷洒固型剂,待固型剂完全干燥后,得到预处理样板;/n步骤四,模切压痕,对预处理样板经模切刀进行模切,再通过压线轮将预处理样板折叠出纵向压痕和横向压痕,形成展开形状的瓦楞纸内衬板;/n步骤五,折叠成型,将得到的瓦楞纸内衬板沿压痕进行折叠成型,得到瓦楞纸内衬;/n所述步骤三中的固型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玉米淀粉 20-30份;/n去离子水 60-80份;/n增稠剂 4-8份;/n消泡剂 1-2份;/n增强填料 3-7份;/n聚氧化乙烯 0.5-0.9份;/n聚二甲基硅氧烷 3-5份;/n聚丙烯酸酯 5-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裁切,将瓦楞纸原料进行裁切,得到瓦楞纸板;
步骤二,印刷,将裁切完成后的瓦楞纸板传送到印刷机上,选择图文印版,对瓦楞纸板进行印刷,得到印刷品;
步骤三,预压合喷护,通过预模压标记出切口线,然后在切口线处喷洒固型剂,待固型剂完全干燥后,得到预处理样板;
步骤四,模切压痕,对预处理样板经模切刀进行模切,再通过压线轮将预处理样板折叠出纵向压痕和横向压痕,形成展开形状的瓦楞纸内衬板;
步骤五,折叠成型,将得到的瓦楞纸内衬板沿压痕进行折叠成型,得到瓦楞纸内衬;
所述步骤三中的固型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玉米淀粉20-30份;
去离子水60-80份;
增稠剂4-8份;
消泡剂1-2份;
增强填料3-7份;
聚氧化乙烯0.5-0.9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3-5份;
聚丙烯酸酯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固型剂中的增稠剂选用淀粉磷酸钠、聚丙烯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纸内衬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固型剂中的消泡剂选用乳化硅油、聚氧丙烯甘油醚和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何德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尔印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