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晶调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51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液晶调光器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偏光层、第一导电层、第一取向相层、向列相液晶层、第二取向相层、第二导电层及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为半透半反偏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液晶调光器件的液晶分子与取向相层锚定能更强,更稳定,改善了液晶器件受到外力时液晶分子不规则排列的现象。

A new type of liquid crystal dim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晶调光器件
本技术涉及光电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液晶调光器件。
技术介绍
液晶光电技术除了用于显示之外,随着智能技术兴起,液晶技术其特殊光电特性开始大量在非显示领域应用,例如自动调光的电焊面罩,自动调光窗帘等。但现有技术专利ZL201821243295.5提供的液晶调光器的液晶分子为垂直排列,液晶分子与取向相层锚定能很小,液晶器件受到外力导致的液晶层不同区域厚度不均匀时,液晶分子出现不规则排列,产生光路径变化导致液晶器件出现黑斑,水波纹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分子排列结构更稳定的新型液晶调光器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液晶调光器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偏光层、第一导电层、第一取向相层、向列相液晶层、第二取向相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为半透半反偏光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相邻的液晶分子光轴的夹角为0°~2°,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相邻的液晶分子光轴的夹角为87°~93°,所述第一偏光层与第二偏光层的光轴夹角为0°~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均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的透过率均大于8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向相层与第二取向相层的取向方向的夹角为80°~110°。进一步地,所述向列相液晶层的光程延迟量为500nm~700nm。本技术运用向列相液晶技术,将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排列结构从垂直取向改为向列相结构,使得液晶分子与取向相层锚定能更强,更稳定,改善了液晶器件受到外力时液晶分子不规则排列的现象,通过电场调节控制液晶分子扭转的变换,从而改变光的偏振方向,配合偏光层的光轴方向,达到控制光透过、反射和吸收三种状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不通电时的液晶偏转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通电时的液晶偏转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通电前后的第一偏光层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相邻的液晶分子光轴的夹角图;图5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的反射率透过率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不通电时的液晶偏转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通电时的液晶偏转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通电前后的第一偏光层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相邻的液晶分子光轴的夹角图,图5为本技术新型液晶调光器件的反射率透过率曲线图。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液晶调光器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偏光层1、第一导电层2、第一取向相层3、向列相液晶层4、第二取向相层5、第二导电层6和第二偏光层7,第二偏光层7为半透半反偏光层,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6连接电源。通过给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6输入电源,形成电场,控制电场大小改变向列相液晶层4的液晶分子41倾斜角度,控制光的透过率。第一偏光层1的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4相邻的液晶分子41光轴的夹角为0°,第二偏光层7的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4相邻的液晶分子41光轴的夹角为90°,第一偏光层1与第二偏光层7的光轴夹角为0°。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6均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板,并且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6的透过率均大于85%。第一取向相层与第二取向相层的取向方向相反并且它们的夹角小于10°。向列相液晶层4的光程延迟量为600nm,达到最好光学效率。向列相液晶层4为介电正性的棒状液晶,当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6不通电时,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6层间为零电场,向列相液晶层4的液晶分子41不翻转,仅受到取向相层锚定影响分子长轴方向与取向相层夹角为1~2°,光通过液晶层的液晶分子41的旋转排列也旋转光路,光可以透过向列相液晶层4并且光方向旋转90°。第一偏光层1与第二偏光层7的光轴方向夹角0°,当自然光入射到第一偏光层1,只有与第一偏光层1光轴方向一致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当零电场时,向列相液晶层4的液晶分子光轴由接近平行于第一导电层2往第二导电层6的方向旋转90°,此时偏振光透过且旋转90°,通过向列相液晶层4后入射光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层7的光轴夹角90°,这时第二偏光层7将部分光进行吸收、将部分光进行反射。此时从第一偏光层1处观察,液晶调光器件处于遮光状态,第二偏光层7后面的物体被遮挡。当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6通电时,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6间形成了电场,如图3所示,电场强度达到向列相液晶层4的液晶分子41光轴与电场方向夹角接近于0°(即平行于电场),此时向列相液晶层4的液晶分子41无旋转。当自然光入射到第一偏光层1,只有与第一偏光层1光轴方向一致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在液晶层中光不产生偏转。如图4所示,通电前第一偏光层1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4相邻的液晶分子41光轴夹角为θ,通电时向列相液晶层4的液晶分子41偏转,与电场平行,第一偏光层1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4相邻的液晶分子41光轴夹角为θ’,如果θ=0°,那么θ’=90°,光通过向列相液晶层4后不偏转°,这时光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层7的光轴平行,光从第二偏光层7透过。此时整个液晶调光器件处于透光状态。如果入射光为偏振光,且光轴方向与第一偏光层1或第二偏光层7的偏振光轴一致时,此时该偏振光的透过率将达到65%以上,超过现有的产品。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下面将附上测试数据:液晶调光器件的参数如下表1所示:表1液晶调光器件的测试数据如下表2所示:表2项目测试数据备注不通电-透过率0.9%不通电-反射率43%通电-透过率80%偏振光的透过率通电-反射率7%响应时间Tr+Tf200ms当入射光为偏振光,且光轴方向与第一偏光层或第二偏光层的偏振光轴一致时,此时该偏振光的透过率将达到80%以上,超过现有的产品。当第二偏光层的偏振度提高到99%以上,不同通电状态下反射和透过率都低于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液晶调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偏光层、第一导电层、第一取向相层、向列相液晶层、第二取向相层、第二导电层及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为半透半反偏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晶调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偏光层、第一导电层、第一取向相层、向列相液晶层、第二取向相层、第二导电层及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为半透半反偏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晶调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相邻的液晶分子光轴的夹角为0°~2°,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光轴与向列相液晶层相邻的液晶分子光轴的夹角为87°~93°,所述第一偏光层与第二偏光层的光轴夹角为0°~2°。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梓荣王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