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72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包括上、下玻璃层及设置在其两者之间的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所述上玻璃层选用透明ITO玻璃,下层玻璃选用透明ITO玻璃或表面通过磁控溅射镀钯0‑50度的导电镜面玻璃,所述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由20‑55wt%高分子聚合物、30‑60wt%的纯液晶、0.03‑1.5wt%的促进剂、粒径10μm‑30μm微硅粉混合搅拌制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由20‑50wt%固化剂、1‑8wt分散剂、40‑50wt的主剂、0.01‑1.3wt%的引发剂和1‑4wt%的促进剂混合搅拌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研发一种能够低成本,高效能,高质量的智能调光玻璃,可以达到在镜子磨砂中通电后的镜子超高清晰度的反射成像,是目前所有现行中都没法达到的效果。

An intelligent mirror glas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光玻璃镜子变磨砂
,具体为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调光膜系列产品是由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最先专利技术的,因为其出色的响应速度,超低的能耗,便捷的操作而逐渐进入应用领域,现阶段应用最为成熟的是贴膜技术和夹膜技术,贴膜技术是将智能调光膜用高分子透明黏合剂贴附在玻璃的表面,而夹膜技术是将智能调光膜用PVB膜夹合在两片玻璃中间;然而由于智能调光膜系列产品的关键技术一直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即使国内部分厂家引进了国外技术,由于高额的技术转让费用和大量的进口原材料的使用,致使该产品国内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虽然也有少部分国内厂家开始了自主研发智能调光膜产品,但是由于配方及制作工艺也是大同小异,所以玻璃的清晰度要高的话磨砂雾化的效果又达不到想要的雾化度,雾化效果达到时透明清晰度又达不所要的值,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智能调光膜系列产品的应用范围迟迟无法达到可以在镜子变磨砂的市场上使用,现阶段仅使用于普通玻璃建材市场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包括上、下玻璃层及设置在其两者之间的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优选的,所述上玻璃层选用透明ITO玻璃,下层玻璃选用透明ITO玻璃或表面通过磁控溅射镀钯0-50度的导电镜面玻璃。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由20-55wt%高分子聚合物、30-60wt%的纯液晶、0.03-1.5wt%的促进剂、粒径10μm-30μm微硅粉混合搅拌制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由20-50wt%固化剂、1-8wt分散剂、40-50wt的主剂、0.01-1.3wt%的引发剂和1-4wt%的促进剂混合搅拌而成;其中,所述纯液晶为胆淄醇壬酸酯单体液晶。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丙氧基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酸酐、合成树脂低聚物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所述主剂为环氧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六氢邻苯二甲酸环氧树脂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为异冰片甲基苯烯酸酯、息香类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聚乙烯、聚氯乙烯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ITO导电玻璃方阻值在于40-150Ω,透明度为70-98%,厚度为2-15mm;所述磁控溅射镀钯0-50度导电镜面玻璃阻值在40-150Ω,透明度达70-98%,厚度2-15mm。一种智能镜子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1万级无尘车间里,采用合金胶棍平衡将注入好功能液的两层ITO导电玻璃层棍压到10-25nm,其误差≤1nm,同时在压棍轮最近距离处设有LEDUV光固化光源,边压边固化,最终制成了功能层与导电玻璃层三合一的智能镜子消失高清调光玻璃的产品。优选的,固化工序中紫外光的波长为320-390nm,光强为6~30W/c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研发一种能够低成本,高效能,高质量的智能调光玻璃,可以达到在镜子磨砂中通电后的镜子超高清晰度的反射成像,是目前所有现行中都没法达到的效果,现有技术都是把功能层夹于双层ITO的PET膜中后,再经过胶水或高温树脂真空夹胶方式又夹在玻璃中间来实现,过程繁锁,透光度极差,实现不了能在镜子行业里使用;本专利技术是不用ITO膜,不用高温胶水与真空夹膜过程,本专利技术是直接把配好的功能液涂布于ITO玻璃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直以来的痛点问题,很好的解决掉光反射的问题,和清晰度的问题,同时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让玻璃加工工艺企业投资极大减少,他们减去了夹胶所有设备与高成本的EVWT胶水膜、人工及车间租金的问题,还有减去大投资的无尘车间,也可以解决掉大分部人们不喜欢有镜子在房间的痛点问题,这样可以让镜子及玻璃行业快速普及市场。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包括上、下玻璃层及设置在其两者之间的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优选的,上玻璃层选用透明ITO玻璃,下层玻璃选用表面通过磁控溅射镀钯45度的导电镜面玻璃。优选的,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由32wt%高分子聚合物、42wt%的纯液晶、1.3wt%的促进剂、粒径17μm微硅粉混合搅拌制成;高分子聚合物由35wt%固化剂、15wt分散剂、45wt的主剂、1.2wt%的引发剂和3.2wt%的促进剂混合搅拌而成其中,纯液晶为胆淄醇壬酸酯单体液晶。优选的,固化剂为丙氧基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合成树脂低聚物;分散剂为丙烯酸;主剂为环氧丙烯酸酯、六氢邻苯二甲酸环氧树脂;引发剂为异冰片甲基苯烯酸酯、息香类;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聚乙烯、聚氯乙烯。优选的,ITO导电玻璃方阻值在于135Ω,透明度为92%,厚度为12mm;磁控溅射镀钯50度导电镜面玻璃阻值在120Ω,透明度达83%,厚度14mm。一种智能镜子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1万级无尘车间里,采用合金胶棍平衡将注入好功能液的两层ITO导电玻璃层棍压到10-25nm,其误差≤1nm,同时在压棍轮最近距离处设有LEDUV光固化光源,边压边固化,最终制成了功能层与导电玻璃层三合一的智能镜子消失高清调光玻璃的产品。优选的,固化工序中紫外光的波长为360nm,光强为250W/cm2。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包括上、下玻璃层及设置在其两者之间的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优选的,上玻璃层选用透明ITO玻璃,下层玻璃选用表面通过磁控溅射镀钯35度的导电镜面玻璃。优选的,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由27wt%高分子聚合物、55wt%的纯液晶、0.3wt%的促进剂、粒径20μm微硅粉混合搅拌制成;高分子聚合物由38wt%固化剂、3wt分散剂、43wt的主剂、1.2wt%的引发剂和3wt%的促进剂混合搅拌而成其中,纯液晶为胆淄醇壬酸酯单体液晶。优选的,固化剂为酸酐、合成树脂低聚物;分散剂为丙烯酸;主剂为环氧丙烯酸酯;引发剂为异冰片甲基苯烯酸酯;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聚乙烯、聚氯乙烯。优选的,ITO导电玻璃方阻值在于135Ω,透明度为95%,厚度为10mm;磁控溅射镀钯50度导电镜面玻璃阻值在130Ω,透明度达93%,厚度2mm。一种智能镜子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1万级无尘车间里,采用合金胶棍平衡将注入好功能液的两层ITO导电玻璃层棍压到10-25nm,其误差≤1nm,同时在压棍轮最近距离处设有LEDUV光固化光源,边压边固化,最终制成了功能层与导电玻璃层三合一的智能镜子消失高清调光玻璃的产品。优选的,固化工序中紫外光的波长为380nm,光强为15W/cm2。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玻璃层及设置在其两者之间的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玻璃层及设置在其两者之间的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层选用透明ITO玻璃,下层玻璃选用透明ITO玻璃或表面通过磁控溅射镀钯0-50度的导电镜面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液晶混合功能层由20-55wt%高分子聚合物、30-60wt%的纯液晶、0.03-1.5wt%的促进剂、粒径10μm-30μm微硅粉混合搅拌制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由20-50wt%固化剂、1-8wt分散剂、40-50wt的主剂、0.01-1.3wt%的引发剂和1-4wt%的促进剂混合搅拌而成;
其中,所述纯液晶为胆淄醇壬酸酯单体液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镜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丙氧基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酸酐、合成树脂低聚物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
所述主剂为环氧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茂明邓茂聪
申请(专利权)人:博明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