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383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两个支架对称布置且可升降地设置在底座上,直线校准片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架中部固定连接,直线校准片顶部开设有沿直线校准片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直线校准片下方的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槽,两支架顶部之间转动设有丝杠,切刀包括刀柄和两个刀尖,刀柄顶部与丝杠螺纹连接,两个刀尖对称设置刀柄的底部,且两个刀尖的切割方向与电缆的长度方向平行,在两个刀尖之间的刀柄上设有与直线校准片上的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滑块与直线校准片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直线校准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两个刀尖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地减小切割不当造成的测试误差,提高了剥离力检测的测试精准度。

A cutting component for the detection of stripping force of medium and low voltage ca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
技术介绍
绝缘屏蔽剥离力检测是检测中低压电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剥离力太小,将会导致半导电层与电缆主绝缘接触不紧密,长期运行后将会导致绝缘与半导电层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引发局部放电,最终造成故障;如果剥离力太大,使得现场终端及接头制作较为不易。剥离力检测通常包括试样制备阶段以及剥离力测试两个环节,其中试样制备环节需要在每一个式样的绝缘屏蔽表面上从式样的一端到另一端向绝缘纵向切割成两道彼此相隔一定宽度且相互平行的深入绝缘的切口,此切口线的直度对最终的测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切出符合要求的切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包括底座、两个支架、直线校准片和切刀,两个支架对称布置且可升降地设置在底座上,直线校准片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架中部固定连接,直线校准片顶部开设有沿直线校准片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直线校准片下方的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槽,两支架顶部之间转动设有丝杠,切刀包括刀柄和两个刀尖,刀柄顶部与丝杠螺纹连接,两个刀尖对称设置刀柄的底部,且两个刀尖的切割方向与电缆的长度方向平行,在两个刀尖之间的刀柄上设有与直线校准片上的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滑块与直线校准片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直线校准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两个刀尖之间的距离。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夹持电缆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设置在固定槽两侧。优选地,还包括把手,把手与贯穿支架一侧与丝杠固定连接。优选地,支架和直线校准片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丝杠并驱动丝杠沿自身轴线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固定槽固定电缆,调节支架使切刀的刀尖挤压电缆以调整切割深度来准确切割电缆的绝缘屏蔽层,转动丝杠使切刀沿直线校准片的长度方向自动对电缆进行切割,从而一次性在电缆上切割出两道相互平行的切口,通过切刀与直线校准片的配合保证两条切口间的距离以及平行度,极大地减小切割不当造成的测试误差,提高了剥离力检测的测试精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提出的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中提出的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包括底座1、两个支架2、直线校准片3和切刀4,两个支架2对称布置且可升降地设置在底座1上,直线校准片3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架2中部固定连接,直线校准片3顶部开设有沿直线校准片3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直线校准片3下方的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槽,两支架2顶部之间转动设有丝杠5,丝杠5与直线校准片3的长度方向平行,切刀4包括刀柄41和两个刀尖42,刀柄41顶部与丝杠5螺纹连接,两个刀尖42对称设置刀柄41的底部,且两个刀尖42的切割方向与电缆的长度方向平行,在两个刀尖42之间的刀柄41上设有与直线校准片3上的滑槽相匹配的滑块43,滑块43与直线校准片3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直线校准片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两个刀尖42之间的距离。本技术通过固定槽固定电缆,调节支架使切刀4的刀尖挤压电缆以调整切割深度来准确切割电缆的绝缘屏蔽层,转动丝杠5使切刀沿直线校准片3的长度方向对电缆自动进行切割,从而一次性在电缆上切割出两道相互平行的切口,通过切刀4与直线校准片3的配合保证两条切口间的距离以及平行度,极大地减小切割不当造成的测试误差,提高了剥离力检测的测试精准度。具体的,支架2通过升降组件6可升降地设置在底座1上,升降组件6包括剪叉式升降机、导轨式升降平台、伸缩杆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夹持电缆的夹持组件7,夹持组件7设置在固定槽两侧。通过夹持组件7夹持电缆两端,对电缆进行进一步固定,避免电缆在切开的过程中发生位移,保持切割的精确性。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把手,把手与贯穿支架2一侧与丝杠5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把手从而使丝杠5转动,从而带动切刀4沿直线校准片3对电缆进行切开,方便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2和直线校准片3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架2和直线校准片3不易变形,便于使用,提高切割的准确性。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丝杠5并驱动丝杠5沿自身轴线转动,驱动组件驱动丝杠6转动使切刀4沿直线校准片3对电缆自动进行切开,方便更加操作。驱动组件为驱动电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支架(2)、直线校准片(3)和切刀(4),两个支架(2)对称布置且可升降地设置在底座(1)上,直线校准片(3)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架(2)中部固定连接,直线校准片(3)顶部开设有沿直线校准片(3)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直线校准片(3)下方的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槽,两支架(2)顶部之间转动设有丝杠(5),切刀(4)包括刀柄(41)和两个刀尖(42),刀柄(41)顶部与丝杠(5)螺纹连接,两个刀尖(42)对称设置刀柄(41)的底部,且两个刀尖(42)的切割方向与电缆的长度方向平行,在两个刀尖(42)之间的刀柄(41)上设有与直线校准片(3)上的滑槽相匹配的滑块(43),滑块(43)与直线校准片(3)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直线校准片(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两个刀尖(42)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低压电缆剥离力检测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支架(2)、直线校准片(3)和切刀(4),两个支架(2)对称布置且可升降地设置在底座(1)上,直线校准片(3)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架(2)中部固定连接,直线校准片(3)顶部开设有沿直线校准片(3)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直线校准片(3)下方的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槽,两支架(2)顶部之间转动设有丝杠(5),切刀(4)包括刀柄(41)和两个刀尖(42),刀柄(41)顶部与丝杠(5)螺纹连接,两个刀尖(42)对称设置刀柄(41)的底部,且两个刀尖(42)的切割方向与电缆的长度方向平行,在两个刀尖(42)之间的刀柄(41)上设有与直线校准片(3)上的滑槽相匹配的滑块(43),滑块(43)与直线校准片(3)上的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