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静专利>正文

消烟除尘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24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用消烟除尘脱硫装置,它主要包括烟气导流管道[1]、储水箱式脱硫净化器[2]、净化气体排放管道[3]、烟气补氧助燃器[4]及其上方的水蒸汽发生器[5],与水蒸汽发生器[5]连通的水蒸汽喷射管的出气口设置在烟气导流管道[1]上靠近脱硫净化器[2]的上下走向一段的内腔中,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处理烟气中剩余可燃物,工作可靠性差,使用不便和结构复杂的问题,主要用于各种锅炉的烟气除尘脱硫净化处理。(*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附加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净化锅炉排放烟气的消烟除尘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技术专利CN2429246Y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装置,它主要由下部的进气管口、脱硫塔和上部的排气管口组成,在脱硫塔的封闭内腔中竖直设置有多根下端封闭的活性炭纤维过滤管,各活性炭纤维过滤管的上端开口均通过脱硫塔的封闭内腔与排气管口相连通,从而使各活性炭纤维过滤管成为脱硫吸附层,起到对锅炉烟气进行除尘和脱硫净化的作用。由于其除尘脱硫部件为活性炭纤维过滤管,长时间使用会被灰尘堵塞住微过滤孔,必须定期更换或清理才行,从而给正常使用带来麻烦,而且其结构也较为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等剩余可燃物也不会被燃烧掉。因此,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差,使用不便,成本较高,且烟气中剩余可燃物无法燃烧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将锅炉烟气中剩余可燃成分燃烧掉,工作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的消烟除尘脱硫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烟气导流管道、脱硫净化器和净化气体排放管道,所述烟气导流管道的排气口和净化气体排放管道的进气口均与所述脱硫净化器的内腔相连通,其特点是,它还包括烟气助燃器,所述烟气助燃器通过其助燃通气孔与所述烟气导流管道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烟气导流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烟气助燃器的部位或靠近该部位之处,设置有烟气二次点燃部件或点燃孔及其封闭盖。为了简化结构,且使助燃气体进入均匀,所述烟气助燃器最好是设置在所述烟气导流管道管壁处的封闭套筒状部件。在所述烟气助燃器上设置有水流量可控进水管,在其(即该烟气助燃器)环形筒状夹层中填充有可与过热水蒸汽作用生成氢气、氧气的金属条屑、金属氧化物或两类物质的混合物。上述金属条屑为铁屑、铜屑、铝屑等,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等,两类物质混合物可以是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金属条屑与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述助燃通气孔是与所述烟气助燃器的环形筒状夹层相连通的助燃气体排放管前端的排气微孔,或者是被所述烟气助燃器包围的一段烟气导流管道的管壁上分布的进气通孔。烟气助燃器夹层中的填充物与过热水蒸汽作用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进入烟气导流管道,与烟气混合,可以在烟气二次燃烧时起到助燃作用,其中氧气起助燃作用,氢气还可燃烧产生热量,从而使烟气中剩余可燃成分充分燃烧。为了充分利用烟气中剩余可燃成分二次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并提高烟气脱硫效果,无论所述烟气助燃器是否为封闭套筒状部件,或者采用任何一种结构的助燃装置,本技术最好还包括封闭套筒状的水蒸汽发生器,在所述烟气导流管道上位于其设置所述烟气助燃器的部位之上的管壁位置,设置有所述水蒸汽发生器,在所述水蒸汽发生器上至少设置有1根水蒸汽喷射管,所述水蒸汽喷射管的出气口与所述脱硫净化器上方的一段呈上下走向的烟气导流管道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水蒸汽发生器上设置有加水管口和排水管。在使用时,烟气中的剩余可燃成分在补氧点燃后,会继续燃烧产生热量,并使注入水的水蒸汽发生器受热,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蒸汽,有压力水蒸汽会沿着水蒸汽喷射管从其出气口处喷入上述脱硫净化器上方的一段呈上下走向的烟气导流管道内腔中,水蒸汽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含硫物质反应,形成稀硫酸之类的液雾,最终形成液滴,落入脱硫净化器中,从而起到加强脱硫的作用。上述水蒸汽喷射管至少为1根,如1根、2根、3根等有限多根。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所述脱硫净化器最好由水箱、设置在其上部空间的烟气过滤网和设置在所述水箱内腔中的挡水板组成,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补水管口、污水排放管、灰尘排放口和净化气体排放口,所述水箱的内腔通过所述净化气体排放口与所述净化气体排放管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挡水板将所述水箱中连通所述补水管口、污水排放管的储水腔与连通灰尘排放口的内腔分隔开,所述烟气过滤网将连通所述水箱的烟气导流管道的排气口与所述净化气体排放口分隔开。以便利用烟气过滤网阻挡烟气中的灰尘,使其落入水中,或者为剩余灰尘落入未储水内腔中创造条件,其储存水升腾的水蒸汽仍然对烟气中的少量硫成分具有吸附溶解作用。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其消烟脱硫效果,本技术最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烟气导流管道上的排风机,所述脱硫净化器是一个硫吸收储水箱,所述烟气导流管道的排气口插入所述硫吸收储水箱中的储存水中,在所述硫吸收储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所述补水管口和净化气体排放口,在其下部设置有污水排放管。排风机的采用可以起到强制排烟,并迫使烟气溶入水中,用水清洗掉烟气中的硫等有害成分和灰尘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烟气脱硫净化效果。为了确保其使用安全和工作可靠性,无论所述烟气助燃器是否为封闭套筒状部件,本技术最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蒸汽发生器上的压力表和减压阀,所述烟气二次点燃部件为电打火器,上述电打火器即为人们常说的电子点火器,其结构为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详述。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结构,增设了烟气助燃器之后,可以使含有剩余可燃成分的烟气充分燃烧,从而去除烟气中的剩余可燃成分,当其设置了封闭筒状的水蒸汽发生器之后,烟气二次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被其有效地利用起来,将其中注入的水变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蒸汽,并使水蒸汽喷射到烟气导流管道内腔,起到预先吸附烟气中的硫的作用,该部件与水箱式脱硫净化器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烟气脱硫净化效果,并且不用清洗和定期更换,工作也较为稳定可靠。因此,本技术具有烟气脱硫净化效果好,烟气中剩余可燃成分可被充分燃烧掉,工作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其制作成本也相对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所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所述本技术的烟气补氧助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所述本技术的脱硫净化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在图1所示示意图中,本技术包括烟气导流管道1、脱硫净化器2和净化气体排放管道3,所述烟气导流管道1的排气口和净化气体排放管道3的进气口均与所述脱硫净化器2的内腔相连通,此外,它还包括烟气助燃器4。所述烟气助燃器4通过其助燃通气孔与所述烟气导流管道1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烟气导流管道1上设置有所述烟气助燃器4的部位,设置有烟气二次点燃部件。在图1中,所述烟气助燃器4是设置在所述烟气导流管道1管壁处的封闭套筒状部件,在烟气助燃器4上设置有水流量可控进水管20,在烟气助燃器4的环形筒状夹层中,填充有可与过热水蒸汽作用生成氢气、氧气的金属条屑、金属氧化物或两类物质的混合物。此处,金属条屑为铁、铜、铝屑,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所述助燃通气孔是被所述烟气助燃器4包围的一段烟气导流管道1的管壁上分布的进气通孔。在所述烟气导流管道1上位于其设置所述烟气助燃器4的部位之上的管壁位置,设置有封闭套筒状的水蒸汽发生器5,在所述水蒸汽发生器5上设置有2根水蒸汽喷射管,所述各水蒸汽喷射管的出气口与所述脱硫净化器2上方的一段呈上下走向的烟气导流管道1的内腔相连通,水蒸汽喷射管18即为其中之一。在所述水蒸汽发生器5上设置有加水管口15和排水管16。上述水流量可控进水管20的进水管口既可与自来水管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烟除尘脱硫装置,包括烟气导流管道[1]、脱硫净化器[2]和净化气体排放管道[3],所述烟气导流管道[1]的排气口和净化气体排放管道[3]的进气口均与所述脱硫净化器[2]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烟气助燃器[4],所述烟气助燃器[4]通过其助燃通气孔与所述烟气导流管道[1]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烟气导流管道[1]上设置有所述烟气助燃器[4]的部位或靠近该部位之处,设置有烟气二次点燃部件或点燃孔及其封闭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尹胜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静尹胜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