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换热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源热泵是水源热泵的一种。众所周知,水源热泵的优点是水的热容量大,设备传热性能好,所以换热设备较紧凑;水温的变化较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要小,因而污水源热泵的运行工况比空气源热泵的运行工况要稳定。处理后的污水是一种优良的引入注目的低温余热源,是水/水热泵或水/空气热泵的理想低温热源。而城市污水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组成,它的成分是及其复杂的,与其他热源相比,污水源热泵系统中防堵塞、防污染等技术问题才是真正影响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由于原生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塑料、树叶等杂物,很容易造成设备与管路的堵塞与污染,利用传统的过滤手段与机械格栅尽管能够处理这些杂物,但涉及到占地,清理、杂物运输极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实际无法操作,并且处理成本也远高于热泵从水中缺与取冷的价值,给城市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在规模的运用上加大了困难。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污水源热泵系统中利用传统过滤手段处理污水中杂物处理成本高并且造成实际无法操作的问题,成为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污水循环系统、空调水系统、中介水循环系统和热泵机组(2),所述污水循环系统与所述中介水循环系统通过换热器(1)相连接、且能够通过所述换热器(1)进行热交换,所述中介水循环系统与所述空调水循环系统通过所述热泵机组(2)相连接、并能够进行热交换;/n所述换热器(1)包括有壳体(16)、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且能够绕所述壳体(16)的轴线旋转的换热盘管(17);所述中介水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换热盘管(17)的入水端相连通的中介入水管(18)和与所述换热盘管(17)的出水端相连通的中介出水管(19);所述污水循环系统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16)侧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污水循环系统、空调水系统、中介水循环系统和热泵机组(2),所述污水循环系统与所述中介水循环系统通过换热器(1)相连接、且能够通过所述换热器(1)进行热交换,所述中介水循环系统与所述空调水循环系统通过所述热泵机组(2)相连接、并能够进行热交换;
所述换热器(1)包括有壳体(16)、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且能够绕所述壳体(16)的轴线旋转的换热盘管(17);所述中介水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换热盘管(17)的入水端相连通的中介入水管(18)和与所述换热盘管(17)的出水端相连通的中介出水管(19);所述污水循环系统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16)侧壁上的污水入水管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6)底端的污水出口,且所述污水入水管与所述壳体(16)交点处的切线与所述污水入水管的夹角为0-30度,以使污水进入所述壳体(16)内形成涡流带动所述换热盘管(17)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入水管包括第一污水入水管(20)和第二污水入水管(21),所述第一污水入水管(20)和所述第二污水入水管(21)均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16)侧壁上,所述第一污水入水管(20)与所述第二污水入水管(21)与所述壳体(16)交点处的切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污水入水管(20)和所述第二污水入水管(21)的夹角为0-30度,以使所述污水进入所述壳体(16)内形成涡流带动所述换热盘管(17)旋转,当所述污水沿所述第一污水入水管(20)进入时,所述涡流方向为顺时针且带动所述换热盘管(17)正转;当所述污水沿所述第二污水入水管(21)进入时,所述涡流方向为逆时针且带动所述换热盘管(17)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2)包括有蒸发器(28)、冷凝器(29)、压缩机(30)和膨胀阀(31),所述压缩机(30)和所述膨胀阀(31)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28)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29)相连通,所述中介出水管(19)均与所述蒸发器(28)和所述冷凝器(29)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中介入水管(18)与所述蒸发器(28)和所述冷凝器(29)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空调水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蒸发器(28)和所述冷凝器(29)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空调水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蒸发器(28)和所述冷凝器(29)的第二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介出水管(19)与所述蒸发器(28)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8),所述中介出水管(19)与所述冷凝器(29)之间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筵琛,王常奎,
申请(专利权)人:燕河能源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