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056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包括合金保护壳、隔热反射涂层、远红外反射涂层、云母片、ATO纳米发热体、发热膜、E型热电偶、基板、显示屏和按键,所述合金保护壳下部设置有隔热反射涂层,上部设置有远红外反射涂层,所述远红外反射涂层上部贴合设置有云母片,所述云母片中部向下凹陷,且中部凹陷内设置有ATO纳米发热体,所述ATO纳米发热体外部包裹设置有发热膜,所述E型热电偶下部贴合发热膜设置,上部贴合基板设置,所述基板两端贴合云母片和合金保护壳端部设置,所述显示屏设置在基板中部,所述按键设置在基板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热能的相互转换实现加热食物目的,将合金保护壳中部设计成中空结构,使得电热炉的受热均匀,加热膜与合金保护壳的紧密连接,使得发热膜不向下散热,节能环保,耐高温的基板的设计,增加了电热炉的安全性。

A nano electric stove with far infrared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
本技术涉及电热炉的
,特别是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热炉对物品进行加热时,往往热量损失较大,增大了能耗,同时加热后取出物品时,电热炉密封盖需要人工进行打开与关闭,这样导致劳动强度大,同时也容易发生烫伤,而纳米远红外线加热材料通过多弧等离子镀膜方式覆盖于所述耐热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一层发热体,使得对物品加热的能耗降低,且环保安全、受热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通过ATO纳米发热体的设计,使得电热炉加热功率高、受热均匀,且节能环保,按键和显示屏的设计,可以很好的监控内部温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包括合金保护壳、隔热反射涂层、远红外反射涂层、云母片、ATO纳米发热体、发热膜、E型热电偶、基板、显示屏和按键,所述合金保护壳下部设置有隔热反射涂层,上部设置有远红外反射涂层,所述远红外反射涂层上部贴合设置有云母片,所述云母片中部向下凹陷,且中部凹陷内设置有ATO纳米发热体,所述ATO纳米发热体外部包裹设置有发热膜,所述E型热电偶下部贴合发热膜设置,上部贴合基板设置,所述基板两端贴合云母片和合金保护壳端部设置,所述显示屏设置在基板中部,所述按键设置在基板下部。作为优选,所述合金保护壳为中空对流腔体。作为优选,所述ATO纳米发热体由ATO纳米金属氧化物高温镀膜而成。作为优选,所述ATO纳米发热体镀膜表面做沙面处理。作为优选,所述发热膜的平行一端配置有第一银导电极,发热膜的平行另一端配置有第二银导电极,第一银导电极和第二银导电极连接电源电路。作为优选,所述发热膜的成膜方式为高温气相沉积法。作为优选,所述基板由可应用于600℃以上的氧化铝陶瓷或微晶玻璃、石英玻璃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发热体的基板镀膜表面做沙面处理,增强了发热膜的稳定性和附着力,由耐高温的氧化铝陶瓷和微晶玻璃、石英玻璃作为基板材料,可以增加基板的耐高温强度,并减少了烫伤的概率,通过电极的设计,利用电热的原理,使得电热炉加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合金保护壳设计成中空结构,使得电热炉受热均匀,发热体与合金保护壳接触紧密,使得热量不向下散失,减少能源流失、发热体和合金保护壳直接设置有云母隔绝板,防止漏电。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的俯视图;图中:1-合金保护壳、2-隔热反射涂层、3-远红外反射涂层、4-云母片、5-ATO纳米发热体、6-发热膜、7-E型热电偶、8-基板、9-显示屏、10-按键。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技术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包括合金保护壳1、隔热反射涂层2、远红外反射涂层3、云母片4、ATO纳米发热体5、发热膜6、E型热电偶7、基板8、显示屏9和按键10,所述合金保护壳1下部设置有隔热反射涂层2,上部设置有远红外反射涂层3,所述远红外反射涂层3上部贴合设置有云母片4,所述云母片4中部向下凹陷,且中部凹陷内设置有ATO纳米发热体5,所述ATO纳米发热体5外部包裹设置有发热膜6,所述E型热电偶7下部贴合发热膜6设置,上部贴合基板8设置,所述基板8两端贴合云母片4和合金保护壳1端部设置,所述显示屏9设置在基板8中部,所述按键10设置在基板8下部,参阅图1,所述合金保护壳1为中空对流腔体,所述ATO纳米发热体5由ATO纳米金属氧化物高温镀膜而成,所述ATO纳米发热体5镀膜表面做沙面处理,所述发热膜6的平行一端配置有第一银导电极,发热膜6的平行另一端配置有第二银导电极,第一银导电极和第二银导电极连接电源电路,所述发热膜6的成膜方式为高温气相沉积法,所述基板8由可应用于600℃以上的氧化铝陶瓷或微晶玻璃、石英玻璃制成。本技术工作过程:将需要加热的食物放置在基板8上部,接通电源,通过按键10来调整电热炉的温度和加热时间,设置在发热膜6平行两端的第一银导电极和第二银导电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实现对食物的保温和烹饪功能,远红外线加热技术效率高、节能环保、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使用寿命长、加热过程中无噪音、并且不产生对人体有伤害的辐射,将合金保护壳1中部设计成内凹结构,使得加热炉受热均匀,云母片4的设计,使得内部发热膜6与合金保护壳1隔开,防止烫伤,且发热膜6和合金保护壳1之间连接紧密,不向下散热,减少能源损失。本技术通过电热的方式实现对食物的加热,节能环保、能源利用率高,且合金保护壳1中部内凹的设计,使得电热炉的受热均匀,加热膜6和合金保护壳1的紧密连接,使得能源流失小,节能环保。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合金保护壳(1)、隔热反射涂层(2)、远红外反射涂层(3)、云母片(4)、ATO纳米发热体(5)、发热膜(6)、E型热电偶(7)、基板(8)、显示屏(9)和按键(10),所述合金保护壳(1)下部设置有隔热反射涂层(2),上部设置有远红外反射涂层(3),所述远红外反射涂层(3)上部贴合设置有云母片(4),所述云母片(4)中部向下凹陷,且中部凹陷内设置有ATO纳米发热体(5),所述ATO纳米发热体(5)外部包裹设置有发热膜(6),所述E型热电偶(7)下部贴合发热膜(6)设置,上部贴合基板(8)设置,所述基板(8)两端贴合云母片(4)和合金保护壳(1)端部设置,所述显示屏(9)设置在基板(8)中部,所述按键(10)设置在基板(8)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合金保护壳(1)、隔热反射涂层(2)、远红外反射涂层(3)、云母片(4)、ATO纳米发热体(5)、发热膜(6)、E型热电偶(7)、基板(8)、显示屏(9)和按键(10),所述合金保护壳(1)下部设置有隔热反射涂层(2),上部设置有远红外反射涂层(3),所述远红外反射涂层(3)上部贴合设置有云母片(4),所述云母片(4)中部向下凹陷,且中部凹陷内设置有ATO纳米发热体(5),所述ATO纳米发热体(5)外部包裹设置有发热膜(6),所述E型热电偶(7)下部贴合发热膜(6)设置,上部贴合基板(8)设置,所述基板(8)两端贴合云母片(4)和合金保护壳(1)端部设置,所述显示屏(9)设置在基板(8)中部,所述按键(10)设置在基板(8)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纳米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保护壳(1)为中空对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昌周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和纳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