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内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85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向内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该反向内抽芯机构包括动模仁、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铲基、斜导柱、驱动件和压条。铲基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上,且与斜导柱固定连接,斜导柱伸入第二滑块,且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驱动件与第一滑块连接,动模仁具有一抵持面,抵持面与第一滑块抵持,抵持面开设有容置空腔,压条固定连接于容置空腔内,第二滑块设置于容置空腔内,且与压条滑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向内抽芯机构能够简化抽芯成型结构,便于装配和维护,降低模具成本,并且使得抽芯过程简单可靠,缩短抽芯时间和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A reverse inner core pulling mechanism and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内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反向内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中空型产品(特征为面中间区域相通)的注塑加工,传统的成型方式为在产品内部使用多套抽芯零部件组合形成抽芯系统,进而进行抽芯成型。该抽芯成型方式存在以下痛点:抽芯结构复杂,装配困难;所需零部件较多,模具成本高;并且抽芯过程复杂,抽芯时间长,导致产品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简化抽芯成型结构,便于装配和维护,降低模具成本,并且使得抽芯过程简单可靠,缩短抽芯时间和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向内抽芯机构,包括动模仁、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铲基、斜导柱、驱动件和压条,铲基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上,且与斜导柱固定连接,斜导柱伸入第二滑块,且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驱动件与第一滑块连接,动模仁具有一抵持面,抵持面与第一滑块抵持,抵持面开设有容置空腔,压条固定连接于容置空腔内,第二滑块设置于容置空腔内,且与压条滑动配合,第一滑块能够在驱动件的带动下与抵持面分离,以使第二滑块在斜导柱的带动下沿压条朝远离抵持面的方向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向内抽芯机构由于采用了与驱动件连接的第一滑块以及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的斜导柱和压条,所以能够简化抽芯成型结构,便于装配和维护,降低模具成本,并且使得抽芯过程简单可靠,缩短抽芯时间和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压条相邻设置有支撑面和配合面,第二滑块放置于支撑面上,且与配合面滑动配合,配合面与抵持面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以便于第二滑块与压条配合,使得第二滑块能沿压条的延伸方向滑动。进一步地,第一预设夹角的范围为5度至20度。以降低第二滑块和压条之间滑动摩擦力,提高第二滑块的滑动效率。进一步地,压条还相邻设置有定位面和固定面,定位面与配合面相对设置,固定面与支撑面相对设置,定位面与抵持面平齐,定位面与配合面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固定面与动模仁抵持。定位面用于标齐压条和动模仁的位置,使得压条位于容置空腔的开口边缘处,动模仁中容置空腔的底面能够对固定面进行支撑。进一步地,配合面与动模仁固定连接,或者固定面与动模仁固定连接。以固定压条和动模仁的相对位置,防止压条脱离容置空腔。进一步地,第二滑块相邻设置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贴合设置于支撑面上,第二侧面与配合面滑动配合。配合面能够对第二侧面进行导向,从而对整个第二滑块进行导向。进一步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互垂直,支撑面和配合面相互垂直。以提高配合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反向内抽芯机构还包括弹性件,第二滑块开设有容置槽,弹性件设置于容置槽内,弹性件的一端与容置槽的底壁抵持,另一端与动模仁抵持。容置槽能够对弹性件进行限位和导向,弹性件能够在斜导柱脱离第二滑块后保持第二滑块的位置不变。进一步地,铲基开设有限位槽,斜导柱固定连接于限位槽的底壁上,第二滑块设置于限位槽内,且与斜导柱滑动配合。限位槽能够对第二滑块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滑块相对于铲基发生位移。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该反向内抽芯机构包括动模仁、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铲基、斜导柱、驱动件和压条,铲基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上,且与斜导柱固定连接,斜导柱伸入第二滑块,且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驱动件与第一滑块连接,动模仁具有一抵持面,抵持面与第一滑块抵持,抵持面开设有容置空腔,压条固定连接于容置空腔内,第二滑块设置于容置空腔内,且与压条滑动配合,第一滑块能够在驱动件的带动下与抵持面分离,以使第二滑块在斜导柱的带动下沿压条朝远离抵持面的方向滑动。注塑模具能够简化抽芯成型结构,便于装配和维护,降低模具成本,并且使得抽芯过程简单可靠,缩短抽芯时间和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中第一滑块通过铲基与斜导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中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中第二滑块分别与斜导柱和压条滑动配合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中第二滑块分别与斜导柱和压条滑动配合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VI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中第二滑块分别与斜导柱和压条滑动配合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中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中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注塑模具;100-反向内抽芯机构;110-动模仁;111-抵持面;112-容置空腔;113-底面;114-凸台;120-第一滑块;130-第二滑块;131-第一侧面;132-第二侧面;133-容置槽;140-铲基;141-限位槽;150-斜导柱;160-驱动件;170-压条;171-支撑面;172-配合面;173-定位面;174-固定面;180-弹性件;200-动模板;300-定模板;400-动模座板;500-定模座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向内抽芯机构100,用于对产品进行抽芯成型。其能够简化抽芯成型结构,便于装配和维护,降低模具成本,并且使得抽芯过程简单可靠,缩短抽芯时间和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反向内抽芯机构100用于对中空型产品进行抽芯成型,反向内抽芯机构100能够朝产品的内部方向运动,以实现抽芯作业,并且整个抽芯过程简单快捷,稳定可靠。反向内抽芯机构100包括动模仁110、第一滑块120、第二滑块130、铲基140、斜导柱150、驱动件160、压条170和弹性件180。铲基140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120上,且与斜导柱150固定连接,斜导柱150伸入第二滑块130,且与第二滑块130滑动配合,斜导柱150运动能够带动第二滑块130发生运动。驱动件160与第一滑块120连接,驱动件160能够带动第一滑块120朝远离动模仁110的方向运动。动模仁110具有一抵持面111,抵持面111能够与第一滑块120抵持,以便于成型产品。抵持面111开设有容置空腔112,压条170固定连接于容置空腔112内,第二滑块130设置于容置空腔112内,且与压条170滑动配合,压条170能够对第二滑块130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第一滑块120能够在驱动件160的带动下与抵持面111分离,以使第二滑块130在斜导柱150的带动下沿压条170朝远离抵持面111的方向滑动,即朝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向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仁(110)、第一滑块(120)、第二滑块(130)、铲基(140)、斜导柱(150)、驱动件(160)和压条(170),所述铲基(1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120)上,且与所述斜导柱(150)固定连接,所述斜导柱(150)伸入所述第二滑块(130),且与所述第二滑块(130)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160)与所述第一滑块(120)连接,所述动模仁(110)具有一抵持面(111),所述抵持面(111)与所述第一滑块(120)抵持,所述抵持面(111)开设有容置空腔(112),所述压条(170)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置空腔(112)内,所述第二滑块(13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112)内,且与所述压条(170)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120)能够在所述驱动件(160)的带动下与所述抵持面(111)分离,以使所述第二滑块(130)在所述斜导柱(150)的带动下沿所述压条(170)朝远离所述抵持面(111)的方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仁(110)、第一滑块(120)、第二滑块(130)、铲基(140)、斜导柱(150)、驱动件(160)和压条(170),所述铲基(1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120)上,且与所述斜导柱(150)固定连接,所述斜导柱(150)伸入所述第二滑块(130),且与所述第二滑块(130)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160)与所述第一滑块(120)连接,所述动模仁(110)具有一抵持面(111),所述抵持面(111)与所述第一滑块(120)抵持,所述抵持面(111)开设有容置空腔(112),所述压条(170)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置空腔(112)内,所述第二滑块(13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112)内,且与所述压条(170)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120)能够在所述驱动件(160)的带动下与所述抵持面(111)分离,以使所述第二滑块(130)在所述斜导柱(150)的带动下沿所述压条(170)朝远离所述抵持面(111)的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170)相邻设置有支撑面(171)和配合面(172),所述第二滑块(130)放置于所述支撑面(171)上,且与所述配合面(172)滑动配合,所述配合面(172)与所述抵持面(111)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夹角的范围为5度至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170)还相邻设置有定位面(173)和固定面(174),所述定位面(173)与所述配合面(172)相对设置,所述固定面(174)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展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