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78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包括:圈体和润滑套,所述圈体的外圆两端分别设置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面分别外凸设置有减摩结构,所述减摩结构为与润滑套同心的减摩限位环或者一圈减摩凸点,所述圈体外圆上内凹设置有环形的润滑套嵌入槽,所述润滑套设置在润滑套嵌入槽中,所述润滑套嵌入槽中内凹设置有环形的储油槽,所述润滑套为环形的海绵套或者多孔纤维布套。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特别在环形挡板的内侧面设计了减摩结构,使得滚子端部与减摩结构线接触或者点接触,从而减少了端部摩擦问题,并可以利用润滑套对滚子外圆涂抹润滑油,减少滚子与圈体外圆的摩擦及运转阻力。

A kind of antifriction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inner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
本技术涉及轴承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
技术介绍
滚子轴承是滚动轴承中的一种,依靠主要元件之间的滚动接触来支撑零件的转动,承载后的变形小,稳定性高。为了支撑滚子的运转,轴承内圈上通常设置有滚道,或者在轴承内圈两端设置挡板进行滚子的限位。在轴承使用过程中,挡板与滚子的端部摩擦较大,影响了使用的稳定性。另外,与滚珠相比,滚子与轴承内圈表面的接触面积大,更需要进行润滑方面的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减少与滚子端部的摩擦,提升润滑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包括:圈体和润滑套,所述圈体的外圆两端分别设置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面分别外凸设置有减摩结构,所述减摩结构为与润滑套同心的减摩限位环或者一圈减摩凸点,所述圈体外圆上内凹设置有环形的润滑套嵌入槽,所述润滑套设置在润滑套嵌入槽中,所述润滑套嵌入槽中内凹设置有环形的储油槽,所述润滑套为环形的海绵套或者多孔纤维布套。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摩凸点为半球形结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摩限位环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摩凸点无间隙环形阵列分布在环形挡板的内侧面。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摩结构、环形挡板和圈体为一体化钢结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纤维布套为针刺无纺布套。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套嵌入槽的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在圈体外圆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套的壁厚不小于润滑套嵌入槽的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特别在环形挡板的内侧面设计了减摩结构,使得滚子端部与减摩结构线接触或者点接触,从而减少了端部摩擦问题,并可以利用润滑套对滚子外圆涂抹润滑油,减少滚子与圈体外圆的摩擦及运转阻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如图1所示的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包括:圈体1和润滑套3,所述圈体1的外圆两端分别设置环形挡板2,所述环形挡板2的内侧面分别外凸设置有减摩结构5,利用减摩结构5对滚子7两端进行限位,避免滚子7轴向窜动,并减少摩擦。所述减摩结构5、环形挡板2和圈体1为一体化钢结构,结构比较牢固。所述减摩结构5为与润滑套同心的减摩限位环或者一圈减摩凸点,因此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减摩结构5为与润滑套同心的减摩限位环,所述减摩限位环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减摩限位环与滚子7端部为线接触,减少了摩擦,而且对滚子7轴向限位效果稳定;第二种,减摩结构5为一圈减摩凸点,所述减摩凸点为半球形结构,减摩凸点与滚子7端部为点接触,摩擦更小,所述减摩凸点无间隙环形阵列分布在环形挡板2的内侧面,确保至少2个相邻的减摩凸点同时与滚子7端部接触,确保支撑稳定性。所述圈体1外圆上内凹设置有环形的润滑套嵌入槽4,所述润滑套嵌入槽4的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在圈体1外圆上,确保滚子7受力的均匀性,运行更加稳定。所述润滑套3设置在润滑套嵌入槽4中,安装便利。所述润滑套3的壁厚不小于润滑套嵌入槽4的深度,使得润滑套3微凸于圈体1外圆,确保与滚子7外圆的接触,而且润滑套3弹性好,可以被压缩并快速复原。所述润滑套嵌入槽4中内凹设置有环形的储油槽6,储油槽6可以储存部分润滑油,供给润滑套3使用,并利用润滑套3进行润滑油的缓释,延长润滑油使用的寿命。所述润滑套3为环形的海绵套或者多孔纤维布套,弹性好,所述多孔纤维布套为针刺无纺布套,针刺无纺布套采用涤纶纤维针刺无纺布套,耐磨性好,海绵套或者多孔纤维布套的多孔结构可以储存部分润滑油,进行滚子7表面润滑油的涂抹。综上所述,本技术指出的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实现了滚子的轴向限位,并减少了滚子端部的摩擦,提升滚子外圆的润滑效果,确保运行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圈体和润滑套,所述圈体的外圆两端分别设置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面分别外凸设置有减摩结构,所述减摩结构为与润滑套同心的减摩限位环或者一圈减摩凸点,所述圈体外圆上内凹设置有环形的润滑套嵌入槽,所述润滑套设置在润滑套嵌入槽中,所述润滑套嵌入槽中内凹设置有环形的储油槽,所述润滑套为环形的海绵套或者多孔纤维布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圈体和润滑套,所述圈体的外圆两端分别设置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内侧面分别外凸设置有减摩结构,所述减摩结构为与润滑套同心的减摩限位环或者一圈减摩凸点,所述圈体外圆上内凹设置有环形的润滑套嵌入槽,所述润滑套设置在润滑套嵌入槽中,所述润滑套嵌入槽中内凹设置有环形的储油槽,所述润滑套为环形的海绵套或者多孔纤维布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摩凸点为半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摩限位环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鼎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常轴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