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68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安装在水冷压气机与中冷器之间,用于将增压后的气体输送到所述中冷器中;水冷压气机管路包括用于与水冷压气机壳体固定的第一端盖和用于与中冷器壳体固定的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设置有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冷却腔,水冷压气机的出气口、中冷器的进气口均与内管连通;第一端盖内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与冷却腔、水冷压气机壳体内设的冷却水通道均相连通;第二端盖内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与冷却腔、船用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即可以保证压气机管路表面不超船规220℃的要求,又可以减小中冷器的匹配体积。

A water-cooled compressor pipeline for marin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
本技术属于船用发动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功率不断升高,增压器压气机压后温度也不断的升高,虽然目前水冷压气机壳体内设有冷却水通道,但仍然无法保证压气机管路表面温度不超船规220℃的要求。压气机管路用于将增压器压气机压后的气体送入中冷器中进行冷却,以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而且为了快速降低增压后气体温度,往往需要匹配体积较大的中冷器进行冷却。目前,压气机管路上包裹一层软质隔热棉,利用隔热棉使压气机管路表面(此时隔热棉表面相当于压气机管路表面)温度降低;但是该隔热棉包裹后需要使用不锈钢丝捆绑,影响整个发动机外观;再者,发动机运行时间长后,隔热棉变色、内部隔热棉外漏,隔热棉失效。压后气体通过压气机管路由于隔热棉的包裹,温度降低很少,导致匹配中冷器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可以保证压气机管路表面不超船规220℃的要求,且可以匹配体积较小的中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安装在水冷压气机与中冷器之间,用于将增压后的气体输送到所述中冷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压气机管路包括用于与水冷压气机壳体固定的第一端盖和用于与中冷器壳体固定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有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水冷压气机的出气口、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均与所述内管连通;/n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冷却腔、所述水冷压气机壳体内设的冷却水通道均相连通;所述第二端盖内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冷却腔、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管路均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安装在水冷压气机与中冷器之间,用于将增压后的气体输送到所述中冷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压气机管路包括用于与水冷压气机壳体固定的第一端盖和用于与中冷器壳体固定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有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水冷压气机的出气口、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均与所述内管连通;
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冷却腔、所述水冷压气机壳体内设的冷却水通道均相连通;所述第二端盖内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冷却腔、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管路均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阶梯圆柱状,所述第一本体的小径端端面设有与所述外管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环形的所述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位于所述进水通道内侧的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管相适配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本体的大径端端面设有冷却水进口和进气口;所述冷却水进口与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水冷压气机壳体内设的冷却水通道均相连通;所述进气口轴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且所述水冷压气机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水冷压气机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呈阶梯圆柱状,所述第二本体的小径端端面设有与所述外管相适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青王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