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出料型中转运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出料型中转运输机。
技术介绍
汽车内部的主要零部件主要是通过熔化铝锭,在进行铸造成型,在铝锭的熔化过程中需要熔化炉或是溶解炉对其进行熔化,熔化后的铝液在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形成汽车零部件坯体,再对坯体进行精加工,成为成品。铝锭熔化好后需要运输至成型车间进行成型加工,传统的方式是直接找个筒装好铝液,将铝液筒放置在运输的小车进行直接运输,但是这种运输方式存在的明显缺陷就是:在运输的过程中铝液会迅速降温,待到运输至成型车间的时候上层的部分铝液已经凝固,不利于对铝液在模具中进行很好的成型工艺,其会大大影响汽车零部件的成型质量,而且费力;此外,由于刚出熔化炉的铝液温度较高,其在装入筒内后盖上盖子,在运输至成型车间后铝液内部的温度已经大部分传热给盖子,使得工人在将铝液倒出来时盖子的较高温度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灼伤的可能,危险系数较大;除此之外,在运输过程中铝液的出料不方便,不能够实现自动化快速出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出料型中转运输机,包括浇包(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底板(1)的底面铰接有多个将底板(1)稳定支撑的的万向轮(15),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底块(13),底块(13)上开设有弧面部(132)以及斜面部(131),弧面部(132)与斜面部(131)顶面上共同的开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限位槽(14),浇包(2)沿限位槽(14)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限位槽(14)内部,底板(1)上铰接有两个转动轴线水平设置的伸缩杆(25),两个伸缩杆(25)的转动轴线共线,伸缩杆(25)的一端与底板(1)铰接,另一端与浇包(2)铰接,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出料型中转运输机,包括浇包(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底板(1)的底面铰接有多个将底板(1)稳定支撑的的万向轮(15),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底块(13),底块(13)上开设有弧面部(132)以及斜面部(131),弧面部(132)与斜面部(131)顶面上共同的开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限位槽(14),浇包(2)沿限位槽(14)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限位槽(14)内部,底板(1)上铰接有两个转动轴线水平设置的伸缩杆(25),两个伸缩杆(25)的转动轴线共线,伸缩杆(25)的一端与底板(1)铰接,另一端与浇包(2)铰接,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竖板(11),竖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12),竖板(11)上铰接有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且驱动浇包(2)沿水平的轴线转动的主驱动件(3),主驱动件(3)与两根伸缩杆(25)成三角形的三个尖角状分布在浇包(2)四周且主驱动件(3)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伸缩杆(25)的转动轴线,浇包(2)的内部放置有用于加人浇包(2)内部溶液的感应线圈(43),浇包(2)的顶端开口设有盖体(21),盖体(21)上铰接有将盖体(21)抵紧在浇包(2)上的底部驱动件(73),底部驱动件(73)上铰接有将底部驱动件(73)抵紧在盖体(21)上的顶部驱动件(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料型中转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5)包括与底板(1)铰接的套筒(252)以及与套筒(252)插接的中杆(251),中杆(251)的一端位于套筒(252)内部,另一端身处套筒(252)外部,套筒(252)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能够将中杆(251)相对套筒(252)的位置固定的锁紧件(2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出料型中转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253)包括螺纹连接在套筒(252)上的伸缩螺栓(254),伸缩螺栓(254)的螺尾端能够抵接没在位于套筒(252)内部的中杆(251)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沈佳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范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