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盖滚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654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门盖滚边装置,其中,包括底板件,底板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第三底板,在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转台,在第一转台上设有第一转接板,在第一转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为对称结构设置,在支撑框架的至少一侧设有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转轴相连,在传动转轴的外周设有一用于对车门胎膜进行固定的胎膜压紧件,在第三底板上设有滚边机器人,滚边机器人用于对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的车门胎膜进行滚边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门盖滚边装置,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Automobile door cover ro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门盖滚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盖滚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工业在近年来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作为人们工作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汽车而言,汽车车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件,汽车车门需要进行滚边处理。在传统的焊装门盖滚边自动线中,按照15JPH(JPH:每台车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产能设计。对于四门两盖的车型,3个车型共18个工件,一般需要18套滚边夹具以及36台滚边机器人,即每个门需要1套滚边夹具以及2台机器人,每个工件生产占地面积8×6=48㎡,18个工件生产需要48×18=864㎡,且设备一次性投入较高。基于此,若需采用上述的柔性自动化滚边工艺,需占用较大的用地面积,各方面投入成本也较高,增大了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若需采用柔性自动化滚边工艺,需占用较大的用地面积,各方面投入成本也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门盖滚边装置,其中,包括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门盖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件,所述底板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第三底板,在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转台,在所述第一转台上设有第一转接板,在所述第一转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为对称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至少一侧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转轴相连,在所述传动转轴的外周设有一用于对车门胎膜进行固定的胎膜压紧件,在所述第三底板上设有滚边机器人,所述滚边机器人用于对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方的车门胎膜进行滚边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盖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件,所述底板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第三底板,在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转台,在所述第一转台上设有第一转接板,在所述第一转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为对称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至少一侧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转轴相连,在所述传动转轴的外周设有一用于对车门胎膜进行固定的胎膜压紧件,在所述第三底板上设有滚边机器人,所述滚边机器人用于对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方的车门胎膜进行滚边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盖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剖面的形状为三角形,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一安装立柱,在所述安装立柱上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转轴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盖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设有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以及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通过第一加强块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通过第二加强块连接,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通过第三加强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盖滚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轨组件内设有定位块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瑞珍高飞曹桂旺韩朋朋欧阳胜群李慎国单丰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