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63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包括中空窗体、百叶窗体以及百叶窗体调节件;中空窗体包括窗框以及窗体;窗框包括上下分布的顶板与底部调节板,以及将顶板与底部调节板相固定且左右分布的支撑板;窗体内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百叶窗体调节槽;百叶窗体设于中空窗体内,且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窗体内侧的百叶窗体调节槽内;百叶窗体调节件包括支撑固定筒、调节筒、调节连杆、手动旋钮、调节涡轮以及软质推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了原有的单手柄磁控机构,通过转动手动旋钮即可实现内部百叶窗体的调节,保证了在长时间使用期间内的调节灵活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控方便,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A new type of hollow sh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
本技术属于家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
技术介绍
中空百叶窗一般由双层钢化玻璃复合内置百叶片以及单手柄磁控机构制造而成。在夏季,将百叶片调整到关闭状态时可以阻挡阳光的直接照射,阻隔冷热空气的对流,大幅度降低室内空调的能源消耗。在冬季,可将百叶片提起,使阳光直接照射,充分吸收热能,加上中空玻璃的阻隔,使室内保暖温度大大增加,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现有的中空百叶窗由于采用单手柄磁控机构进行控制,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磁控机构的磁力逐渐弱化,使得内部百叶片调节的灵活性降低,使中空百叶窗失去原有的调节功能。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在长时间使用期间内保证百叶片调节灵活的中空百叶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包括中空窗体、百叶窗体以及百叶窗体调节件;中空窗体包括窗框以及窗体;窗框包括上下分布的顶板与底部调节板,以及将顶板与底部调节板相固定且左右分布的支撑板;顶板的底面两侧对称开有顶部安装槽;底部调节板的表面在与顶部安装槽相对应处开有底部安装槽,并且底部调节板的内部还设有与底部安装槽相连通的安装腔;窗体的数量为两个,上下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顶部安装槽以及底部安装槽中,并且窗体的内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百叶窗体调节槽;百叶窗体设于中空窗体内,且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窗体内侧的百叶窗体调节槽内;百叶窗体调节件包括支撑固定筒、调节筒、调节连杆、手动旋钮、调节涡轮以及软质推动块;支撑固定筒固定于安装腔内,且两端分别朝向两个窗体设置,并且支撑固定筒的表面设有支撑凸起;调节筒滑动配合于支撑固定筒的一端,并且表面在与支撑凸起相对应处设有调节凸起;调节连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凸起上,另一端在于调节凸起相对应处设有调节孔;调节孔为弧形孔,其所在圆的半径不等于支撑凸起至调节凸起的距离;手动旋钮转动安装于底部调节板的表面,并向内固定有蜗杆;调节涡轮与调节连杆相固定,并与支撑凸起同轴设置,调节涡轮还与蜗杆相配合;软质推动块配合设于底部安装槽中,一端与窗体的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与调节筒相连。进一步地,底部安装槽包括位于上方的竖直部以及连通于竖直部下方的弯曲部。进一步地,调节孔所在圆的半径大于支撑凸起至调节凸起的距离,且调节孔所在圆的圆心处于调节凸起与支撑凸起连线的延长线上。进一步地,百叶窗体调节槽水平设置于窗体的内侧。进一步地,支撑板的内侧竖直设有侧部支撑槽;窗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于侧部支撑槽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代了原有的单手柄磁控机构,通过转动手动旋钮即可实现内部百叶窗体的调节,保证了在长时间使用期间内的调节灵活性,同时本技术结构新颖、操控方便,适于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百叶窗体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窗体1、顶板2、底部调节板3、支撑板4、安装腔5、百叶窗体6、支撑固定筒7、调节筒8、调节连杆9、手动旋钮10、调节涡轮11、软质推动块12、支撑凸起13、调节凸起14、调节孔15、蜗杆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为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包括中空窗体、百叶窗体6以及百叶窗体调节件。中空窗体包括窗框以及窗体1;窗框包括上下分布的顶板2与底部调节板3,以及将顶板2与底部调节板3相固定且左右分布的支撑板4;顶板2的底面两侧对称开有顶部安装槽;底部调节板3的表面在与顶部安装槽相对应处开有底部安装槽,并且底部调节板3的内部还设有与底部安装槽相连通的安装腔5,底部安装槽包括位于上方的竖直部以及连通于竖直部下方的弯曲部;支撑板4的内侧竖直设有侧部支撑槽;窗体1的数量为两个,上下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顶部安装槽以及底部安装槽中,左右两侧分别滑动于侧部支撑槽中,并且窗体1的内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百叶窗体调节槽,且百叶窗体调节槽水平设置于窗体1的内侧。百叶窗体6设于中空窗体内,且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窗体1内侧的百叶窗体调节槽内。如图2,百叶窗体调节件包括支撑固定筒7、调节筒8、调节连杆9、手动旋钮10、调节涡轮11以及软质推动块12;支撑固定筒7固定于安装腔5内,且两端分别朝向两个窗体1设置,并且支撑固定筒7的表面设有支撑凸起13;调节筒8滑动配合于支撑固定筒7的一端,并且表面在与支撑凸起13相对应处设有调节凸起14;调节连杆9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凸起13上,另一端在与调节凸起14相对应处设有调节孔15;调节孔15为弧形孔,其所在圆的半径大于支撑凸起13至调节凸起14的距离,且调节孔15所在圆的圆心处于调节凸起14与支撑凸起连13线的延长线上;手动旋钮10转动安装于底部调节板3的表面,并向内固定有蜗杆16;调节涡轮11与调节连杆9相固定,并与支撑凸起13同轴设置,调节涡轮11还与蜗杆16相配合;软质推动块12配合设于底部安装槽中,一端与窗体1的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与调节筒8相连。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窗体、百叶窗体(6)以及百叶窗体调节件;所述中空窗体包括窗框以及窗体(1);所述窗框包括上下分布的顶板(2)与底部调节板(3),以及将顶板(2)与底部调节板(3)相固定且左右分布的支撑板(4);所述顶板(2)的底面两侧对称开有顶部安装槽;所述底部调节板(3)的表面在与顶部安装槽相对应处开有底部安装槽,并且底部调节板(3)的内部还设有与底部安装槽相连通的安装腔(5);所述窗体(1)的数量为两个,上下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顶部安装槽以及底部安装槽中,并且窗体(1)的内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百叶窗体调节槽;所述百叶窗体(6)设于中空窗体内,且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窗体(1)内侧的百叶窗体调节槽内;所述百叶窗体调节件包括支撑固定筒(7)、调节筒(8)、调节连杆(9)、手动旋钮(10)、调节涡轮(11)以及软质推动块(12);所述支撑固定筒(7)固定于安装腔(5)内,且两端分别朝向两个窗体(1)设置,并且支撑固定筒(7)的表面设有支撑凸起(13);所述调节筒(8)滑动配合于支撑固定筒(7)的一端,并且表面在与支撑凸起(13)相对应处设有调节凸起(14);所述调节连杆(9)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凸起(13)上,另一端在与调节凸起(14)相对应处设有调节孔(15);所述调节孔(15)为弧形孔,其所在圆的半径不等于支撑凸起(13)至调节凸起(14)的距离;所述手动旋钮(10)转动安装于底部调节板(3)的表面,并向内固定有蜗杆(16);所述调节涡轮(11)与调节连杆(9)相固定,并与支撑凸起(13)同轴设置,调节涡轮(11)还与蜗杆(16)相配合;所述软质推动块(12)配合设于底部安装槽中,一端与窗体(1)的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与调节筒(8)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空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窗体、百叶窗体(6)以及百叶窗体调节件;所述中空窗体包括窗框以及窗体(1);所述窗框包括上下分布的顶板(2)与底部调节板(3),以及将顶板(2)与底部调节板(3)相固定且左右分布的支撑板(4);所述顶板(2)的底面两侧对称开有顶部安装槽;所述底部调节板(3)的表面在与顶部安装槽相对应处开有底部安装槽,并且底部调节板(3)的内部还设有与底部安装槽相连通的安装腔(5);所述窗体(1)的数量为两个,上下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顶部安装槽以及底部安装槽中,并且窗体(1)的内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百叶窗体调节槽;所述百叶窗体(6)设于中空窗体内,且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窗体(1)内侧的百叶窗体调节槽内;所述百叶窗体调节件包括支撑固定筒(7)、调节筒(8)、调节连杆(9)、手动旋钮(10)、调节涡轮(11)以及软质推动块(12);所述支撑固定筒(7)固定于安装腔(5)内,且两端分别朝向两个窗体(1)设置,并且支撑固定筒(7)的表面设有支撑凸起(13);所述调节筒(8)滑动配合于支撑固定筒(7)的一端,并且表面在与支撑凸起(13)相对应处设有调节凸起(14);所述调节连杆(9)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凸起(13)上,另一端在与调节凸起(14)相对应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纪星郑如军郑修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华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